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关于人性问题的批语 ——选自张迪杰主编的《毛泽东全集》第18卷 ... ... ... . ...

2014-11-12 15:10| 发布者: 星火| 查看: 85468| 评论: 9|来自: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网刊《旗帜新声》第二期

摘要: 【编者按】2007年9月,编者看到徐飞同志从张策同志那里拿到的一件资料,是毛主席在1943年对刘少奇起草的给续范亭信的批语,觉得这份资料异常珍贵。编者认为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人性问题上的非常正确和极其重要的观点, ...

编者按20079月,编者看到徐飞同志从张策同志那里拿到的一件资料,是毛主席在1943年对刘少奇起草的给续范亭信的批语,觉得这份资料异常珍贵。编者认为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人性问题上的非常正确和极其重要的观点,同时也是迄今为止对人性问题最通俗、最概括和最经典的阐释和表述。为了让广大网友和人民群众知道毛主席的这一批注和便于学习,编者当年98号上网把这份资料公开。当时为便于上网,题目是“毛泽东在某某同志给续范亭信上的批语”,201454日又以“毛泽东同志的批语 ”为题发给同志们学习。

习近平同志201331日在中央党校讲话中提到“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今年2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又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首先就是阶级立场,进行阶级分析。”

今天重温毛主席关于人性问题的这些批语,对响应和落实习近平同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进行阶级分析的号召,是完全必要的和非常及时的。

这次编者对照张迪兴主编的《毛泽东全集》第18卷(香港润东出版社,2013101日第1版)发现题目下的日期与张策同志所提供的资料题目下的日期不一致,即张策提供的是628日,《毛泽东全集》提供的是1217日,但《毛泽东全集》的注释说明了这一区别:

1943628日,刘少奇起草了给续范亭的一封信,其内容主要是论述‘人性’问题。毛泽东对信稿加了很多批语,批评了刘少奇关于人性问题的一系列历史唯心主义、庸俗唯物主义和二元论的错误观点,并就此写信给刘少奇,信中说:‘一气看完了你这一篇,前后看了三遍。并且率直批上了我的意见。’‘我也没有研究透彻,不能说我批的全部无措,还请你看后告我。’”

这就是说刘少奇给续范亭信写的日期是628日,而毛泽东写上批语之后给刘少奇信写的日期是1217日,与本件最后毛泽东给刘少奇信的日期一致。

张策同志原来的题目是《典范的学习生活——毛泽东在少奇同志给续范亭信上的批语(1943628日)》

在此,编者再次感谢徐飞和张策两位老同志,同时也感谢转载这一份资料的网友们,感谢他们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实际行动。

本文是对照《毛泽东全集》和下载学术文摘9523 http://howtowin01.blog.sohu.com/64783061.html现在所刊载的内容予以校对的,感谢《毛泽东全集》主编张迪杰和学术文摘9523

 一九四三年六月二十八日,少奇同志起草了给续范亭同志的一封信,其内容主要是论述“人性”问题。毛泽东同志对信稿加了较多的批语,并于十二月十七日写了短信给少奇同志。毛泽东同志的批语,批评了少奇同志关于人性的一些不正确观点。少奇同志认为“对我们益处很大”,因函送弼时、恩来、朱德同志一阅,并注明“德怀、康生同志已看过”。周恩来和朱德同志都圈阅了,朱德同志并写有:“我看过了,很好很好,多次争论以免认识错误。朱。”可见,这是当时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关于“人性”问题的一次堪为楷模的同志式的讨论和学习。

我们把毛批结合刘少奇相关信稿全文照登如下(信稿下的横线和问号是毛主席划的)

 

                                                   

  

 一、毛泽东关于人性问题的批语原文

 

大概如我们到了四十岁以上的人,对于各种哲理问题是特别感觉兴趣的,因此,这也可以当作一种游戏。(毛批:这样说不妥)

关于人性、是非、善恶诸问题,是中国过去哲学历史上提得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也是二千余年来,历代均有争论,直到现在仍没有正确解决的一个问题。(毛批:马克思主义早已解决了这些问题※,只是缺乏通俗的宣传,缺乏拿马克思观点分析中国历史的工作,不能说还没有解决) 张策同志提供材料有:※概指马克思写于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88年恩格斯著《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谈到马克思的这个《提纲》“这是匆匆写成的供以后研究用的笔记,根本没有打算付印。但是它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是非常宝贵的。”(分别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5月第1版,第16—19页,或者19956月第2版,第54—57页,或者20129月第3版,第133—136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5月第1版,第208——209页,或者19956月第2版,第212—213页,或者20129月第3版,第219页。)

(上述这段话是张策同志提供的资料上的,出处编者有补充。)

 

 何谓人生?

所谓人生,应该也是和一切物质的属性一样,即是人这种东西的属性。 (毛批:应从分析社会关系出发,不应从哲学定义出发。)

一切事物,均具有一定的实质,(毛批:即该物之特性)而与其他事物区别。一切物质的属性,均是从各该事物的实质中发生出来的。当这个事物不与其他事物接触时,它的属性是蕴藏着,并不外现出来,这个事物的实质即不能被认识。但这个事物一与其他事物有一定程度的接触时,它的属性就表现出来,人们就可从它表现的属性去认识它的实质。(如真金有不怕火烧的属性,用金与火接触之后,人们就可认识金的实质)。当这个事物与其他事物有了全面的(全过程的)深刻的接触时,就要暴露它全部的实质,(毛批:事物的历史是无穷的,事物与事物的相互关系是无穷的,因而其属性是无穷的,普通所谓"全面暴露",实只其有限的一些部分、一些片断。)并也暴露它最深刻的最基本(毛批:比较深刻。)的实质,即暴露它的本性与本质。人们就可深刻的认识(毛批:认识也是无穷的。)到这个事物的本质。这是一个普遍的原理。这对于人也是适用的。

 人这种东西,是物质的东西,所以人也具有一般的物质性(或称物性,即来信所说的,“宇宙的共性”,宇宙万物的共同性,即万物的物质性)

人这种东西,又是动物的一部分,所以人也具有一般的动物性(或称兽性,即来信所说的“动物的共性”)

但人这种东西,又是--种特殊的最高等的动物,--种发展到了最高形态的动物,不独可以与其他物质区别开来,而且与其他一切动物也有显然的一定实质上的区别。所以人除开具有一般的物质性与动物性之外,还具有特殊的为其他一切物质一切动物所没有的人性。所以一般的说来,人性也是一种物质性、一种动物性;但是特殊的来说,即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人性与-般的物质性、一般的动物性又应该也可以区别开来。一切把人性与物质性动物性绝对区别开来的人性哲学(如许多宗教家及绝对的唯心论者)都是错误的;但一切把人性与物质性动物性不加区别的哲学,也是错误的。

 人与其他动物在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

人与其他动物最基本的区别,就在于人是有思想的。(毛批:最基本区别是人的社会性,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人是从事社会生产的动物,人是阶级斗争的动物(一定历史时期),一句话,人是社会的动物,不是有无思想。一切动物都有精神现象,高等动物有感情、记忆,还有推理能力,人不过有高级精神现象,故不是最基本特征。)人的脑筋及其全部神经系统特别发达(这是长期劳动长期斗争的结果),所以人能理解自然界各种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能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之发展过程,能认识各种现象之间相互的内部联系;因而人就有可能按照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去改造客观事物,去进行劳动生产,去制造工具,去改造世界。这是一切其他动物所没有的(其他动物至多只有思想的萌芽,而无完备的思想而不能制造工具)。这只有人才特具的。这就是人与其他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其它一切的区别都是形式上的,不是本质的)(毛批:这是进化了的人,不是原始人,原始人与猴子的区别只在能否制造工具一点上。自从人能制造石枪、木棒以从事生产,人才第一次与猴子及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不是因有较猴子高明的思想才与它们区别开来,这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因为人是最高等的有完备思想的动物,(毛批:人的思想是历史地发生与发展着的,不是一开始就完备的,也永远不能完备。)所以人除开具有一般的物质性动物性之外,人还具有特殊的主观能动性,即灵性、(毛批:动物亦有。)理性等。即人能够思想,能够用思想去把握各个客观事物和各个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并能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之后使自己的行动去适合这种规律,使自己的行动具有意识性、计划性,自觉的不逾越客观规律之外。即是人的思想行动之能够自觉的规律化。亦即孔子所说的能够,“从心所欲,不逾矩”。(毛批:这些在人类是历史地进化的,在一个人的一生也是历史地进化的,小孩子不懂得规律性,孔子七十才不逾矩。阶级社会内没落阶级不懂得规律性。)所以“人为万物之灵”,人是有理性的动物。(毛批:这是唯心论的社会观,人是物质发展的一个高级形态,不是最终形态,它将来还要发展,不是什么万物之灵。人首先是社会的动物,资产阶级总是强调人的理性(精神),我们不应如此)

人能把自己与自然界区别开来,并利用自然界去改造自然界(相对的与自然界对立起来)(毛批:这也是历史地进化的,不是一下子如此的。人最初是不能将自己同外界区别的,是一个统一的宇宙观,随着人能制造较进步工具而有较进步生产,人才能逐渐使自已区别于自然界,并建立自己同自然界对立而又统一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也是历史的,将来的对立统一观的内容与现在又将不同。)

但是人所特具的这种主观能动性、灵性、理性等,即人的思想,也并不是什么别的东西,也是一种特殊的物性 ——人脑的属性。这种属性也和其他物质的属性一样,要人脑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通常要在六、七岁以后),并须要与其他事物有一定程度的接触(经过五官的感觉)之后,它才能产生,才能表现出来,否则人就不能有思想。

人的思想,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产生,独立存在。因为人的思想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物质的属性,就是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毛批:这是两个不同范畴的问题)

 所以人不论是怎样的“为万物之灵”,但人决不是神仙,人的思想也决不是什么神秘的不可解释的东西,人永远不能作神仙,即人永远不能解脱自己的物质性与动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