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历史研究 查看内容

从一个县抗疫情的报道,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2020-3-5 22:20| 发布者: 南极| 查看: 2218| 评论: 2|原作者: 综合|来自: 察网

摘要: 【葛元仁】“两弹一星”元勋之一葛叔平之子,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黑河知青博物馆名誉馆长、山西插队北京知青最近,在网上看到山西省夏县政府网抗疫情的报道中有一篇“知青葛元仁 心系‘ ...

从一个县抗疫情的报道,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从一个县抗疫情的报道,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葛元仁】“两弹一星”元勋之一葛叔平之子,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黑河知青博物馆名誉馆长、山西插队北京知青

最近,在网上看到山西省夏县政府网抗疫情的报道中有一篇“知青葛元仁 心系‘故乡’献真情”。报道中说:

【“‘以党支部名义给村口值班的人买些吃的,切记,不要以我的名义!’这是葛元仁老师与村干部的一段微信聊天。在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时期,他积极向村里捐款1000元,还不想让村民知晓,希望能给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村民及时提供食品保障。
老党员葛元仁同志曾经是西其里村的下乡知青,在西其里生活了七年,是知青代表,也是当时下乡时间最长的知青。葛元仁老师虽然年过古稀,但仅去年一年,他就自费回村四五次,为贫困户捐款,请村民吃饭,为村里捐书。他一直关心村里的发展,想为村民办实事,有空的时候还会回村里转转,看看村里的父老乡亲,跟村干部在一起坐坐,为村里的发展出出主意。他主动与农科院教授联系,想在村里建立种植黄豆基地;打算邀请郑州红薯种植基地董事长,在村里建设投资红薯种植基地,引领村民共同致富,为村里发展尽一份力。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你守‘前线’,我援‘后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虽然葛元仁老师身在北京,却时刻牵挂村里的人、村里的事。他多次跟村里通电话,关心询问村民在值守过程中有什么困难,‘咱们村的疫情怎么样,咱们村没事吧’!在了解到村里的老党员、村干部及部分群众都自发去抗‘疫’一线参加战斗,他动情地说,我虽不能和你们一起守护家园,但只要有需要,我就肯定在!……于是便发生了上述一幕。”】

又获悉,村党支部收到捐款后回复说:

【“葛老,感谢您,西其里村民永远忘不了您。这是您对西其里父老乡亲的牵挂是对所有辛勤执勤的党员干部群众的关怀。钱我收了,我和中义商量一下,会处理好的,放心好了……”。】

禹王乡乡长知道后说:

【“衷心感谢葛老师对我们禹王乡父老乡亲的关爱关心!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乡村干部坚守一线,千名党员义务值勤,广大群众献物捐款,在古老的夏禹大地谱写了新时代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共同阻击新冠战‘疫’的华丽新篇章。”】

这不禁让我想起52年前毛主席发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不管你对这个指示怎么看,它至今依然在发挥积极作用。

葛元仁同志是在毛主席伟大号召下从北京到山西去插队的,他有一本《我的知青之路》(当代中国出版社),里面详细记载了在农村七年中,反对武斗,专案调查,教书育人,担任大队革委会副主任,和农民一起平田整地,兴修水利,科学种田,艰苦奋斗,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经历。当他被抽调回城时,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心情。

【“七年的风风雨雨,
七年的同舟共济。
七年的看书学习,
七年的汗撒大地。
别了,我熟悉的村庄;
别了,我耕耘过的土地;
别了,我的第二故乡;
别了,我敬爱的乡亲。
是你们,像亲人一样待我;
是你们,帮我渡过了难关。
是你们,让我认识了自己;
是你们,让我了解了社会。
是你们,给了我信心和力量;
是你们,给了我政治生命。
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我亲爱的乡亲!
我永远不会忘记你,
我可爱的西其里!”】

我想,这是大多数曾经在农村插队,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转变了世界观的知青们内心共同的写照。

当年,他们和农民一起摸爬滚打,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离开农村后,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在什么岗位,都始终和那里的农民保持密切联系。经常回到“第二故乡”,想农民之想,急农民之急,反映出他们和农民之间的血肉之情。

现在有一批老知青返回“第二故乡”,帮助农民走共同富裕之路。延安精神研究会曾经专门邀请原来在内蒙赤峰插队的辽宁知青孙奎连作报告,讲述自己返回插队的山村,组织合作社,使农民致富的经历。葛元仁同志是他们中的一员。他多次回农村,试种非转基因大豆,推广无毒红薯,和党支部一起研究如何落实中央关于由党支部领建村级集体经济。根据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写出了“发展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之路”,引起了很大反响。

葛元仁同志的父亲是“两弹一星”的元勋之一,但他始终牢记毛主席的教导,以普通劳动者身份和劳动人民在一起。插队时和农民同吃同住,现在还是和农民同吃同住,不脱离群众,不搞特殊化。

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本质就是为劳动人民谋利益,这个事业的接班人只有在走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中,在大风大浪中产生。

正是在毛主席的指示下,从插队知识青年中走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一批党政领导干部,走出了以李兰娟为代表的一批院士和科学工作者,他们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坚守在第一线,为人民谋利益。他们是我们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

为了保证我们国家的红色永不褪色,知识青年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必须坚持下去,让一代一代的青年人经受“三大革命斗争”风浪的考验,培养一代一代的红色接班人。


握手

雷人

路过

鲜花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云淡 2020-3-6 12:25
参考文摘
赵文凌:90后追寻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2020-03-06    来源:青年思考
接过魏老的笔,继续战斗;接过魏老的精神信仰,传承下去;就是我们90后能给魏巍老师诞辰100周年最好的礼物。—— http://www.wyzxwk.com/Article/qingnian/2020/03/414832.html
引用 云淡 2020-3-6 12:19
参考文摘
魏巍:《在新世纪的门槛上》1999年7月1日-5日,2000年1月2日校改 —— 纪念魏巍同志诞辰100周年,重温    2020-03-06    来源:乌有之乡
一、一个伟大而辉煌的世纪
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无可置疑
三、世纪末的悲剧
四、现代修正主义的若干特征
五、“补课论”必须深入批判
六、新世纪的展望
—— http://www.wyzxwk.com/Article/sichao/2020/03/414805.html

查看全部评论(2)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