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文艺战线 查看内容

​郭松民 | 关于战争电影沉思:“爽片”的危险

2021-11-16 13:42| 发布者: 南极| 查看: 2516| 评论: 3|原作者: ​郭松民|来自: 高度一万五千米

摘要: “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01—“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这是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一句名言。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克氏的这一判断给予了高度肯定 ...

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

 

01

 

“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这是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一句名言。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克氏的这一判断给予了高度肯定。

 

列宁在阅读克氏《战争论》的有关章节时,写下了这样的批注:

 

“政治意图是目的,战争是手段,没有目的的手段永远是不可想象的。”

 

毛主席则对这一观点给予了更为形象深刻的阐述。他指出,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

 

既然战争是政治的继续,那么作为对客观存在的战争的主观反映,战争题材的电影当然也是政治的继续。

 

更重要的,战争题材电影的主要功能,恰恰是要把战争实践中经常被遮蔽、被掩盖的政治充分揭露和呈现出来。

 

这里,我们也可以化用毛主席的话说,战争电影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电影。

 

古今中外的战争电影,都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02

 

比如,为观众所喜爱的《英雄儿女》,就是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完美结合,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在影片中通过“祖国慰问团”的活动和朝鲜人民涉过冰河抢救受伤的王芳等情节,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上甘岭》则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和平的热爱和对社会主义的向往;

 

 

 

国外的电影也是这样。

 

比如,1962年好莱坞拍摄的反映诺曼底登陆的《最长的一日》,可谓战争电影的鸿篇巨制,也被视为经典。

 

这部电影在冷战的“尖峰时刻”摄制完成,上映时刚好爆发古巴导弹危机。

 

影片的政治意图是非常明显的。一是要和苏联争夺“从纳粹占领下解放欧洲”的荣耀,并为美国驻军西欧的正当性辩护;二是要让面对苏联坦克集群“威胁”北约盟友恢复自信,其不言而喻的暗示是,美国既然能够战胜纳粹,当然也能够挡住苏联。

 

 

 

另一部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战争电影《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则歌颂了美国普通人的牺牲精神(汤姆·汉克斯饰演米勒上尉战前为一名小学教师)和人道主义情怀,同样具有为美国冷战结束后在中东和巴尔干采取的一系列军事行动辩护的性质。

 

2003年,美国总统小布什为自己发动伊拉克战争辩护时,直接引用了这部电影的台词:

 

“这场战争是为了拯救人类文明本身。”

 

03

 

近三十年来,中国战争电影的一个倾向性问题是,刻意回避战争与政治的关系,如2007年冯小刚的《集结号》,结果把正义的、给中国带来巨大进步的解放战争,拍成了一种“伤痕”,也招致了观众和舆论的强烈批评。

 

最近几年的另一个倾向,似乎走出了“伤痕”,但却带着一种欣快的、跃跃欲试的感觉,把战争拍成了一种“暴力春宫”或“战争春宫”片。

 

这种电影的特点,是用冗长的、令观众目不暇接甚至感到窒息的“战斗”场面,取代了对战争背景、战争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讨与表现,更取代了对战争意义的探讨与表现。

 

坊间对这一类电影有一个恰如其分的称呼:“爽片”。

 

“爽”的含义是指什么呢?就是指只重视刺激感官以获得即时的快感,而不顾及其他。

 

在几年前徐克版的《智取威虎山》中,为了追求这种快感,不仅把“智取”变成了开着坦克的“强攻”,甚至还加演了一段座山雕驾驶飞机逃跑的场面,把深山老林中的土匪想象成了无所不能的“007”,真是爽歪歪了。

 

徐克版的《智取威虎山》“成功”之后,战争电影对“爽”的追求,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登峰造极。

 

 

 

但政治是无法回避的。

 

由于近代以来,中国进行的战争都是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当这些战争在银幕上被用“爽片”形式表现之后,战争的正义性、必要性都被淡化了,这就为一些人否定近代以来一系列革命战争和保家卫国战争的正义性、必要性预留了缺口,为在这一领域里历史虚无主义的卷土重来预留了通道。

 

从未来的角度看,在影响巨大的影片中对“战争快感”本身的过度追求与炫耀,在青少年观众中留下战争“很爽”的印象,也潜伏着以轻浮的态度对待战争的巨大风险。

 

毛主席曾经告诫,要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今天,当我们讨论军事、战争题材的电影时,尤其应该注意这一点。


握手

雷人

路过

鲜花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云淡 2021-11-16 17:48
参考文摘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2021-11-16     来源:新华社阅读 47329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序言
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
——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21_11_16_615041.shtml
引用 云淡 2021-11-16 15:49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办的理论刊物《红旗》杂志于1958年6月1日在北京创刊。毛泽东题写的刊头。《红旗》遵循的是毛主席倡导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政治路线。
30年后,1988年7月1日,中共中央主办的机关刊物《求是》杂志正式创刊。《求是》的刊名是由中国前领导人邓小平题写。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政治路线。
引用 云淡 2021-11-16 15:21
对比与思考
参考文摘 1
林章:毛主席为何放弃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法    2014-11-4       来自: 毛旗网网刊《旗帜新声》
        颇有“权威性”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在他们举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讨会纪要中就断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要求形式上的转变,更要求内容上的转变,即要使起源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变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收入《毛泽东选集》正式公开发表的时候,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提法,郑重地修改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并且在上下文中作了相应的补充,实际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完整思想,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的那些论者,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抓住毛泽东同志只说过一次、后来又明确放弃不用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提法,大做文章,编造了一套又一套的理由、说辞,还煞有介事地把毛泽东同志推崇为“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这在他们反复宣扬特色理论不包括毛泽东思想,大力批判毛泽东同志的所谓“错误”、“罪行”的今天,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吗?
        其实,这也是奇怪而又不奇怪的,他们的用意,就是在否认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以后,随心所欲地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一方面,他们把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至今未变”的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大肆删改,或者说成是“过时了”、“不合中国国情了”;另一方面,他们又将一些根本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一些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垃圾理论,冒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打扮成所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从而歪曲和篡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科学内容。这一点,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举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讨会纪要中说得十分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要求形式上的转变,更要求内容上的转变,即要使起源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变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就是说,他们不仅要改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应用的形式,更要改变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即改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 http://www.maoflag.cc/portal.php?mod=view&aid=8
参考文摘 2
《求是》杂志评论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来源:《求是》    2021-11-16
—— http://www.kunlunce.com/ssjj/guojipinglun/2021-11-16/156641.html

查看全部评论(3)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