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反帝反修 查看内容

美国出尔反尔的背后隐藏着复活“强加成本战略”大阴谋

2019-8-22 15:11| 发布者: 蔡金安| 查看: 915| 评论: 1|原作者: 戍天九思|来自: 戍天九思

摘要: 最近,美国打压华为又有新消息。尽管大家都听烦了,但不妨回顾一下。今年5月15日,特朗普政府将华为列入所谓的“实体清单”,想让华为无法获取含有美国技术的零部件产品。5月17日,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深夜宣布备胎芯 ...

最近,美国打压华为又有新消息。尽管大家都听烦了,但不妨回顾一下。

今年5月15日,特朗普政府将华为列入所谓的“实体清单”,想让华为无法获取含有美国技术的零部件产品。

5月17日,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深夜宣布备胎芯片“全部转正”。

5月20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允许华为90天内继续购买美国产品。

8月9日,华为发布“鸿蒙”操作系统。

美国出尔反尔的背后隐藏着复活“强加成本战略”大阴谋

▲8月9日,华为开发者大会在广东召开,鸿蒙OS正式发布。

8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声称,他不想与华为公司做生意,理由还是惯用的“国家安全问题”。

8月19日,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宣布,将把华为购买美国产品的“临时许可证”再延长90天。

这样前后联系起来看,不难看出每当华为作出另起炉灶决策时美国必定变脸让你喘口气,如此反复无常,难以决断。尽管任正非说:“没有特朗普的宣传,全世界都不知道华为公司这么厉害”,毕竟华为希望的不是脱钩而是融入世界,但美国的出尔反尔,还是会让华为付出更高的决策成本、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最终拖慢华为前进的脚步。

“推特总统”特朗普对华为、中兴是这样,对华贸易战也是这样,打香港牌、台湾牌、南海牌、朝核牌等还是这样——就是要“劫持注意力”!这就是特朗普政府复活的冷战“强加成本战略”,当年美国就是用这种“强加成本战略”把苏联拖垮的!

美国出尔反尔的背后隐藏着复活“强加成本战略”大阴谋

马歇尔的“强加成本”竞争战略

赢得大国竞争往往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比对手更好地运用资源,效率更高;另一种是迫使你的对手增加成本,降低效率。美国赢得冷战用的就是这两种思路,美国这种竞争战略的核心就是直接或间接地增加对手的成本,这是苏联解体崩溃的一个重要因素。

“强加成本战略”是由安德鲁•马歇尔提出的,他不是美国二战名将的那个五星上将马歇尔,而是美国国防部净评估办公室主任,因在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出色工作而脱颖而出,他的官虽不大,人也很低调,但却是国防部的战略大师,被称为“五角大楼导师”“绝地武士”。他93岁才退休,今年3月去世,享年97岁。

美国出尔反尔的背后隐藏着复活“强加成本战略”大阴谋

▲美国国防部净评估办公室主任安德鲁•马歇尔,大国竞争大师。

1972年,安德鲁·马歇尔任兰德公司研究员时提出对苏联的“强加成本战略”。1976年,该战略构想正式被纳入美国国防部文件。20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时期美国政府制订并全面实施了对苏联的强加成本战略举措。同时,美国还通过扩大国际反苏联盟、培养苏联内部反对力量,增加其国内外的行动成本,加剧其资源的消耗、短缺和紧张,直至危及其政府的合法性和控制能力。

从美国赢得冷战的历史看,美国三位战略大师在关键时刻起了关键性作用:一个是“冷战之父”乔治•凯南,让美国二战后的国家战略清晰起来,并因此赢得世界霸权;另一个是美国著名地缘战略学家、“围堵政策之教父”斯皮克曼,提出了“围堵”和“均势”两大霸权理论,让美国的外交政策至今仍牢牢打上他的烙印;再一个是大国竞争大师安德鲁•马歇尔,提出了美国赢得冷战的竞争策略,最终形成了美国对苏联竞争的战略优势。可见,没有创新的理论,就没有成功的实践。正是三位大师的理论承前启后、相辅相成,才共同成就了二战后美国的国家战略。

苏联是如何被“强加成本战略”拖垮的?

美国对苏联实施强加成本战略,主要有五招:

一是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冷战中,美国的资源优势一直比较明显,苏联顶峰时期经济总量也只有美国的60%。而且,苏联的盟国基本上都比较穷,都要苏联援助。美国的盟友可是包括了世界上最富的西欧和日本。1991年美国打伊拉克时,德国、日本这些盟国都是给美国钱的。在40年冷战里,美国在运用资源上基本上保持了均衡,只追求总分第一,从不追求单项冒尖。在国防投入上,美国基本上是GDP的10%多一点,而苏联达到30%以上,基本上是靠勒紧裤腰带。因而,美国确保了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最后美国的优势最后越来越明显。

二是军事上以攻为守。军事竞争一直是美国对苏联实施“成本强加战略”的主要抓手。因为进攻永远比防御要简单要主动,费效比也要好得多!所以,美国不仅创新提出“空地一体战”、“战略防御倡议”和“星球大战”等计划,而且实施了“以核制常”和“以信息化对机械化”的二次抵消战略,通过发展军事高科技装备抵消苏联业已形成军事优势,迫使苏联疲于应对。

比如,苏联国土面积非常大,边境线长有19320公里,苏联还又特别重视国土防空,而发展国土防空体系又耗资巨大。于是,安德鲁·马歇尔就建议:美国要加快战略轰炸机升级,哪怕只生产极少的几十架,苏联就不得不把整个防空体系都来一次更新换代,这样苏联的成本就会远高于美国。后来,美国新一代的战略轰炸机B1问世后,苏联花费了1200亿美元开发和部署相应的防空拦截系统,包括1万多枚地空导弹、数以万计的防空火炮系统和15种防空拦截系统,苏联还开发了米格-25防空截击机来应对美国从未部署的XB-70“瓦尔基里轰炸机”。竞争的结果不仅挤压了苏联可分配给其他部队,尤其是进攻力量的资源,缓解了美国的压力,还挤占了苏联履行其他社会职能的资源。

三是利用苏联入侵阿富汗大放血。从史料看,当时苏联出兵的决策很草率,苏共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和其他4位领导在别墅里一商量就定了,而苏共总参谋部有很多反对意见,但都没有听。苏军入侵后,只用了两天就控制了阿富汗要害地点,但接下来就陷进了游击战的泥潭。

美国还抓住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略失误,进行大放血。美国首先是训练阿富汗游击队,就是那些所谓的圣战者,包括后来搞恐怖活动的本•拉登。后来,美国又发现阿富汗主要是山地,苏军在阿行动特别依赖直升机。美国就重点向阿富汗提供一种叫“毒刺”的肩扛式防空导弹,体积很小,一个人就能扛着发射,精度又很高。第一批200枚“毒刺”运到阿富汗后就击落了100多架苏军的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你想,一枚“毒刺”导弹也就5万美元,一架苏军直升机可要500多万美元,这是完全不对称的。美国人把提供“毒刺”导弹这件事叫做“放血行动”,也是强迫苏联付出更加高昂的成本。

四是经济上釜底抽薪。笔者在《警惕“里 根式绞 杀”——以实力求和平》一文讲到,当时苏联的外汇储备主是是大量向欧洲出口石油,总共有200亿美元。于是,一方面,美国中情局技术上引诱,让苏联通向欧洲的两条输油管道一条堵死了,一条爆炸了,有效减少了苏联石油出口。另一方面,美国人下套让苏联拿出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为波兰作贷款担保,美国人通过支持波兰工会闹事无法还贷,最终没收了苏联50亿美元的担保金。

当美国发现苏联入侵阿富汗两年后,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卖黄金储备时,就知道苏联很缺钱了。美国就找到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沙特,说苏联入侵阿富汗就威胁了整个波斯湾,我可以保护你,但你也得配合我。

怎么配合呢?就是在国际市场上多卖石油,把油价压下来。结果在一年之内,沙特的石油产量从每天不到200万桶增加到900万桶,国际油价从每桶30美元下降到12美元。苏联的损失是:石油价格每降低1美元,苏联就损失5亿到10亿美元。这样,一方面在放血,一方面又卡住人家造血。这种强加成本的杀伤力终于到了让苏联难以忍受的程度了。

五是政治上战略引诱。里根总统发表公开演讲时称苏联是“邪恶帝国”,甚至半开玩笑地说:他已命令美国战略轰炸机轰炸苏联。同时,充分利用其庞大的间谍网,大量向苏联渗透,进行间谍活动,不断制定和实施瓦解苏联的秘密战略,诱导苏联上当受骗,还利用经济战谋略的种种暗器,严重削弱和破坏苏联的经济军事实力,促使其庞大的工业金融体系陷入瘫痪。

80年代,里根政府和中情局曾雇佣一大批心理学、历史学和国际政治经济等专家,拟定了瓦解苏联的“软战略”谋略,千方百计迫使苏联经济陷入困境,极力动摇苏联领导人对自身制度的信心。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大肆赞扬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并于80年代后期资助了一大批苏联知识分子,前往美国考察学习西方政治经济学制度和理论。在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的关键时期,美国的秘密战略发挥了更为重要和独特的作用。其实,戈尔巴乔夫曾经面临许多的改革选择,但他却被美国精心诱导走上了毁灭之路。美国中情局前雇员彼得·施瓦茨说:“前苏联垮台不是上帝青睐美国,而是里根政府奉行的外交谋略所致。”

中国应如何应对美国“强加成本战略”?

特朗普政府提出“美国国家安全的重心是大国竞争”后,冷战期间用于对付苏联的“强加成本战略”被再次提出来,还迅速得到美国学界、军界和政界的较大响应。特朗普政府复活的“强加成本战略”,也明显打上了特朗普的烙印。

正如他在《交易的艺术》讲的,做生意四个步骤:第一步提出惊人的目标,第二步大肆宣传,第三步决策反复摇摆,第四步获得直观的结果。他还说:一个远高于预期的目的让对手无从下手——反复无常的变化给对手施加压力——给出次优条件让对手急于接受了事——达到最初想要的结果。

笔者认为,特朗普的“强加成本战略”本质上是:以战术佯动增加对手的战略成本,让对手在疲于应付中被拖垮。正如“百兽之王”的狮子,虽然每次进攻的成功率不到1/7,但正是通过一次次佯攻快速锁定猎物,最后发起致命一击,这是丛林强者的生存逻辑。特朗普不愧是交易的高手,也是制造假新闻的高手,总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以假新闻劫持注意力增加对手的战略成本!

一、战略自信是破解强加成本战略的法宝,避免“被包围的过激反应”才能赢得未来。美国人彼得·蒂尔写了一本书叫《从0到1》,把“各国看待未来的方式”,装进了一个两维对两维的认知矩阵,对我们认识当前的世界很有启发,对我的冲击力也很大。他认为:对未来,中国是明确的悲观主义者,美国是不明确的乐观主义者,欧洲是不明确的悲观主义者

美国出尔反尔的背后隐藏着复活“强加成本战略”大阴谋

彼得·蒂尔在书中说“一个对未来明确的悲观主义相信未来是可知的,但却是暗淡的,所以他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也许当今的中国是最典型的对未来明确的悲观主义者。”

“美国人看见中国的经济迅猛增长,便认为中国是一个自信能够掌握自己未来的国家……其他国家都害怕中国将要统治整个世界,而中国是唯一一个认为自己不会统治世界的国家。”

其实,中国应该有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从2018年中美GDP对比看,中国为13.45万亿美元,增速为6.6%,美国为20.5万亿美元,增速为2.9%。如果按照中美平均增速分别为6.0%和2.0%计算,到2028年中国GDP总量将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美国出尔反尔的背后隐藏着复活“强加成本战略”大阴谋

美国2018年GDP只有20.5万亿美元,而美国国债已高达22万亿美元,是美国GDP的107%。美国政府在2018财年的债务利息支出高达5230亿美元,而美国2018财年的国防预算为7000亿美元,这也是为什么特朗普总是大骂美联储加息的重要原因。试想:美国债务还在逐年急剧增加,美国金融危机卷土重来还会远吗?

现代核大国不大可能被对手打垮,但很可能被拖垮。与战争的直接打击不同,“强加成本战略”主要是通过非战争的竞争方式从内部消耗对手资源。苏联解体给中国的一个教训就是要区别想象的威胁和现实的威胁,不要陷入一种“被包围的过激反应”之中。否则,国际政治上容易导致矛盾扩大化,抑制内部活力;经济上导致资源配置扭曲和经济结构失衡的长期化,这是十分危险的。可见,那种随意散布C型包围、Q型包围言论的,都是在配合美国的强加成本战略误导国家,在祸国殃民,务必警惕。

不管美国发表什么样的好战言论,制定什么样的对华竞争战略,部署什么样的先进武器,打什么样的牌,只要中国不乱,美国都不敢轻启战端。因此,除非国家核心利益受到迫在眉睫的现实挑战,都要坚持既定战略不变,继续将主要资源用于国家发展,不受个别极端言论和事件的干扰。对美国来讲,如果不能激起中国做出它所期待的反应,它的众多“强加成本”举措都将会落空,并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二、颜色革命是强加成本战略的杀手锏,加快发展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现在,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这次香港骚乱是美英发动的一场颜色革命,就是利用香港经济疲软、普通人生活艰难而对特区政府不满,借口反对修订《逃犯条例》,通过支持反对派煽动骚乱,企图以小博大撬动中美战略博弈大棋局。

据香港特区政府8月15日宣布,今年香港全年的经济增长预测由原本的2%-3%下调至0%-1%。经济界人士坦言,情况比金融危机和非典时期更严峻,香港经济承受不起这种“自杀式袭击”。

如果香港经济增长由去年的3%降低为今年的零增长,直接经济损失将高达850亿港币。少数“港独”分子以每天几千港币把自己的未来和前途卖给了背后的英美金主,由此带来的骚乱后果最终还是要由普通香港人来买单

持续的香港骚乱,正无情地毁灭着香港的繁荣和港人正常的生活,它尽情展示着“灯塔国”的恶,也深深地剌痛着港人国人的心,激发起港人国人久违的愤怒,正在唤起更多港人国人抵制骚乱、抵制英美势力的共识共为,“饭圈女孩814大行动”“帝吧817大出征”和“海外留学生全球阻击香港废青”等联合行动,在线上线下、国内国外不断涌现。

美国人披着“民主”的外衣,想花小钱搞大事,四两拔千斤,最终必定事与愿违,还将付出失信于天下的战略代价。

这就是美国政治上实施强加成本战略的惯用伎俩,往往以局部经济问题撬动国际政治格局,香港骚乱如此,乌克兰危机如此,委内瑞拉危机也是如此,值得警惕和提防。

三、军事领域是强加成本战略的主战场,发展非对称威慑才是积极防御的精髓所在。目前,美国总防务支出的35%投入到亚太,30%投入到中东,10%投入到欧洲,5%投入到美国,20%用于支持重大行动,剩余的投入到非洲等其他地区和事务中。可见,美国是以攻为守战略,国内安全既是最大漏洞,也是致命软肋。

俄罗斯深刻吸取了苏联解体的教训,瞄准美国国内安全漏洞,在军费紧张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匕首”“先锋”“锆石”等“高超音速之矛”,大力发展“波塞冬”核动力鱼雷和“海燕”核动力导弹等“核动力之矛”,尽管接连发生两次重大事故也在所不辞,就是迫切希望在“以核制常”和非对称制衡中掌握主动权主导权。

美国出尔反尔的背后隐藏着复活“强加成本战略”大阴谋

▲俄军公布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生产车间。最近的事故,俄否认是“海燕”核动力导弹爆炸,只是核电池炸了。

一旦俄罗斯铸就“高超音速之矛”“核动力之矛”,俄军将在过去俄美“确保相互毁灭”的核战略平衡上增加了全新的战略筹码,“高超音速之矛”让美国萨德防御系统彻底失效,“核动力之矛”可绕道不设防的防御盲区攻击,美国本土安全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防不胜防”的战略威慑,这也是美国的高度关注和战略顾忌。

美国出尔反尔的背后隐藏着复活“强加成本战略”大阴谋

▲“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绕道不设防的防御盲区攻击

我军虽然对在“家门口”与强敌作战有足够的底牌底气,但是,“胳膊腿短、拳头不硬”的问题仍很突出,俄军非对称制衡、以攻为守的战略值得我军学习借鉴。

四、科技创新是强加成本战略的制高点,抢占先机才能掌握大国博弈主动权。我们常说:“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我们要特别警惕“劫持注意力”。现在,美国就是不停地剌激你、威胁你,让你不计成本地在方方面面与它一争高低,最后把你拖垮。

其实,真正好战略是能力与目标的匹配!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坚移不移地推进“2025中国制造”,坚持做注意力的主人,警惕看不见的力量争夺和劫持你的注意力,任何时候都不要被对手牵着鼻子转,不做超越能力的事,积小胜为大胜,久久为功,水到渠成。

虽然“强加成本战略”表面上无处不在,实质上是一场持久的、广泛的以经济战为主的超限战。对中美来说,就是争夺未来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之战,不在一时一地之得失,而是一场持久的人才之战、创新之战、新领域争夺之战。


握手

雷人

路过

鲜花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云淡 2019-8-23 10:40
快讯
紧随脸书推特,YouTube删除210个涉港账号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19_08_23_514880.shtml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