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查看评论
引用 4sjs4 2019-12-6 11:25
第六节:称帝百日
司马伦为专权控制了三省,但是司马衷依然立皇太孙,维系了自己的法统地位,由此也体现他的才智,司马伦最初也只能以太孙太傅的名义辅政,但是逐渐把司马衷的皇权架空。当时朝廷中支持司马伦的越来越多,司马伦的亲信占多数后,开始有拥立司马伦称帝的舆论。在司马伦控制三省和兵权后,唯一能抗衡他的是八公,司马伦当相国时,太宰是司马肜,太尉是陈准、司徒是何邵、司空是刘寔。司马伦削弱八公,废司徒让司马肜当丞相,司徒何邵被司马伦升任太宰,和丞相司马肜同样都保持中立,不拥护也不反对,不发言优游其间。同时把司空刘寔提升为太保,刘寔出身寒微,司马伦竭力笼络寒微人士,刘寔是司马遹师傅,对司马伦为太子报仇感激,对司马衷废太子有怨,所以支持司马伦。太尉陈准忠于司马衷,反对司马伦称帝,选择了辞职,司马伦部下多数是寒微,联合拥护司马懿法统的势力,最终拥戴司马伦称帝。司马衷被立为太上皇退位,司马衷受到人民拥护,八公和三省众宰相多对他有感情,司马伦为笼络人心也不敢杀他。司马伦早期有很多人支持,甚至氐族李特都向他报捷拥护他,但是他执政不得民心,只会大肆封赏,增加百姓负担,政事又被中书监孙秀操控,他的诏书都让孙秀改,甚至孙秀自己直接发诏书,往往朝令夕改,百官更换无常。司马伦又不能团结司马冏集团,其统治注定难以持久。司马冏在许昌起兵,联络河北司马颖和司马乂;南阳司马歆;关中司马颙共同反对司马伦,在洛阳的司马伦称帝仅百日,就陷入困境,他派出攻击四王的几路部队虽然取得些胜利,在前线仅太子旧部司马雅和许超、张泓是连战连胜,但是义军败而复合,始终阻挡司马雅等向前,许超在黄桥也打败司马颖,但是在温县决战中,司马颖取得胜利,逼近洛阳,派赵镶、石超援助司马冏,张泓等归降。赵王伦虽然增派刘琨等援军,但是无法阻挡天下纷纷而起的讨伐部队。洛阳城中的百官也逐渐倾向推翻司马伦,司马漼帅左卫将军王舆和右卫将军赵泉发动起义,把司马伦废黜回家,抓捕了洛阳城中主要叛将,王舆杀许超、士猗、孙弼、谢惔、骆休等,赵泉杀孙秀等,百官迎请司马衷回宫复位。司马颖和司马冏的部队先后开进洛阳,司马颖朝见司马衷后立即和司马冏告别返回河北。司马伦称帝造成的战乱危害不大,仅仅百日多,亡十万人,但是更重要的是司马衷在复位后的恢复政策,对众臣的宽大安抚,重新巩固团结的智慧才是避免了这次战乱造成重大危害的关键。司马衷复位后没有对曾经参加赵王伦政府的众臣都追究治罪,仅治罪了少数人。司马衷复位初期对司马伦都仅是废还府邸,诏令司马伦的儿子都仅是罢官归家,仅少数人归廷尉议罪。然后就是封赏功臣:司马冏封大司马;司马颖封大将军;太尉陈准复职;保持中立的司马肜降太宰领司徒,何邵为司空不久去世,追封司徒。太保刘寔降为光禄大夫,也没治罪,不久又升为太傅,司马衷对刘寔的宽宏和谅解让刘寔非常感动,后来他年老辞官,在司马衷去世时,已经年近九旬他竟然从故乡赶来奔丧悼念。司马衷也赦免了刘琨等,让刘琨也誓死效忠晋朝。司马衷对支持司马伦的三省宰相多数都是赦免,尚书令满奋、乐广,尚书仆射崔随等都没有治罪,中书令司马越转任门下省当宰相。司马伦的旧部中:司马雅、莫原等下落不明,张泓、司马谭等归降司马冏,这些人也没有受到追究,孙旂和孟观等被部下反正所杀。司马肜可能是知道了司马伦让他当丞相应星变要害他,所以愤怒地上奏称司马伦该杀,司马衷也没有立即准奏降罪,只能先让百官朝议,百官都赞同司马肜,最终司马伦被赐金酒自杀。司马肜成为宗师,统领宗室。司马衷对在西南地区向司马伦效忠的李特都赦免,册封李特为宣威将军、长乐乡侯,让李特也效忠晋朝和司马衷。司马冏任大司马开始辅政,晋朝似乎又回到司马炎希望的司马衷继位,让司马攸派系辅政的体系。司马伦短暂的统治是晋朝早期有三个法统造成的结果,在这种法统体系下发生内争是不可避免的,司马炎制定的是司马炎法统为主,司马师和司马昭法统为辅的体制,就是取代司马伦统治后形成的司马衷、司马冏君臣的体系,司马伦单独的司马懿法统体系是不可能和司马炎制定的联合司马师和司马昭的体系对抗的。司马衷复位后很快稳定了朝政,巩固了朝廷团结,又册立司马尚为皇太孙,重新建立司马衷法统,朝野宁静的社会秩序得以恢复。
引用 4sjs4 2019-12-5 05:27
第五节:贾后豫政
司马炎的托孤臣仅有贾充,在司马昭去世时的贾充仅是卫将军,地位不高,司马昭托孤他就是因为贾充是司马攸的岳父,司马昭最关心司马攸希望两兄弟和睦,临终流眼泪拉着司马攸的手交给司马炎劝诫前朝教训,贾充逐渐成为重臣和寒族领袖。司马衷娶贾南风是门阀和士族对立造成的,而且还有宰相任党和贾党内争影响,是贾后豫政的起因。司马衷即位初期是司马炎皇后杨氏豫政,司马衷处理政务后再交给杨太后看下就执行,司马衷用太后豫政罢黜杨骏辅政,但是贾后连杨太后豫政都终止,实际想自己豫政。古代封建社会豫政是比干政和专权弱的掌权,干政是和皇帝平起平坐,专权是摄政和辅政掌握皇权,让皇帝无权,豫政(预政)类似参政能影响朝政,决策权仍在皇帝手中。贾南风豫政比干政能平起平坐弱,也不像古代众多太后专权,往往仅能通过权谋影响朝政,需打击政敌获得政治利益和权势。司马衷统治初的外戚争权时,贾后用权谋联合司马玮和司马繇废黜杨骏和杨太后,要获得豫政,并且烧掉司马炎让司马亮辅政的诏书,但是没有成功。司马衷仍然让司马亮辅政,而且让和贾后矛盾的卫瓘担任辅政,结果挫败了贾后豫政的企图。贾后用权谋害死司马亮和卫瓘,牵连司马玮遇害,当初司马亮罢黜司马繇救了贾后,结果反而被害,这件事虽然贾后也有被骗因素,但后世从此开始对贾后评价很差。司马衷随后任命司马泰和司马肜录尚书事,虽然不是辅政,但仍能阻止贾后豫政。在这时期贾后只能通过矫诏影响朝政,通过宰相贾模参政,对政权的影响力有限。司马衷任命的张华又是贾后尊敬的人,所以她在元康时期能和贾模都支持张华、裴頠等,和司马泰、司马肜共同辅佐司马衷建立元康之治。司马衷时代开疆达到鼎盛后,外部威胁消除内争加剧。贾南风此前只是管着司马衷后宫,司马衷在和谢玖有个儿子后,贾后几乎就不再让他有别的女人,贾后和司马衷生了几个女儿,元康五年才让谢玖进淑妃,司马遹对贾后母亲郭氏孝敬,郭老夫人让贾后要善待司马遹,贾后开始是爱护司马遹,给他选王惠风当太子妃,在母亲去世后,对太子就态度变坏。到元康九年太尉司马泰去世,司马肜镇守关中,朝廷失去二录,宗室对贾后的制约下降,贾后就谋害太子。司马遹个性强,没听江统等贤臣的劝谏,又不听赵俊、刘卞等劝他废黜贾后,虽然听杜锡、裴权的话想和贾后友好,但贾后仍是听信谗言对司马遹陷害。贾后不听母亲话是因为她和司马衷真的有了儿子或妹妹儿子,只是在为母亲守孝时生的谅闇子,这在古代是忌讳和受排斥的儿子,受这个刺激对母亲的话也不听了,坚决要废太子立自己儿子。司马衷虽然在贾后派系影响下暂时废黜了司马遹,但是也没有立贾后的儿子为太子,而且把儿子司马遹远远放到许昌远离贾后,这意图也是很明显的,想防止贾后害死司马遹。贾后豫政造成的最大危害就是派人暗害了太子,这等于直接动摇了司马炎建立的司马衷法统体系,实际也破坏了贾后自己最大的保护伞,也是她母亲竭力构建的贾氏家族保护伞。司马炎时代就开始为司马遹培植势力,选派师傅,到司马衷时代仍是不断增强司马遹的政治势力,而且司马遹在朝廷和百姓中有很强声望,虽然有些缺点,但是没有恶行暴行,连贾后的亲戚宰相贾模都反对她豫政忧虑去世,贾后当时的政治势力不足以抗衡太子,所以她的母亲劝她善待太子。司马遹不听赵俊、刘卞的话废贾后,贾模、裴頠、王衍等也准备废贾后,但是王衍反悔而作罢。张华是即反对废太子,也反对废贾后,希望仍旧像过去和睦团结。但是随着贾后害死太子后,实际就等于破坏的贾后集团的保护伞,司马伦乘机联合太子旧部和司马冏废黜了贾后,这时贾后才发现自己身边仅有贾谧,连贾谧的二十四友多数都反对贾谧害太子,没有支持贾谧。二十四友中仅石崇、潘岳等少数支持贾谧,包括刘琨兄弟是支持司马伦,左思是支持司马冏,多数都是效忠司马衷的,这时贾后才理解母亲让她善待太子的意图,连郭老夫人都意识到太子势力和影响力是贾后没法抗衡,要是害了太子也会给贾氏集团带来灾难,贾后最终被司马伦矫诏杀害。司马遹的旧臣司马雅和许超联合司马伦、司马冏废贾后,司马衷听阎瓒话修思子台纪念太子。司马衷立皇太孙,太子势力大有广泛社会影响力,旧部刘寔、王戎、何邵、江统、陆机、陆云、杜锡、邓攸、乐广、杜蕤、卫恒、山简、裴宪、潘滔等后来仍发挥重要影响。
引用 4sjs4 2019-12-4 06:59
第四节:继嗣之争
司马炎时代形成的三个法统体系和传统封建社会的四种势力造成继嗣之争,虽然比历朝封建政权的矛盾要复杂,但是造成的动乱和内争却不是最严重的,要是考虑到当时的民族矛盾,晋朝的内争造成的危害甚至可以说是轻微的。司马炎执行了一系列进步政策,缓解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继嗣之争的本质不是司马氏内争,而是统治阶级各派为各自利益选择拥护有利于自己的宗室,进行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封建社会很多情况下宗室自己的野心甚至不起决定作用,个别有野心的宗室要是得不到统治阶级各派的支持,几乎只能妄想空想。司马炎时代的宗室虽然有三个法统,但是统治阶级各派有最终的决定权,要是他们不拥护司马氏那连晋朝都没法建立,更谈不上拥护哪个法统了。司马炎是继承领导司马氏集团,这个集团形成在司马懿时代,核心是代表当时士族力量,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时代有所增强发展,司马昭时代建立社稷称晋公晋王,司马氏集团最显著的特点是士族和寒族联合,任用了很多寒族的贤才,再加上原来三国时代的原贵族。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继承晋王后建立晋朝,并且统一了中国。原来魏国的贵族倾向元老功臣司马懿;原来蜀国的倾向司马师和司马昭感激司马昭优待蜀国君臣;原来吴国的倾向司马炎感激他优待吴国君臣,这是三代的功绩和对三国政权恩德决定的。司马氏集团的基本力量是决定继嗣之争的主力,三国政权的力量起辅助作用。司马炎时代产生的司马攸和司马衷的继嗣之争本质就是:司马炎任用的士族基本力量联合门阀和寒族与司马师和司马昭任用的政治力量的争夺,司马衷最初是劣势,但是在司马炎统一江南后,得到当地势力的支持,司马衷的地位才巩固,司马衷继位后重用周处、陆机兄弟等南方门阀士族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司马衷当太上皇时仅陆机和司马睿送别,陆云盛赞司马衷功德,都体现江南士族拥护司马衷,支持司马炎法统。在晋朝历史中,司马懿法统的力量仅司马伦短暂建立了百日王朝,司马师和司马昭法统的司马攸几乎成为继嗣,这也体现了三国势力的差别,拥护司马炎和司马衷的吴国历时最久势力最强,拥护司马懿儿子的曹魏次之;支持司马师和司马昭法统的蜀国是最弱的,而且多数拥护司马昭的嫡子司马炎。司马氏集团中在司马昭开国建社稷时的咸熙士族、寒族联合的力量远远超过曹魏政权基础豪族,而且司马昭给儿子司马炎娶门阀杨氏的女儿,等于是士族、寒族、门阀联合对抗豪族,保持压倒性优势。司马炎建立的晋朝是士族政权,外戚是门阀杨氏,在选择司马衷太子妃时,当时是门阀杨氏联合寒族领袖贾充要立贾南风,司马炎想让司马衷娶士族领袖卫瓘的女儿,卫瓘主张九品中正制从乡里开选,是有益于寒族的,门阀是怕士族和寒族联合,也决定笼络寒族,所以门阀杨皇后让司马衷娶贾南风。司马炎又让司马衷娶士族中商人出身的谢玖制约贾南风,司马炎是士族不愿门阀和寒族联合孤立士族,在继嗣之争时也不愿和司马攸、卫瓘的士族完全对立。司马攸娶贾荃亲寒族,司马攸支持者卫瓘用九品制低选要联合寒族拥戴司马攸,同样的司马衷的支持者门阀杨皇后也联姻笼络寒族的贾充,这实际形成对立加重的趋势,都在争取寒族。司马炎的态度是让司马衷娶卫瓘的女儿,是想直接和司马攸派系联姻合作,化解双方对立,最终的结果是司马衷把寒族贾南风和士族谢玖都娶了,谢玖是亲卫氏和士族的。司马遹出生后,司马攸已经去世,卫瓘也被罢免,杨皇后的主要威胁没了,对寒族贾南风就不再重视,双方矛盾上升,门阀控制司马遹的教育,要把持继嗣的主导权,这是司马衷时代初继嗣之争的主要矛盾,本质是外戚相争。贾南风利用杨骏疏远宗室,联合司马玮和司马繇废黜杨太后和杨骏,控制宫廷替代杨太后豫政。司马衷元康之治期间,几乎没有继嗣之争,这时期统治阶级各派在司马衷领导均衡下,几乎没有矛盾,能集中力量解决严重的民族矛盾,化解民族危机,调整关中和草原民族比例,西征开疆达到领土鼎盛。对外胜利开疆解除外部严重威胁后,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矛盾开始增加,继嗣之争也加剧了。司马炎时代遗留的继嗣隐患仍然没有消除,三个法统的基础仍在,而且司马炎法统的司马衷嫡支也发生继嗣之争,贾南风和太子司马遹派系的矛盾激化,各派系统治阶级力量又回归争权夺利的常态。司马炎和司马衷对继嗣之争的限制和缓解总算把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
引用 4sjs4 2019-12-3 04:58
第三节:扶持太子
司马炎把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册立为广陵王,迎合天下称广陵有天子气的舆论,不仅是为了巩固司马衷当时的太子位子,实际也变相把司马遹作为司马衷未来太子。司马衷当时地位动摇主要因为张华、王浑、卫瓘等司马攸派系的反对,司马衷重要的支持者贾充去世后,地位已经更危急了,册封司马衷儿子为王是增强司马衷派系的最佳方案。司马衷和贾妃没有儿子,仅和谢才人有一子寄养在皇宫,因为贾南风妒忌甚至都不敢在东宫养育,司马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立为广陵王。司马遹是司马衷的长子,贾南风要是像虞孟母抚育晋明帝兄弟那样,她的养子也能被封王,她的嫉妒让司马遹成为继嗣。司马衷和谢玖的儿子被立为广陵王不仅让司马衷地位得到巩固,也让谢氏的地位上升,逐渐成为新的世族门阀,因为谢氏和卫氏亲近,卫瓘也逐渐不再反对司马衷。司马遹是智商极高的神童,受到司马炎的喜爱,很小就有保护爷爷,爱惜粮食、犒赏士兵的意识,也能受到朝野的敬服,司马炎为他选派刘寔、冯荪、杨准、孟珩等为广陵王师友,实际也是增强司马衷的政治势力。朝廷中在司马攸去世后,司马衷的地位才逐渐巩固,但是这结果也是司马炎不愿看到的,他最希望司马衷即位后让弟弟辅佐儿子,司马衷仁义纯朴和司马攸才智敏锐能相辅相成,是最佳的选择。司马炎在弟弟去世后,选立司马冏继承齐王爵位,司马冏是司马攸的幼子,能孝义忠贞,年少就有仁惠好施的声望,司马炎册立司马冏和齐王派系和解,也为司马衷增加了新的支持力量。司马炎笼络司马冏的谋略是非常有远见,司马冏的母亲贾荃和贾南风是同父异母的姐妹,但是姐妹间有严重矛盾,这实际也成为司马炎暗中布置的制约贾南风的力量。司马炎的众多努力扶持太子司马衷的政策,对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采取的扶持政策,都是给晋朝未来奠定了稳定的基础。司马遹是在爷爷亲自布置教育下成长,司马炎去世时司马遹已经十二岁,司马炎曾对群臣称赞司马遹像祖父司马懿,所以司马遹的声誉名满天下。司马炎也曾经对傅祗预言司马遹会兴盛司马氏家族的天下,这些虽然有的是为司马遹争取声望,有的也是对司马遹才德的合理评价,体现了司马遹真实的能力。司马遹到十二岁时学习和生活都是在正常的轨道,他的老师刘寔是以清廉俭朴著称,为人谦恭谨慎,官至太傅;冯荪是外戚但很低调,官至宰相侍中;杨准是杨修的孙子,官至冀州刺史;孟珩可能是太子洗马孟康子侄,在这时的司马遹同样也是仁义、正直、俭朴的少年,要是司马炎能再教导几年,必然能成为一位超过父亲,甚至超过司马攸的杰出人才。司马衷即位初,辅政杨骏专权,司马遹仍被立为太子,这是杨骏仅有的能让天下人称赞的执政,但是给司马遹选立太子师傅仍然发生矛盾。何邵为太师、王戎为太傅、杨济为太保;裴楷为少师、张华为少傅、和峤为少保;这过分偏向世族门阀,尤其是罢黜刘寔欠妥,刘寔代表寒微,他是杜预南征的司马,是司马炎给司马遹最早选用的师傅,到司马衷亲政后,重新任命刘寔担任太子太保。司马遹这个教育辅佐系统总体是进步有效的,和司马炎为司马衷建立的教育辅佐系统相比,司马衷师傅有李憙、李胤、贾充、任恺、谢衡、杨骏、卫瓘、邓殷等总体是稍微强些,但司马遹的师傅也必然能把司马遹培养成为一位贤主。司马遹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后,司马衷和贾南风为司马衷选立的太子妃是王衍的女儿王惠风。司马遹和妻子王惠风的感情很好,两人有两个儿子司马虨和司马臧,司马遹还有一位蒋美人,也有个儿子司马尚,司马遹的家庭环境总体上是和睦的,在早期司马衷的宫廷和东宫也没有严重的对立和内争,这也是司马衷统治的前半时期能建立元康之治的重要原因之一。司马衷任命张华、和峤等原来反对自己的大臣教育太子司马遹,也有弥合晋朝早期太子继嗣争夺造成的裂痕的意图,也是向天下宣示:张华、和峤早年反对我即位担心晋朝未来,现在我把代表晋朝未来的太子交给两人教育,这是为晋朝未来而不念及过去的旧怨,不仅增强了朝廷的内部团结,也为太子司马遹增添了新的辅佐力量。司马炎当初为司马衷选择师傅的时候,就能把原本支持司马攸的李憙、任恺、卫瓘派去担任司马衷师傅,司马衷继承父亲的进步政策,也发挥了同样的作用。司马遹在爷爷和父亲的扶持下,在众多师傅的教育下,逐渐成长为有德有才的继承人,晋朝也迎来鼎盛时期。
引用 4sjs4 2019-12-2 11:53
第二节:宗亲任用
司马炎册封和任用宗室在晋朝也发挥进步作用,司马氏在古代是著姓而不是大姓,人数不是非常多,而且又是在门阀豪强影响力最强的历史时期,任用宗亲在当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司马炎任用宗亲同样本着任人唯贤的态度,也是吸取前朝偏用宗亲的失误。首先在朝廷中任用人才的基本原则要任人唯贤,不能过分偏向宗亲,司马炎最早任命的八公有六位是异姓勋臣,仅有两位宗亲还不是嫡亲,司马孚、司马望父子甚至是亲前朝的,比起其他六公对晋朝的忠诚都弱,司马炎的胸怀和智慧由此可见。司马孚父子德才俱佳,而且在当时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重用能安抚人心,能团结宗室,总比变成敌人要强,能感化司马孚分支宗亲的其他人。司马孚有九个儿子,是司马八达中和司马懿子嗣相同多,是宗亲中势力最强的分支,而且司马望是出继司马朗,是司马防先祖的嫡宗,是必须重用才能保证宗亲团结。司马炎重用司马孚分支封司马孚封安平王,其他儿子都封王;司马望封义阳王,儿子司马洪继承嫡宗司马朗的河间王,后改封司马颙。司马炎对司马懿本支宗亲的任用更重视,弟弟司马攸继承本支嫡宗司马师封齐王,幼子司马冏袭封。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幹封平原王、司马亮封汝南王,司马伷封琅琊王,司马京封燕王,司马骏封扶风王,司马肜封梁王,司马伦封赵王。司马亮担任了宗亲最高领导宗师,司马伷、司马骏、司马肜、司马伦都执掌重兵,镇守要地,都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影响,司马伷的孙子是中兴皇帝司马睿,著名五马渡江中司马亮的子孙占多数。著名的八王中,司马懿本支有司马冏、司马亮、司马伦三人,司马孚分支中有司马颙,能成为最后胜利者的司马越是司马馗的子孙。司马八达仅有司马孚活到晋朝建立,寿命最长,活到九十三岁,司马馗同样在曹魏就去世了,追封太常,他有三个儿子,司马权封彭城王,司马泰封陇西王改高密王,司马绥封范阳王。司马越是司马泰的儿子,父子都是晋朝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贤王。司马恂的儿子司马遂封济南王,他的后代有著名的司马勋,是北伐名将。司马进的儿子司马逊封谯王,司马睦封高阳王,也是宗亲中的重要分支。司马通的儿子司马陵封任城王,司马斌封西河王。司马敏的后裔没有记载,其他司马氏旁支也没有记载。晋朝宗亲也是要到封地,仅有特殊的有病或年幼会特别注明“不之国”,这些宗亲是由司马炎为他们选择派遣藩国的官吏,国相改称内史,也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允许宗亲组建宗室军,但是宗亲在地方仍然要接受州刺史的管辖。司马炎为年少的宗亲藩国也能选用内史,替年少的宗亲藩王管理封地,保护之国的少年诸侯。司马炎册封的宗亲虽然被迫到封国,但是宗亲也会被任命为官员,留在朝廷或到封地以外的地方任职。司马炎在任用异姓的贤才同时,也会在宗亲中选用贤德的宗亲让他们担任各级别官职,不让皇族沦为腐朽无能的寄生阶层,重视让宗亲锻炼治国理政的实践,提高宗亲军事政治才能,培养宗亲担任社会各种工作能力。司马炎让宗亲子弟都是先担任散骑或校尉等中下级官员,然后再担任将军、都督等职务,再入朝担任朝廷要职。司马越就是先担任骑都尉,让后升散骑侍郎、左卫将军、散骑常侍、辅国将军等,再担任宰相尚书仆射、游击将军、宰相侍中、加奉车都尉、升宰相中书令、再次任宰相侍中,最后升司空、领中书监。司马炎没有让宗亲游手好闲,没有在地方吃喝玩乐地腐朽没落当寄生虫,对宗亲的要求很严,一级一级在奋斗升迁,自然能保障宗亲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不仅对宗亲而且同样对自己的儿子也是严格要求的,所以后来司马炎的儿子才能在社会那样受到人民尊敬拥护,能那么有战斗力,都是具有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司马炎任用宗亲的政策还要兼顾社会影响,在当时世族门阀和盛门豪强地位最高的历史时期,比其他历史时期更容易出现权臣和分裂,尤其门阀、豪强、士族、庶族、寒门之间的斗争中,往往都拥护宗亲皇族为旗号,在九品中正制下的权力争夺中,门阀豪族和士族庶族都想控制九品中正制的执行权,这是后来发生所谓八王之乱政治军事斗争的根本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宗亲若是腐朽无能,是没法主导和控制朝廷内部的斗争,是没法领导对外反分裂的战争,所以在司马炎时代在八公中总是要保留两位宗亲,在三省宰相中也会适量任命几位宗亲,在地方官员上也要任用部分宗亲,保持政权的权力均衡。
引用 4sjs4 2019-12-1 10:34
第二章:调整内部
第一节:亲王成长
司马炎有二十六个儿子,在司马衷即位时,多数弟弟都是年幼,他统治十七年能让弟弟们长大成人共同守卫晋朝社稷,这也是司马衷的历史功绩。司马炎和封建历朝统治阶级同样都是用联姻作为巩固政权的政策,司马氏作为人数不多的姓氏,在政治联姻的同时还要防范外戚专权夺位,还要防止门阀豪强相互联姻威胁皇权,还要面对皇族三个法统体系的政治局面,是在封建社会历朝中,最严峻最复杂的。司马炎两位皇后一位是父亲给他选的杨艳,另一个是杨艳求他娶的杨芷,司马炎和杨艳生了三个儿子:司马衷是次子,司马柬是三子,司马衷即位不久,司马柬就去世了,这是非常可惜,司马柬的才能和影响力在亲王中仅次于司马攸。司马炎和杨芷生了司马恢。司马炎外戚最有影响的有司徒李胤的女儿李夫人、尚书仆射胡奋的女儿胡芳、侍中宰相冯荪的女儿、秘书郎左思的妹妹、廷尉诸葛冲的女儿诸葛婉等,司马炎没有联姻非常强势的门阀豪强。司马炎和王才人生了司马炽,就是晋怀帝。司马炎和李胤的女儿李夫人生了司马允和司马晏,长大成人后都很有名,司马晏儿子司马邺出继司马柬,后来即位就是晋愍帝。司马炎和审美人生了司马景、司马玮、司马乂,司马玮和司马乂长大成人早,在著名的八王中占了两席,才能都很出众。司马炎和程才人生了司马颖,这也是八王之一,受到人民拥护的贤王。司马炎和陈美人生了司马遐,长大后儿子司马覃立为太子,这些都是封亲王的司马炎儿子中有记载对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著名人物。司马炎和诸葛婉生了司马谟(待考);司马炎和徐才人生了司马宪;司马炎和匮才人生了司马祗;司马炎和赵才人生了司马裕;司马炎和赵美人生了司马演;司马炎和严保林生了司马该,这些孩子都长大封亲王,只是没有记载他们的具体经历。司马炎还有八个儿子年幼就去世,没有被封亲王。司马炎的兄弟中封亲王的也有六位,最著名的是司马攸,他不仅是司马炎的同产兄弟,而且是司马师的嫡子,是司马懿分支的嫡长孙,受到司马懿派系、司马师派系的拥护,连司马昭派系也有部分拥护者,是朝廷最有势力和影响的亲王。司马炎的弟弟司马兆、司马定国、司马广德、司马鉴、司马延祚都是封亲王。司马炎在保留最重要的中央直辖地后,均匀地把这些亲王分封到全国各地,在重要的封地都是由相对年长的亲王担任。仅次于司马衷而年长的司马柬封秦王,镇守关中地区;其次是司马颖封成都王,镇守在蜀中地区;年长的司马玮封楚王,镇守在荆州地区;再次司马乂封长沙王,镇守在江南中部;再向东是司马炽封豫章王,镇守江东地区;司马晏封吴王,镇守江南东部;再向北是司马允封淮南王,镇守在淮南地区;再向北是司马攸封齐王,镇守在齐鲁地区;再往北是司马定国封辽东王,镇守辽东和东北地区;再往西是司马演封代王,镇守北方地区。司马炎分封了主要十位亲王镇守四方,共同保卫中原地区的司马氏朝廷,形成两个圈。司马炎在内圈中央直辖地是十位亲王的封地保护,同时司马炎的中央直辖地凉州、交广等地又保护着这十位亲王,这种双层保护的分封有些特殊,相互保护,也相互制约。这十位亲王几乎都在未来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成长也关系到晋朝未来的发展、安危,尤其是曾经在朝廷势力最强大的司马攸。司马炎的二十六个儿子中册封了十八位亲王,设立的十位重要亲王中,齐王、辽东王是司马攸势力,辽东王司马定国去世早,所以司马炎就让司马攸的儿子司马蕤出继,册封为辽东王,两个半岛地区就成为司马攸的势力范围,司马炎又把司马蕤改封为东莱王,把辽东和东北划入中央直辖地,也是防止司马攸的势力过强。司马攸去世后,司马炎立司马攸的幼子司马冏为齐王,没有让他的兄长司马蕤等继任齐王,成功地化解了司马炎集团和司马攸集团的矛盾,让司马冏感激效忠司马炎,后来司马冏依然继续效忠司马衷。代王司马演去世后,司马衷把代地直接划入中央直辖地,亲王保护圈加入了清河王司马遐。中央直辖地扩展在形式上增强了司马衷的中央集权势力,便利司马衷直接对草原地区进行直辖管理,促进了司马衷时代的开疆。司马炎册封亲王维护中央的政策,在司马衷时代基本能继续得到增强,总体上减少了司马懿时代形成的三个法统体系的复杂继嗣关系对晋朝中央政府稳定的冲击。
引用 4sjs4 2019-11-30 04:02
第十节:草原晋人
司马衷时代的草原是民族团结的进步地区,从广义讲这时期的草原各民族都是晋人,都是拥护晋朝中央政府,都是效忠司马衷的晋人。司马衷时代也是草原地区生产力文明和华夏中原生产力文明同步时期,草原地区不再是落后中原地区。司马炎时代的沙漠汗用晋朝的弹弓技术射落飞鸟,那时的草原地区还是非常落后,那些落后反动贵族甚至认为沙漠汗学会的晋朝先进技术是被晋朝异法怪术迷惑,要危害拓跋部,就像秃发鲜卑与马隆交战,被马隆用磁石列阵吸住铁铠,以为遇到了神兵,这些都是体现了华夏中原文明比当时的游牧民族更进步,生产力和科学更发达,这种情况到司马衷时期才完全改变。司马衷时代已经在草原有总人口近半数的大量华夏移民,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知识文化,中央政府已经在草原地区正式划分行政区划,草原地区也已经和晋朝中原地区的文明程度相同了,草原晋人和中原晋人不再有明显的差异,草原也不再有腐朽反晋的反动贵族,成为民族团结和融合互助的地区。这时期的草原晋人也能在司马衷的仁政下幸福生活,不会遭到腐朽反动贵族的落后野蛮政策的压迫,草原地区的原始、奴隶制残留大部分被中原先进的制度取代,中原的先进骑射技术也能在草原传播,不仅有沙漠汗学会的弹弓技术、还有马镫等先进的骑射装具,草原民族再也不会把弹弓射飞鸟当成异法怪术,草原地区射雕的风俗应该也是在这以后开始形成。晋胡远征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平定二十国,也是因为华夏先进的骑射技术和马镫在草原地区的推广和使用,极大提高了战斗力。仅是弹弓技术和马镫而论,弹弓技术能在箭用完后,继续发射几乎取之不尽的石子,继续杀伤敌军和野兽;马镫能保障骑兵在战马行进中继续射箭,不用停下来射箭,能在运动中保持平衡,也提升了战斗力。草原晋人的晋胡远征也能把更多的民族纳入晋人行列,扩展了晋朝版图,晋人中有白色人种应该也是晋胡远征开疆拓土时归附的。草原民族没有学习中原华夏的先进技术后侵略掠夺中原人民,没有背叛晋朝,这是应该称赞。司马衷时代的草原晋人不仅是开疆拓土的主力,也是反分裂的重要力量,积极拥护晋朝维护国家统一,旗帜鲜明地树碑效忠司马衷,维护晋朝中央权威。草原晋人中的鲜卑拓跋部从沙漠汗长期生活在晋朝亲晋,到他的儿子树碑效忠司马衷,共同生产生活,共同战斗开疆,到被晋朝册封为代王,以后长期称晋藩,这是民族团结合作的象征,是现代仍然应该提倡学习的。司马衷统治时期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是团结和进步的,没有残酷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更没有民族分裂,这些在草原地区表现的最明显。司马衷对草原晋人的人口比例调节体现了他大智若愚的智慧,当时中原的关中地区异族人口比例高于华夏,他是调节到华戎各半的比例。司马衷若是把大量异族都迁到草原,那草原人口会是异族占绝对多数,很容易成为南侵的地区,司马衷仅是迁徙二十万的华夏人口,把草原地区也变成华戎各半的地区,达成人口比例均衡。司马衷虽然没有把中原数百万异族迁走,但是仍达到了民族团结,防止异族分裂叛乱的效果。司马衷在培养草原晋人效忠晋朝中央方面也是成功的,很多异族内迁中原多年接受华夏先进文化,也没能培养出效忠思想,依然叛乱或分裂,司马衷对草原地区统治治理时间不长,能培养草原民族长期效忠,也是值得称赞的。司马衷首先能保障北迁的华夏人不抱怨继续效忠晋朝,要是迁到草原的华夏人都背叛晋朝制造分裂,或挑拨草原民族分裂南侵,那是最失败。移民到草原的华夏人几乎都效忠晋朝,甚至在司马邺时代草原内乱,有数万家返回后,留在草原的华夏人仍能让草原民族继续效忠晋朝,这是最值得敬佩感人的。司马衷选择的华夏移民不同于历朝逃亡到草原的华夏罪人,或被迫到草原的华夏人,这些人往往投靠异族,或挑拨草原民族南侵,对华夏同胞和中原没有感情和忠诚,只会制造民族冲突和分裂战乱,不能促进民族团结,更谈不上让草原民族效忠中原。司马衷时代的草原华夏人都是效忠晋朝,促进民族团结和互助,和草原民族共同战斗开疆没有南侵中原,是对中国有功绩和贡献。司马衷其次是能笼络草原民族,协调草原民族和华夏移民的关系,真正把两者合并成效忠晋朝的草原晋人,这就需要司马衷的人格魅力和执政能力,这方面他也成功了,草原民族甚至都树碑效忠他了,也为晋朝开疆拓土、长期效忠。
引用 4sjs4 2019-11-29 04:29
第九节:远征名将
司马衷开疆时期的主要统帅是拓跋猗迤,副帅和主要将领几乎都是晋军将领,这是一次民族联合远征,虽然比起大流士的波斯远征和亚历山大的马其顿远征记载要简略,但是比起最早马迪奥斯的斯基泰远征要详细。司马衷时代的晋胡远征是对世界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一次远征,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也促进了斯拉夫民族的产生和迁徙。晋胡远征没有专门的著作记载,只能从现存的记载中逐步整理出来。拓跋猗迤是这次远征的统帅,他是沙漠汗的儿子,司马衷设立的鲜卑三部中,猗迤担任中部首领,直属司马腾管辖,猗迤是对司马衷和晋朝非常忠诚的统帅,西征后树碑效忠司马衷,并称赞司马腾是“才神绝世,规略超远”是民族团结的标志人物,猗迤在西征后被司马衷册封为大单于。猗迤的弟弟猗卢和侄儿郁律被晋朝册封为代王,对晋朝同样也保持忠诚和归附。晋胡远征军的副帅是晋朝派驻草原的几位高级官员,在草原担任掌握实权的辅相,他们是卫雄、姬澹、段繁等,也都是长期在草原生活,有狩猎游牧的习惯和经验,和猗迤共同领导了这次远征。卫雄字世远,勇健多计,经常参加晋胡联军的征战,卫雄在晋朝中央政府的职务是左将军、爵位是云中侯。姬澹字世雅,也同样勇猛多智谋,时常参加晋胡联军的征伐,姬澹在晋朝中央政府的职务是信义将军、爵位娄烦侯。段繁是信义将军、都乡侯,其他的记载不详,他是东部禄官的辅相。晋胡远征军的鲜卑将领几乎没有记载,但是晋军将领在历史上有很多记载,要是按猗迤返回后援助晋阳时只帅少数晋将援助看,不排除卫雄和姬澹和段繁帅领多数晋将仍在远征前线,就像成吉思汗远征返回后,让速不台和哲别继续西征那样。没有参加晋阳战役的晋军将领主要应该都是去参加晋胡远征了,这些将领有记载的包括:建武将军王发、都亭侯;信义将军卫沈、都乡侯;折冲将军范班、广武亭侯;建武将军贾庆、上洛亭侯;李壹、关中侯;郭乳、关内侯;卫勤、安乐亭侯;卫崇、都亭侯;贾循、都亭侯;卫清、都亭侯等,虽然有这些晋军将领的名字,但是他们在晋胡远征中具体的情况和经历没有记载,这虽然有些可惜,但是在晋朝时纸张记载历史、创作书籍的技术刚刚完善的情况下,能保留这么多历史人物的姓名,已经算是记载非常详细了,古代斯基泰、波斯和马其顿远征也没有能记载下这么多的历史人物。从晋朝将领的将军称呼和爵位也多少能分析出他们参加远征的情况,建武将军王发、折冲将军范班、建武将军贾庆的将军称号都是建立武功、久经战阵的意思,应该是进行了很多作战功勋显赫,信义将军段繁和信义将军卫沈的信义将军,主要是从事后勤能准时运输补给,善待士卒仁义的将领,中国文化传统重视将军称号的使用,往往有特定内涵,这也有助于现代能多掌握些历史信息。鲜卑将领发挥的作用待考,毕竟这次远征的鲜卑将领几乎都没有记载,或者就没有几位鲜卑将领参加,鲜卑将领参加的可能有猗迤侄儿郁律,后来他当代王后更喜欢向西攻打,一直攻占了乌孙故地靠近大宛康居,郁律很有可能参加了这一地区平定乌孙的战役,熟悉乌孙地区当地的情况。猗迤是301年返回草原,他参加晋胡远征历时五年,而晋阳战役是304年初,这时的卫雄、姬澹等晋朝众将仍没有返回草原,就像速不台和哲别继续在外面追击征战了两年那样,这些晋将也继续在外面征战了三年。晋军众将返回后立即参加了西河上党战役,这次大战有十多万晋胡军队参加,在战后司马腾和猗迤举行汾东会盟,卫雄和段繁在参合陂树碑纪念,卫雄和段繁两位辅相参加,另一位辅相姬澹没有参加,姬澹等估计是西征最远、最晚返回的晋朝将领,很有可能姬澹帅领晋胡军队打到了中欧。司马衷时代的晋胡远征是中原华夏民族和草原民族联合的远征,是为中国开疆的远征,是对中国社会进步和华夏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远征,司马衷作为这次远征时的皇帝不论古今对他有多少误解,都是值得尊敬和称赞学习的。司马衷受到猗迤和卫操、卫雄、姬澹、段繁、王发、卫沈、范班、贾庆、李壹、郭乳等等晋胡将领的树碑效忠,体现了司马衷领导的晋朝中央政府的权威,体现了司马衷领导的晋朝开疆是中国的中原华夏民族和北方草原民族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成果,是中国民族团结和中国强盛的标志。晋胡远征的各民族众多将领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现代中国人应该记住他们的历史功绩。
引用 4sjs4 2019-11-28 05:52
第八节:巩固西域
司马衷时代是巩固了对西域的统治,他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在西域地区设立郡县,建立晋昌郡,而且恢复了晋朝在西域的最高权威。司马炎时代开始恢复在西域驻军,当时晋朝中央在西域的直辖地仅戊己校尉和西域长史府,晋朝在西域最著名的戊己校尉是马循,几乎平定西部鲜卑,西域的各国是向晋朝中央派质子,西域还没有设立郡县,到太康中后期西域的焉耆和乌孙鲜卑势力强大,焉耆不仅灭了龟兹,还称霸西域让葱岭以东地区都臣属焉耆,晋朝中央仅能控制戊己校尉和西域长史府的少量地区。司马衷即位后,增强了对西域的控制力,他是善于设立行政区的皇帝,就像设立江州防止扬州过大,恢复宁州巩固西南那样,在西域首先设立晋昌郡,把戊己校尉以东地区都划入晋昌郡,开始强化晋朝中央对西域的统治,不久在西域长史府东部设立玉门大护军,这是提升西域的军事力量,这样就把原本显得孤立在西域的戊己校尉和西域长史府和凉州连接起来。晋朝在西域也设立西域都护,职务由凉州刺史兼任,行政单位和西域长史府并列,但是级别高。晋朝在西域也设立了五品的西域校尉,应该也是在司马衷时代恢复在西域最高统治权后设立的。司马衷设立的西域校尉是在龟兹,是他帮助龟兹复国后设立的。司马衷从焉耆手中夺回中央对西域的最高统治权是在猗迤帅晋胡西征时完成的,在猗迤攻占伊列后,晋军开始对西域乌孙进攻,夺取乌孙包围焉耆,帮助龟兹复国,龟兹人罗云杀焉耆王,在晋朝中央帮助下白纯复国,重新向司马衷纳贡,晋朝中央从焉耆手中夺回了西域最高统治权。西域主要的属国鄯善、疏勒、于阗、龟兹、焉耆重新归附晋朝中央,司马衷在晋武帝时期西域属国质子入侍、把西域属国都加封亲晋王的基础上,在西域增设多个中央机构,巩固了晋朝中央对西域的直接统治。司马炎时代虽然在汉朝对西域统治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了册封亲晋王,比汉朝稍微增强了统治权威,但是基本沿袭汉朝对西域的仅靠戊己校尉和西域都护(长史)府的管辖,对西域属国仍然沿袭质子入侍的制度,但是这些晋朝藩属和汉朝时期同样都有极大的自主权,就像汉朝时西域三十多国,自行兼并相互战争,到晋朝仅存五国那样,到晋朝后西域五国仍然继续进行兼并战争,尽管都封亲晋王了,仍有焉耆灭龟兹,西域仅存四国,焉耆称霸葱岭以东,再加上鲜卑进入西域,这些都严重威胁了晋朝中央对西域的最高统治权。司马衷时代在西域设立晋昌郡,开始在西域设立玉门大护军、西域校尉、平定乌孙、帮助龟兹复国就是为了巩固晋朝中央在西域的统治,防止西域的地方势力进一步扩大和分裂,司马衷的这些政策总体上是成功的。司马衷帮助龟兹复国后,龟兹的白纯对晋朝中央感激,即使中原战乱仍对中央纳贡效忠,允许晋朝中央在龟兹设立西域校尉,从此晋朝中央在西域的属国中于阗尼雅地区设立海关、在龟兹设立西域校尉,仅鄯善、疏勒、焉耆没有设立大的中央机构,对西域统治更加巩固。司马衷在西域设立郡县,增设多个中央机构,加上中央直辖的行政区,有效地把五个属国分隔开和管理起来,也能防止亲晋王间相互兼并战争,破坏西域的和平,防止西域各民族自相残杀,提升了中央控制西域局势的能力,这以后数百年西域五国都能继续存在,一直延续到唐宋。司马衷把乌孙进一步变成中央直辖区,乌孙人西迁后,乌孙地区被西南鲜卑控制,一度臣属焉耆,西南鲜卑没有称王割据,被纳入晋朝中央直辖地。司马睿时期代王郁律控制了乌孙的西南鲜卑,但乌孙和西域的其他地区仍是晋朝中央管辖,戊己校尉是赵贞、西域长史是李柏,后来晋藩张氏控制了西域,张骏时派兵进入西域,打击了焉耆,西域大部是由晋藩张氏控制,仅龟兹仍是向晋朝中央纳贡,直到张重华时改向晋藩张氏纳贡。晋朝时的西域始终在晋朝中央和晋藩张氏、吕氏、李氏的控制下,晋末柔然攻入西域乌孙地区,西南鲜卑进入葱岭,仍向代国鲜卑同族纳贡。司马衷对西域的巩固对中国中央政府对西域统治具有重要贡献,晋藩的张氏继承司马衷在西域设立郡县的政策,在戊己校尉设立高昌郡,后来又把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护军和高昌郡、晋昌郡、敦煌郡设立沙州。司马衷巩固西域也能增强大宛、康居斯基泰人藩属和晋朝中央的关系,扩大对粟弋、安息、天竺等亚洲国家的交往,增强了中国晋朝的世界影响力。司马衷巩固西域的政策是值得学习研究的。
引用 4sjs4 2019-11-27 06:56
第七节:平定乌孙
司马衷时代开疆的重要事件之一是平定乌孙,把乌孙地区纳入晋朝中央直辖,巩固了对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南地区的统治。乌孙是古代斯基泰人分支,在鲜卑人控制草原后,乌孙并没有像匈奴一样被鲜卑赶到西部,而是继续留在巴尔喀什湖以南地区,在檀石槐统一鲜卑后仍和乌孙相邻,双方大约在这时起开始战争,檀石槐政权分裂后,乌孙短期获得安宁,但鲜卑各部西迁的越来越多,尤其是拓跋部控制草原大部地区后,原来的鲜卑大部分都被迫西迁,形成西部鲜卑攻占了阿尔泰山以北大部分地区,西部鲜卑后来不仅攻入原伊列地区,也向西南进入乌孙地区在当地形成西南鲜卑。到晋朝建立初期乌孙仍然能控制巴尔喀什湖以南大部分地区,因为晋朝派驻西域的戊己校尉马循同鲜卑人交战,暂时缓解了乌孙被鲜卑攻击的压力,到晋朝统一的太康年代中期,乌孙人基本被西南鲜卑和其南部兴起的焉耆赶走,这时期焉耆最强盛,不久一度攻灭龟兹,而且让葱岭以东都臣服焉耆,这时的乌孙族显然已经不再控制乌孙故地,已经迁往了中亚,在乌孙故地都是西南鲜卑的众多部落,乌孙也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了,不再是过去的强大国家。司马衷时期在开疆西征的情况下,对乌孙地区开始重视,也是对焉耆扩张控制葱岭以东地区有所担心。焉耆这时控制着乌孙故地和龟兹、焉耆等大片领土,这自然影响晋朝中央对西域的控制。司马衷时期让龟兹实现复国,龟兹传称龟兹王白纯直到司马炽末期以后才开始对晋藩张重华纳贡,可见在司马衷时仍是向晋朝中央纳贡,在司马衷时代已经复国了。张重华父亲张骏时曾攻西域,那是就经过了龟兹、鄯善,到张骏时龟兹仍在向晋朝中央纳贡,司马衷恢复龟兹国一定让白纯感激效忠。司马衷恢复龟兹国是平定乌孙以后实现的,因为晋朝中央控制着戊己校尉和晋昌郡,攻占乌孙故地的西南鲜卑各部,有利于和西域长史府对到焉耆和龟兹形成夹击,而且猗迤帅晋胡大军西征经过西部鲜卑,攻打占领伊列后很容易攻打乌孙地区,所以应该就是在司马衷时期晋朝攻占乌孙,把乌孙地区正式纳入晋朝中央直辖版图,并且帮助龟兹复国,重新拥立的白纯当龟兹王和亲晋王。司马衷时代攻占乌孙的具体情况不详,但是从焉耆设立二王制看,其对乌孙肯定不是直接占领控制,葱岭以东的乌孙地区西南鲜卑部族仅仅是臣服焉耆,仍保持自立的状态,所以在晋军从戊己校尉和晋胡从伊列对乌孙发起进攻后,很快就控制了乌孙地区。这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最佳结果,从地理上分析,在晋胡控制伊列对乌孙形成夹击前,晋军是不可能只从戊己校尉向乌孙或焉耆进攻的,戊己校尉和晋昌郡的力量是难以对焉耆控制的乌孙、龟兹等大片地区形成优势,无论攻打乌孙或焉耆都会有强大的援敌,况且焉耆控制葱岭以东各国,疏勒、于阗甚至都可能亲焉耆援助它对抗晋朝中央,所以平定乌孙是打击削弱焉耆的关键。从战略态势分析,只要控制了乌孙,就能和西域长史府对焉耆和龟兹形成夹击,再恢复龟兹国,就能完全把焉耆包围,把葱岭以东其他西域各国和焉耆分开,就很容易迫降焉耆,恢复晋朝中央在西域的最高权威,所以必须先控制乌孙地区。猗迤帅晋胡西征平定伊列对攻占乌孙创造了条件,对乌孙地区形成东、北、西三面包围的态势,在东部是戊己校尉和晋昌郡的晋军,在北部是在马循时代平定的西部鲜卑,在西部是猗迤的晋胡远征军,在这样的攻击态势下,即使焉耆等援助也难以阻止晋军占领乌孙地区,甚至晋朝的属国康居、大宛和西迁的乌孙族这些斯基泰国家都可能援助晋军攻打乌孙地区的西南鲜卑部族,所以晋军应该是很顺利地占领了乌孙地区,征服了那里的西南鲜卑。司马衷时代维护中央权威的历史功绩是值得尊敬学习的,从平定乌孙的战争中就能体现司马衷是有智慧才能的杰出仁君,他在把草原拓跋部划分行政区直接纳入中央直辖后,利用猗迤的西征继续扩大中央的直辖地,把乌孙也纳入中央直辖地,有利于加强晋朝中央政府的势力和权威,减少分裂割据的危险,这是对中国各民族、对中国中央政府有贡献的进步政策,增强了中国各民族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民族团结和民族合作,防止减少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战争,这是巨大的历史功绩。司马衷平定乌孙也体现了司马衷为了巩固晋朝中央在西域的统治,不是采取无所作为的旁观或羁縻态度,而是积极增强中央政府在西域的势力,干预限制地方势力的扩张。
引用 4sjs4 2019-11-26 16:24
第六节:西部各国
司马衷开疆主要指鲜卑西征,其最先进入的西部鲜卑地区多数是早期鲜卑部族,就是把匈奴赶走控制草原的鲜卑部族,这些鲜卑部族西部的国家还有伊列、养云、寇莫汗、沙楼、坚昆等国。猗迤西征控制西部鲜卑后,首先面对的是坚昆,这是古老的部族,当时是斯基泰人和李陵后裔控制,拓跋部自己是李陵后裔,自然不会攻打有李陵后裔的坚昆,应该是招降了坚昆后继续向西北的养云国进攻,养云国的民族属性不详,可能是北狄的雍屈种,这个国家不像坚昆以后成为黠戈斯、吉尔吉斯仍长期存在,在鲜卑西征后就消失了,应该是被鲜卑吞并。从养云国再向西是伊列国,这个国家原本是控制伊犁河谷的斯基泰人,在东汉时被同是斯基泰人的康居吞并,在晋朝时期复国。鲜卑在檀石槐统一时期就攻到乌孙,所以晋朝时期的伊列很可能是斯基泰人和鲜卑人联合新建的国家,也在猗迤西征时被吞并。从伊列再往西是寇莫汗国,民族熟悉不详,可能是北狄的寇头种,也被猗迤帅领的晋胡军队攻灭,从此就把寇莫汗控制地区改称鲜卑利亚,就是现在的西伯利亚地区。在寇莫汗西部和北部是斯基泰人的分支沙楼人(斯拉夫人),这些人仍保留了斯基泰人的善战狩猎习俗,没有被鲜卑人灭亡,但是主要部族也都开始向欧洲迁徙。在寇莫汗南面是奄蔡(阿兰人)和康居、大宛、粟弋等斯基泰和萨尔马特人,这些都是相对比较强的国家,猗迤西征没有进攻这些国家,主要是攻打西部的北狄各国或有鲜卑人的地区,相对而言中亚的斯基泰各国都比较团结,若攻打大宛,康居等斯基泰国家能去增援,不易取胜。司马衷时代应该继续沿袭司马炎时代对中亚斯基泰国家的态度,继续保持友好,大宛和康居在司马炎时代就已经成为晋朝的藩属国,所以作为晋朝官员的猗迤帅领晋胡军队西征也不会进攻都已是晋朝藩属国的大宛和康居,大宛和康居已经接受了晋朝册封,保持着上封事、献宝马等亲密关系,是司马衷的保护国,所以树碑效忠司马衷的猗迤自然也会保护中亚各国。猗迤西征是从中亚北部向西攻打,在攻灭寇莫汗后不久就越过乌拉尔山和乌拉尔河,应该就到了和北狄有血缘关系的匈奴地区,也就是被鲜卑从蒙古高原赶到西部的匈奴残部。成吉思汗西征六年虽然打到伊朗高原,但是还没有造成严重的民族迁徙,即使速不台和哲别西征八年打到欧洲了,也没有造成民族迁徙。猗迤领导的鲜卑西征却造成了后来的民族大迁徙,可见其西征的攻击强度对匈奴的冲击很大。在乌拉尔山附近的匈奴人开始再次躲避鲜卑人而西迁,进入了伏尔加河和顿河以西,鲜卑人和斯拉夫人跟着匈奴人继续向西进攻发展。猗迤的远征军也许同样像速不台和哲别那样在行军中一掠而过,没有严重的杀伐攻城,而且这时期的中欧还是原始落后的状态,几乎没有多少人烟,中欧的一群国更像是形容词指一大群部族,而不是仅仅指一个国家,所以猗迤的远征军没有在中欧长期停留就返回了,但是塞思黑这个中国的名称在西方世界开始声名显赫。猗迤像成吉思汗那样仅五年西征就返回了,但不排除晋军和鲜卑的其他将领仍然继续像速不台和哲别那样继续在西部作战。这时期也应该有部分奄蔡阿兰人在猗迤西征前后迁徙到欧洲,同时北欧的哥特人也南下进入东欧攻打斯基泰人,并且和正在西迁的斯拉夫人和匈奴人迎头相撞。在司马衷时代的西部各国多数还都是在民族刚刚初步形成阶段,只有罗马帝国、萨珊帝国、天竺建立起强大的封建制国家,司马衷开疆西征以后成为当时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也促进了斯拉夫等民族的文明发展,斯拉夫人不仅继承了祖先斯基泰人的社会生产力,也受到中国的影响,斯拉夫人在随后进行的西迁中逐渐成为东欧和中欧、南欧的主要民族。司马衷时代的西部国家有二十多国降服或并入晋朝,这是晋朝疆域的鼎盛时期,晋朝时期军队的战斗力是很强的,晋朝很多军事将领在同鲜卑的作战中都能取得胜利,甚至有马隆三千平定鲜卑数万;有马循平定西部鲜卑等等;而鲜卑在当时也是战斗力很强的民族,曾有范胜五百鲜卑吓退数万匈奴的战绩,强悍的晋军和鲜卑联合组成的十多万远征军西征,取得巨大的开疆战果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很正常的。司马衷时代被马尔塞林等西方学者称赞也是和当时中国在世界取得的声望有关,即使到十七世纪西班牙的门多萨也在他的书籍中介绍司马衷,可见他在世界范围内的声望更高,司马衷能获得鹤立鸡群的众贤臣效死也就可以理解了。
引用 4sjs4 2019-11-25 06:28
第五节:草原辅相
司马衷对草原的行政管理是非常值得学习研究的,很多人误解用二百多年后《魏书》记载认识司马衷时拓跋部和晋朝中央的关系,错误地把晋朝和拓跋部并列当成两个对等国家,显然是缺乏中央政府概念,而且认识上不合时宜,用上百年后拓跋氏已经称帝后写的历史来曲解司马衷时代。幸好当时有卫操碑记载司马衷时代晋朝中央和拓跋部的关系,而且《魏书》记载拓跋部早期和晋朝关系的内容仍有很多,才能让现代知道司马衷对草原地区行政管理的情况。司马衷时开始在拓跋部设立辅相,卫操是司马炎扶持悉鹿时进入拓跋部的,他当时仅是牙门将,是晋朝中央五品官员驻草原的代表,猗迤当首领时才担任辅相,这正是司马衷把拓跋部分成三部分时,当时晋人在拓跋部占约半数,司马衷虽然没有直接任命晋人当首领,仍然任命卫操担任辅相,主持拓跋部事务,自然不能用二百年后拓跋部人矫饰的“桓帝以为辅相,任以国事”。司马衷对拓跋部任辅相不是仅在猗迤中部,而是三部都任命了,所以是晋朝中央的制度,不是猗迤“任以国事”,因为司马腾和猗迤在汾东会盟时,主持的是两位辅相,卫雄和段繁,可见辅相是固定的朝廷职务,不是临时为个人设置,卫雄是猗迤的辅相,汾东会盟是司马腾联合禄官和猗迤部队共同作战后的会盟,段繁是禄官的辅相,全都是晋朝中央政府任命的,在草原地区特别设立的职务,最早是任命卫操,后来卫雄、段繁、姬澹等都担任过辅相。在司马炎时代反晋贵族叛乱把拓跋部分裂,是晋军平定反晋贵族把拓跋部恢复,司马炎时已经让卫操在拓跋部常驻,开始向拓跋部移民晋人,中央政府已经开始对拓跋部管理,司马衷进行草原行政区划和辅相任命,基本完善了对草原的管理。司马颖、司马腾、司马颙分别管理拓跋部东中西三部,猗迤是司马腾的部下,当时的卫操碑称猗迤是奉司马腾的檄书,帅兵前往参战,而《魏书》就写成是司马腾乞师请兵,这就是两百年后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描述写法。封建制度有严格的等级,即使现代两国关系还要讲究官职和军衔的对等,晋朝和拓跋部当时要是对等的两国关系,那是不可能有司马颖和司马腾、司马颙派自己的幕僚梁天、靳利、田思去参加沙漠汗的迁葬仪式,那是对待部下的礼仪,而且是拓跋部认同的礼仪,可见拓跋三部是晋朝的地方政府,不是两国关系。司马腾是对自己管辖的猗迤下檄书让他帅军到晋阳参战,当时猗迤部执政的也是辅相卫操,是执掌权力,卫操最先派出的也是在草原的晋军将领壶伦、卫谟、中行嘉等,然后猗迤才是帅领主力十余万前往晋阳,这十余万中应该也有近半是晋军。司马衷在草原设立辅相执掌实际最高权力,没有任命晋人直接当首领的政策是对的,尽管当时晋人移民在拓跋部占半数,但是草原地区已经是鲜卑人控制上百年,这里是鲜卑人的长期聚居地,晋人移民到草原不过十年,拓跋部和当地鲜卑人自然是拥护鲜卑首领,让长期在晋朝生活而且亲晋的猗迤兄弟当首领,能团结草原的鲜卑人,增强民族和睦,避免鲜卑人和晋人产生冲突。司马衷为了确保中央对草原地区的有效管理,任命辅相实际掌控权力,这同晋人移民已经占拓跋部半数的地位也合适,能顺利让中央政府在草原地区进行有效行政管理。司马衷在草原任命的辅相地位已经不再仅是五品牙门将,卫操的官职逐渐升到右将军,已经是三品的官职,而且是定襄侯,相对猗迤这位草原首领应该也是三品,司马腾是使持节的都督二品,猗迤和卫操是他的三品部下,这是在猗迤和卫操参加晋阳会战后立下大功后升迁的职务,两人在这之前应该就是五品官,司马腾、司马颙、司马颖派去参加沙漠汗迁葬的幕僚都是五六品官职,和两人品级相当。五品这个品级在古代也是高级官员的地位,通常是郡国太守地位,是能朝见皇帝进入正殿在朝堂会议的地位,司马衷任命辅相最早仅是五品很合理,虽然拓跋三部每部都有一州的面积,但人口相对少,是郡人口数,司马衷设立的晋昌郡面积也接近一州了。司马衷对辅相的品级也是没有固定,辅相仍是可以升职的,升职到三品的辅相多人,对辅相品级的设定也有利于增强中央政府对草原的控制管理,要是设立辅相品级过高,那二品都督是没法进行有效控制的,也没法体现中央权威。司马衷维护和增强中央政府的辅相政策不仅能让兄弟民族能获得首领的政治地位,也能让晋人获得管辖草原的实际权力,是增强民族合作和团结的进步政策。
引用 4sjs4 2019-11-24 06:54
第四节:树碑效忠
司马衷是中国首位草原民族树碑效忠的皇帝,猗㐌帅晋胡西征五年后回来不久,就树碑效忠司马衷,体现了他对晋朝的忠诚,也体现了民族团结的成功。司马衷的人格魅力是惊人的,即使陈骞、王浑等都对他崇敬;周处、嵇绍等杰出人物都对他誓死效忠,猗㐌对他效忠也是合情合理的,司马衷对猗㐌的扶持也促成了猗㐌对他的报恩。司马衷时代把猗㐌和弗、猗卢兄弟扶持为拓跋部的首领,猗㐌父亲沙漠汗长期在晋朝是亲晋,但在他离开力微的日子里,已经逐渐被其他兄弟取代,力微晚年宠信沙漠汗众多兄弟和反晋的贵族,在晋地阴馆杀害了沙漠汗夫妻,猗㐌兄弟侥幸存活,被司马炎保护,留在晋朝,直到司马炎时代控制拓跋部才返回。司马衷即位首先立拓跋弗为首领,在294年沙漠汗的儿子拓跋弗成为首领准备把沙漠汗夫妻的遗体从阴馆迁回草原,但是他仅继位一年就去世了。司马衷在295年把拓跋部分成三部分,让猗㐌和猗卢兄弟任其中两部的首领,这时期的晋人移民在拓跋部已经占约一半,司马衷完全可以让晋人直接当首领,但是他仍然任命猗㐌兄弟,可见执行的民族团结政策仍尊重拓跋部人,自然能受到猗㐌兄弟的感激。司马炎在力微去世后派兵控制了拓跋部,平定了拓跋部的反晋贵族,但是当时猗㐌兄弟还年幼,而且力微其他儿子势力仍很强,他只能先让卫操等常驻拓跋部,继续拥立力微的儿子中亲晋的当首领。司马衷时已经有大量晋人移民草原,而且沙漠汗的儿子已经长大,晋人已经占拓跋部约一半,所以有能力拥立猗㐌兄弟。司马衷让猗㐌兄弟占拓跋三部的中西两部,让力微的儿子禄官占东部,也是按当时拓跋部的情况决定,也考虑了禄官也忠于晋朝,让禄官联络制约宇文部、慕容部,让两部长期保持对晋朝和司马衷的忠诚。司马衷让猗㐌帅晋胡西征也拓展了晋朝领土,这是对中国和华夏的贡献,对猗㐌也是值得骄傲和获益的远征,这是民族团结的成果,因为西征的军队中有大量晋军,这是草原民族中首次包含众多华夏民族,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中原华夏民族像晋朝司马衷时期有那么多移民生活在草原,这是华夏民族首次参与对西伯利亚和欧洲方向的远征,对欧洲产生重要影响,这时期的希腊学者马尔塞林评价司马衷时代的中国晋朝是繁荣强盛的国家,称晋朝爱护和平是因为晋军没有攻打希腊和罗马帝国,猗㐌帅晋胡主要是向人烟稀少和草原地区开疆。猗㐌返回后仍是在中部,他领导开疆的大部分领土都是在兄弟猗卢辖区的西部,所以这次远征实际最大受益者是猗卢,让西部的猗卢势力增强很多。猗㐌是受到司马衷的嘉奖,不久被任命为大单于,金印紫绶,成为司马衷任命的晋朝在草原的最高官员,草原地区和北方的晋朝领土最远扩展到乌拉尔地区西部的中欧一群国。司马衷能扶持猗㐌树碑效忠,为晋朝守边开疆“勤于晋室”的忠诚是应该值得现代学习,猗㐌的西征是和中央政府的晋军共同进行的,这在那些有民族偏见的人看来会轻视,异族的极端主义不愿承认晋人远征的功绩,华夏的极端主义不愿承认猗㐌远征的功绩,结果形成对这种民族团结共同取得的功绩视而不见。司马衷时代的这次民族联合远征是对世界历史发展和各民族进步有贡献的,对斯拉夫民族的形成和迁徙有重要影响,也让中国的文明声望在罗马帝国和欧洲广泛传播。猗㐌在远征后树碑效忠司马衷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历史事件,也是草原民族首次树碑效忠华夏中原皇帝,也是北方民族和中原关系友好的历史时期,是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时期。猗㐌不是仅仅表面树碑效忠司马衷,而且在行动中也是效忠支持司马衷和晋军,猗㐌亲自帅军去支援司马腾,联合禄官配合晋军打败匈奴,猗㐌是直接受司马腾管辖,称赞司马腾是“才神绝世,规略超远”,和司马腾在汾东会盟,这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民族会盟,对华夏和草原民族的民族团结有重要意义。猗㐌拥护司马衷效忠晋朝,是“奉承晋皇,扞御边疆”、是“晋道应天,言展良谟”不仅是报答司马衷的恩情,也是兄弟民族对中国进步强盛在做贡献,是兄弟民族忠诚于晋朝统一的中央政府的进步立场,现代社会不能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对兄弟民族中效忠中央政府、为中国的统一开疆和民族团结做出贡献的人和事,都要采取颂扬和称赞的态度。猗㐌和拓跋部树碑效忠司马衷不是简单仪式,而是中国古代民族团结的典范,草原民族树碑效忠司马衷是各民族共同维护中国中央政府的象征。
引用 4sjs4 2019-11-23 06:37
第三节:西征远方
司马衷是位开疆皇帝,不仅在西域和草原设立行政区划,而且在他统治期间中国是开疆拓土发展上升的时期。司马衷时代晋人在草原民族已经很多,和草原民族共同生产战斗最有影响力的事件就是共同进行了西征。司马衷时晋人在草原数万家约二十万,有很多能征善战的武将和战士,这样一支强大军事力量是忠于晋朝,自然能阻止草原成为反晋南侵的基地,也不会去攻打周围晋朝的藩属,顺理成章地把西征作为主要的战略方向。晋朝时对世界的认识达到东西长五万里,这个距离应该就是在司马衷时代西征以后获得的数据,是从肃慎到西部五万里的欧洲一群国的距离,大约就是现在中国东北到欧洲中部的距离,也是司马衷时代开疆影响的范围。司马衷对草原拓跋部和晋人远征的作用在历史没有记载,但是多少也可以分析出部分情况。拓跋部是297年开始西征,参加的兵力数目估计约十多万,当时拓跋部有骑兵二十万,分为三部分,每部约六万多,晋人兵力也有约二十万,同样每部约六万,拓跋部和晋人总兵力是四十万,参加西征的仅有中部的猗㐌部族,他统帅的晋胡军队总数是十二万,所以西征的晋胡部队约十万。司马衷必然是对拓跋部的西征施加了影响,因为当时关中是有分裂叛乱,所以受关中管辖的猗卢西部的部队就没有参加西征,应该是受晋朝中央指挥参与平叛或配合关中作战。司马衷让猗㐌远征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不久前他刚把很多关中的异族迁到草原,也担心这些异族参加关中的叛乱,猗㐌应该是带着十万晋胡和数万关中异族移民开始远征。司马衷善于把不利的情况转化成有利的情况,从他在关中叛乱时让猗㐌远征就能体现,他立猗㐌为首领,因此让猗㐌开拓疆域获益而更加效忠晋朝,也能减少草原地区发生叛乱的危险,猗㐌远征回来后能树碑效忠司马衷,就是感激司马衷指示他西征。这也是在事实上为晋朝开疆,增加了晋朝领土。很多人就没有想过为何拓跋部会树碑效忠司马衷,从古到今有无缘无故的爱恨吗?要是司马衷对拓跋部没有帮助和功绩,拓跋部不会效忠他,更不会树碑效忠。司马衷时代开疆活动历时五年,后来成吉思汗的首次西征是历时六年,仅仅比蒙古首次西征要少一年。猗㐌帅领晋胡军队西征先是向北越过沙漠(蒙古高原中部沙漠)然后就开始西征,先带着关中移民远离关中,然后开始了西征。从漠北向西显然是不同于成吉思汗西征去攻打西域,再向中亚进军,猗㐌是向西部鲜卑和中亚以北的地区进攻,这一路上的国家史书没有详细记载,按照后来猗㐌西征攻占二十多国记载,应该有数十个民族和国家,在中亚以北的国家主要有养云、伊列、寇莫汗、沙楼等国家和民族,在后来的史书中,除了沙楼(斯拉夫)外,都没有了记载,猗㐌可能就攻灭了包括养云、伊列、寇莫汗在内的二十多国。猗㐌帅领的这支晋胡军队西征远方在历史上也留下了深深的痕迹,西伯利亚这个地理概念应该就是这时产生,通常也被称为鲜卑利亚,远征军最远是越过西伯利亚达到乌拉尔河以西,达到了从亚洲迁徙来的匈奴部族地区,这应该也是匈奴又开始西迁的重要原因,鲜卑人和沙楼人(斯拉夫人)越过乌拉尔河进入欧洲让匈奴也被迫再次西迁。猗㐌指挥的远征军前锋应该到达中欧一群国附近就返回了,向西的攻击作战估计有三年,向东返回用了二年。司马衷时代开疆虽然没有详细记载,但是在历史上产生重要影响是必然的,很多历史没有记载不等于没有发生,不等于没有产生重要影响。中国晋朝的造纸技术刚刚成熟,能记载更多的历史,虽然这次远征是有了记载,但是因后来的战乱也没能留下详细经过的记载,很多历史信息只能用现存的资料进行分析推测。司马衷时代这次开疆具体巩固的晋朝领土有多少是很难判断的,而且在西部远征占领的地方哪里留驻了军队都不清楚,甚至这次远征终止的具体时间都存疑,猗㐌是远征五年后回来了,是否有晋胡军队继续西征都不清楚,因为猗㐌后来帅军援助司马腾时,晋人辅相卫雄、姬澹、段繁等都没有参加,这些忠于晋朝的晋臣会不会仍在远征前线没有回来,所以没有参加救援晋阳的作战,这也是有可能的,当时他们驻防在西征新占领的领土上。司马衷时代的开疆是中国古代被忽视的领土扩展时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现代更应该重视统一开疆的历史记载,而不是玄幻或穿越等虚无主义的空想,评价司马衷的历史功绩和作用也不该忽视他的开疆历史功绩。
引用 4sjs4 2019-11-22 06:27
第二节:北方民族
司马衷执行的民族政策是进步和先进的,所以才能成为中国首位草原民族树碑效忠的皇帝,在中国古代越是贬低嘲笑司马衷的,往往是民族关系很差,让异族攻打严重,割地赔款、屈膝投降、送钱送人对外战争败多胜少的羸弱政权。司马衷政策不是像那些反动腐朽的民族政策对异族要么无视欺辱、要么妥协退让割地赔款,只会对内作威作福欺压百姓、吃喝玩乐无所作为,没有认真制定对内反分裂,对外招抚开拓的民族政策。司马衷时代的北方民族没有南侵,草原民族树碑效忠司马衷和晋朝,只要是真正理解中国历史民族问题的,都会注意到司马衷在民族关系上取得成功的历史功绩。司马衷时代北方民族主要是鲜卑,其次是北狄和索国、裨离、坚昆等,在东北有肃慎、扶余、索离、高句丽、三韩、模卢、绳余、寇漫汗、牟奴等,到晋朝时契丹、奚族、新弥(新罗、斯卢)等很多新的民族都逐渐产生,民族众多,这些民族也是分成很多部族。在西部和西北有西域五个亲晋王和西南鲜卑、吐谷浑等,有伊列、大宛、康居、乌孙、养云、寇莫汗等中亚各民族,有欧洲附近的沙楼(斯拉夫)、一群国等。司马衷要是没有本事,要是得不到各民族尊敬,别说树碑效忠他,恐怕早就都攻打晋朝了,早就都侵略灭绝华夏了。在现实中是不存在那些虚无主义臆想的华夏是万邦来朝的至高无上地位,华夏政权只要政治腐败分裂,异族是会立即攻打华夏,侵入中原,不会有怜惜爱护,更不会有尊崇敬畏。在中国封建时代,中原华夏遭到异族攻打是经常的,尤其是遭到北方民族攻打更多,所以在司马衷时代没有遭到北方民族入侵是显得非常特殊。司马衷时代的北方民族中鲜卑多数都是效忠晋朝,北狄包括原丁零人,当时已经称赤勒,就是未来回鹘人祖先,北狄也包括屠各、羌渠(羯族)等,早期受匈奴压迫、控制,在司马炎救灾草原时很多效忠晋朝,部分迁入内地。索国是贝加尔湖东北寒区森林狩猎民族,是未来突厥的祖先,当时也有少量南迁,被称为索虏,和扶余、高句丽、百济祖先索离人有些血缘,在晋朝是尊敬索离各民族,索国对晋朝也是友好,双方没有战争。晋朝和北方民族的坚昆和裨离也没有战争,坚昆是李陵后裔,对司马氏和晋朝也是友好的。东北的各民族中,肃慎是古老民族,是未来靺鞨、渤海、女真、满族的祖先,模卢是未来蒙古族的祖先,晋朝在扶余地区驻军,和东北各民族都保持友好的关系,东北各民族都效忠晋朝。司马衷时代在东北扶余驻军,慕容部和宇文部也效忠晋朝,晋官晋人大量移居草原拓跋部,在西域也有驻军,仅是拓跋部西北部地区没有晋朝驻军和晋人移民,所以成为晋朝时西征的主要方向。这一地区曾是匈奴控制区,后来被早期檀石槐、轲比能、素利、泄归泥等鲜卑政权攻占,这些早期的鲜卑人虽然后来被新的南迁鲜卑拓跋部、慕容部、宇文部等击败,被迫西迁,但是继续攻打原来在西部的匈奴等部族,被称为西部鲜卑,有部分向西南迁徙,进入西域和青藏高原,成为西南鲜卑,攻入西域的西南鲜卑在司马炎时代被马循平定。司马衷时代北方的斯基泰民族和中亚斯基泰民族仍是强大的民族,尤其是在草原生活的斯基泰人,虽然不清楚斯基泰人和斯拉夫人的具体关系,但是早期的斯拉夫人必然是斯基泰人的分支,在晋朝被称为沙楼人,就是产生在这时期斯基泰人的控制区,不同于那些已经城市化的斯基泰人逐渐没有了骁勇善战的性格,其战斗和迁徙能力在后来的欧洲有充分体现。司马衷时代和中国多少情况相仿,都是北方民族问题更重要,相对比南方民族影响大,北方草原是战马主要产地,而且民风强悍,善于骑射作战,所以对中原华夏的威胁往往是最大。司马衷时代的北方民族中,几乎中国历史上强悍的民族都已经出现,而且在中原内迁的异族也有很多,按照通常草原民族和中原华夏关系,早就应该有严重的战争和分裂叛乱了,为什么在庸人眼中是弱智愚痴的司马衷时代反而出现草原民族树碑效忠司马衷的事情,反而没有异族入侵,这让人首先想到老子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司马衷性格上的纯朴和率直对北方民族的更有吸引力,在中原庸人嘲笑的纯朴率直到现代也是北方各族人民所尊敬的品德,往往也是形容北方民族性格的用语,也仍有庸人嘲笑北方民族是弱智愚痴。司马衷在执政时又能仁义爱民,华夏民族对这位圣慈惠和的仁君也都是非常忠诚,自然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拥护的仁君。
引用 4sjs4 2019-11-21 10:45
晋朝鼎盛第一章:开疆远方
第一节:草原行政
司马衷时代是对中国有贡献的历史时期,是统一开疆时期,是晋朝发展的鼎盛时期。晋朝在司马衷统治时期领土增长到最多时期,人口也达到最多,也是中国最早在草原建立行政区的历史时期。司马衷对行政区的划分管理非常擅长:不仅首次在西域设立晋昌郡,对新疆地区进行了行政郡县化管理,对草原地区也首次开始行政划分,虽然还没有进行州郡县乡的行政划分,但是首次把拓跋部分成三个部分,分别由西部司马颙管理猗卢、中部司马腾管理猗㐌、东部司马颖管理禄官,司马衷这次划分是在公元295年,他也正式把晋官任命为拓跋部辅相,让亲晋的沙漠汗儿子成为拓跋部的主要首领。司马衷划分草原行政区是中国古代对草原地区首次进行有效的管理,对草原有中央管辖的性质,因为在次年拓跋部的猗㐌和猗卢兄弟把父母的遗体从塞内的阴馆迁葬到草原时,举行了大规模纪念活动,若是晋朝和草原是两国关系,那就仅会是晋帝派一名使臣去参加,实际是对应猗卢、猗㐌、禄官的三部,司马颙派司马靳利去参加;司马腾派主簿梁天参加;司马颖派从事中郎田思参加,由此可见当时拓跋部分别由司马颙、司马腾、司马颖管理的地方政府,不是和晋朝中央政府直接对等的关系。司马衷对草原的有效控制,也有效地防止了草原变成南下侵掠华夏的基地,这对整个华夏民族是巨大的功绩。司马衷是否命令拓跋部西征虽然没有准确记载,但是在296年举办沙漠汗夫妇葬礼后,297年猗㐌是帅领晋官和拓跋部晋胡军队开始了历时五年的西征,这是不同于匈奴的西逃,是首次中国北方草原民族的远距离长时间西征,以当时晋朝中央和拓跋部的关系评价,也可以算是晋朝的开疆远征。当时草原地区的各部族分部情况是:拓跋部在中部占大部分地区,拓跋部东部是慕容部,东北部是宇文部,都是忠于晋朝的鲜卑部,拓跋部的西部是晋朝的晋昌郡,西南部是吐谷浑部,也是晋朝控制区,禄官南部是亲晋王段勿尘和司马颖的辖区,猗迤南部是司马腾辖区,猗卢南部是司马颙辖区。司马衷就是在拓跋部都是晋朝领土和忠于晋朝的鲜卑部族情况下,对拓跋部进行了行政划分。史书也评价猗㐌和猗卢都对晋朝勤恳用命是长期效忠晋朝,到304年首次和司马腾民族会盟时,正式树碑效忠司马衷,拓跋部长期为晋朝守边效忠,对司马衷时代晋朝朝野宁静、海内晏然起到重要作用。305年在草原地区司马衷正式任命猗㐌担任大单于,金印紫绶,这是中国中央政府首次在草原任命大单于,设立大单于府,在草原的行政制度逐步完善,也为后来在草原地区设立代国公王府奠定基础。司马衷在草原地区设立行政区划是历史上的创举,对华夏民族对草原地区的管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次行政区划设立过程中也体现了司马衷的政治才能,以及他在草原民族中的影响力,可是说司马衷在这时期是彻底清除了草原反晋、反华夏的反动落后力量,逐渐能采纳江统和郭钦的迁徙移民政策,把关中的多数小部族都迁徙到草原地区,笼络了拓跋部贵族,也增强了草原晋人的力量,这时期拓跋部的总人口激增,总数骑兵已经达到四十万,其中直属拓跋部鲜卑总数约二十万,这也可以从历史记载的当时拓跋部经过295年迁徙异族这年草原总人口四十万骑兵,但是在第二年迁葬祭祀沙漠汗夫妇时是有二十万来会葬看出,拓跋部的人是必须参加会葬的,不用必须参加的一半人就是司马衷从中原迁到草原的。在草原地区有多少是司马衷时代迁徙的晋人数量没有准确数字,仅有史料记载后来从草原返回的晋人移民有数万家,这已经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向草原移民最多的华夏迁徙了,所以司马衷在草原设立的行政区性质是民族联合政府,是中央政府管辖的地方政府,在中原的关中虽然是异族占一半,在草原地区华夏也是占近一半的人口。司马衷在草原设立行政区在后来的反分裂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北方草原成为晋朝反分裂的重要后方基地。草原和西域的行政区也成为司马衷时代晋朝开疆的出发地,并且成为晋朝鼎盛时期历史功绩的标志之一,司马衷的历史地位只有按照现代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才会真正受到重视和尊敬,现代评价历史人物首先要看他对中国生产力和制度是否有首创和推动;要看他对中国领土开疆是否有贡献;要看他是否对百姓生活幸福有保障,要看他是否对中国统一和反分裂有功绩。
引用 4sjs4 2019-11-20 05:54
第十节:宫廷和睦
司马衷的宫廷生活没有享乐和放纵,当太子时就是妃嫔各一人,他的婚姻生活不是很丰富多彩,这也是他让庸俗腐朽的人嘲笑轻视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不等于司马衷的宫廷生活就是一无是处,只要认真地研究司马衷宫廷和睦时期的情况,也能对认识晋朝的历史进步发展情况有所帮助。司马衷九岁当太子,十三岁成亲,太子妃贾氏比他大两岁。司马炎原本准备让儿子娶卫瓘的女儿,但是皇后要给太子娶贾充的女儿。司马炎最终同意妻子的意见,司马衷娶贾氏主要是因为司马炎觉得卫瓘反对司马衷当太子,还是有些担心,而且卫瓘等拥护司马攸的意志太强,怕司马衷年幼不能即位。司马炎当时曾重病,司马攸几乎被拥立称帝。司马衷最终能完成学业长大成人,在三十岁时即位能成合格的皇帝,司马炎是在教育和成家方面为司马衷费心很多。司马炎同意司马衷立贾氏为妃,又让司马衷娶谢氏为嫔,在司马衷的东宫中仍是维持平衡,谢氏和卫氏亲密,司马炎也担心儿子被贾氏完全控制,司马衷成人即位后对父亲的意图是非常理解,在自己的宫廷中基本是长期维持着和睦。司马衷即位前的东宫生活不如意,太子妃贾氏和他生育的都是女儿,他和另一女子有的儿子让贾妃害死,司马衷和谢嫔有了孩子也不敢在东宫生,司马衷的太子司马遹是爷爷保护成长的。司马衷即位后,宫廷生活比东宫时有所改善,首先司马衷已经长大成人,经过长期斗争和学习,对社会事务和政局的驾驭能力增强很多,不再是年幼被轻视贬低的少年。司马衷采用权谋有力地控制了宫廷和朝廷,他决策政务只通过杨太后,不通过贾后就是防止贾后干政和完全控制宫廷,而且重用提拔的宰相执政都是首先忠于自己,又能让贾后不干政的贤臣,司马衷任用原本反对自己的张华,让他给太子当师傅,张华写女史箴劝谏贾后不要干政,都是司马衷防止贾后干政。司马衷在早期面对反对力量的强大舆论压力和丑化自己的力量时,能维持东宫和睦夫妻同甘共苦共同努力保住太子地位,在即位后也能采取各种措施防止自己的宫廷内斗或不稳,这是值得称赞的。司马衷在元康时代的宫廷是和睦的,他虽然和贾后依然共同生活,但是不再像最初怕贾后,谢嫔的地位也升至妃,而且还有新的嫔妃,司马衷对宫廷的控制能力很强还体现在他任命的司马繇都准备废贾后,让贾后忌惮。司马衷提拔卫瓘、裴楷、和峤等很多是和贾氏有矛盾的,能制约贾后干政。司马衷制约贾后不顾她已经烧了司马炎遗诏仍然任命司马亮,所以贾后虽然豫政,能通过宰相贾模影响政局,但没法干政乱政,而且考虑到朝野那么多反对她,甚至丑化她声誉的,司马衷能控制贾后长期遵纪守法、让她忠于司马衷,维持宫廷和睦。司马炎时期的宫廷人数是过分夸大,司马衷宫廷的人数被过分缩小,司马衷和贾南风两人少年成亲,夫妻生活二十多年,贾南风虽然有很多缺点,但是她对司马衷是忠诚的,司马衷为太子司马遹立的太子妃王惠风也是贾后选的,王惠风人品才德都是优秀,是列女传的杰出女子,王惠风和司马遹生活的也非常幸福和睦,这些都增强了太子的地位和声望,至少这时期贾后对太子也是爱护的,没给他选个坏女人坑害太子。司马衷统治的十七年中在前一阶段基本是宫廷和睦,长达近十年,这期间对晋朝稳定和发展是有推动作用的。司马衷和谢淑妃的关系也非常重要,司马衷当太子时,他的一位太子少傅老师就是谢氏,也是晋朝最著名世族谢氏的谢衡,是谢鲲的父亲,太傅谢安的祖父,在司马衷重新讨论晋书时限问题时,贾谧上奏以泰始为起点,推崇司马炎,尊司马炎就等于拥护司马衷法统地位,得到包括谢衡在内的多数支持,由此也间接证明当时贾氏和谢氏在共同推崇司马炎和司马衷上也能一致,司马衷宫廷中的贾后和谢妃此时也是和睦的。司马衷宫廷和睦和古代历朝盛世统治阶级宫廷和睦同样,都是对社会能产生进步作用的,至少能保障统治阶级团结,不会爆发严重的争权夺利,也就不会爆发战争,不会自相残杀,对社会生产的推动和百姓生活安宁有重要贡献。司马衷统治的元康治世和平十年和司马衷宫廷和睦是有重要关系,就像通常说的家和万事兴那样,家庭是社会发展的缩影,虽然不幸的家庭生活未必都造成恶果,但和睦的家庭生活必然都创造幸福。司马衷的宫廷生活也有幸福、和睦的一面,也有值得尊敬和学习的内容,对晋朝走上鼎盛发展时期是有贡献的。
引用 4sjs4 2019-11-19 04:36
第九节:海内晏然
司马衷时代的元康之治是晋朝达到鼎盛时期,不仅是晋朝人口最多时期,领土面积最大时期,同时也是海内晏然的时期。评价和衡量一个历史时期在中国的历史地位,首先要评价对世界的历史贡献,其次是评价对中国的历史贡献,而不是其统治阶级的享乐。司马衷时代仍是促进世界文明进步发展和增强交流的时期,生产力的水平是继续上升时期,世界上最早的铝制品就是在司马衷时代的周处墓中发现的;司马衷时代的永平年间世界上最早的马镫也在长沙晋墓中发现。司马衷时代没有宗教迫害,同时期的欧洲正在大规模迫害基督徒,佛教在南亚也受到婆罗门教冲击而走向没落分裂时期,西亚也是摩尼教统治,排斥其他宗教。司马衷时代和同时期世界其他地区相比没有严重的宗教冲突和极端宗教教派产生,是对各种思想和宗教都包容的时期,即使中国国内思想崇有和虚无的对立,也没有冲突。司马衷时代也是世界主要社会发达地区,四世纪的希腊学者马尔塞林对中国的评价主要也是描写四世纪初期晋朝统一太平的司马衷时代,马尔塞林评价的中国人热爱和平、疆域辽阔、物产丰富、人烟稠密的景象,在四世纪仅司马衷时代是出现过,中国的丝绸技术也是在司马衷时代传入南亚地区,司马衷时代对世界文明进步仍是起到推动作用。司马衷时代对中国历史的作用也是有贡献,仍是人口增长、百姓安宁、领土开疆、生产发达时期。司马衷时代没有历朝最常见的北方异族南侵,即使前朝战乱时侵入或内迁的大量异族,多数也长时间效忠司马衷,没有发动分裂叛乱。司马衷时代的中国疆域仍包括朝鲜半岛北部,在朝鲜半岛北部仍能找到有司马衷年号的瓦当等建筑材料,高句丽和马韩、辰韩还没有正式和中国中央政府脱离。司马衷时代恢复的宁州还包括现在的缅甸北部,到南北朝后这些中国领土都丢失了。南北朝的朝鲜半岛虽然已经改汉姓、用汉字了,仍脱离了中国,这对现代台湾也有警示作用,只要中国没有中央政府、没有反分裂或统一不成功,即使已经汉化地区仍有分裂的危险。南北朝时云南地区也脱离了中央政府,直到元朝时才重新被中国中央政府统一。司马衷时代领导的中央政府是有声望和有力量的,不仅守住了前朝留下的所有领土,而且还有开疆的历史贡献,增加了中国的领土面积。司马衷时代草原民族效忠晋朝皇帝,并且为晋朝守边开疆,这在中国古代也是非常罕见的,晋朝没有修建长城就能避免草原民族南侵,这是值得尊敬学习的。在中国古代的海内晏然,最主要是指没有外部异族的严重入侵,司马衷能做到外部异族没有入侵,而且能团结内部异族,为晋朝开疆拓土,没有让内部的异族都分裂叛乱,团结各民族多数,他执行的民族政策在现代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司马衷时代北方的斯拉夫民族已经产生,当时称沙楼人,突厥人的祖先索族也已经强大,蒙古族的祖先模卢也已经形成,满族的祖先肃慎也发展,连几百年后控制北方的赤勒、契丹都出现了,但是却都没有南侵。西亚的萨珊朝势力也一度攻入中亚,但是也没有攻打中国,罗马帝国的希腊马尔塞林盛赞中国,司马衷时代和罗马帝国应该仍是友好的,同斯拉夫、萨珊、赤勒、契丹、索族、模卢、肃慎等众多周边民族都是友好为主,所以没有外部的异族入侵。司马衷时代的海内晏然还体现在完善三省制度的基础上对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立方面,司马衷时代对江南大的扬州、荆州分出江州,便利于行政管理,后来晋怀帝又设立了湘州,既能提高行政效率也能防止出现过大的地方行政区。司马衷也恢复了宁州的行政区,提升了西南地区的管理和地位。司马衷在西域首次设立了晋昌郡等行政单位,并且把草原地区分成三部分管理,都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域和北方草原的控制。司马衷时代的行政区划合理均衡,提高行政效率不仅有利于推动生产,积聚社会财富,为未来的反分裂战争奠定充足的物质基础,也增强了对江南、西南、西域、北方等边远地区的开发,促进了边疆和内地的文化经济交流。司马衷时代的中国是在世界上有声望和受尊敬的统一大国,是国内人民生活幸福安宁,生产力发达的进步时期,是被评价为圣慈惠和、尚经人心能保证了四海所系的时期;司马衷也是海内听望、咸用欣然的钦明圣哲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是能让海内拥护的进步时期。司马衷的历史作用是进步的,是对中国有很多贡献的仁君,并且在世界和平发展历史中,也有很多贡献的历史人物。
引用 4sjs4 2019-11-18 05:04
司马光家族在现代:司马光是古今中外各民族都尊敬的历史人物,司马光是爱国爱民古今中外都受到尊敬的圣贤,是有世界影响力的历史人物,他的思想和优秀品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司马光家族到现代仍然为中国的进步发展努力。司马光家族在现代主要的几个分支有:在山西夏县涑水乡司马光故乡的司马光传人;在洛阳司马村的司马光传人;在湖北公安的司马光传人;在江苏镇江的司马光传人等等几个分支。司马光传人在家乡夏县人数估计有近万人,其中司马国栋、司马国柱两兄弟是第十五代时迁居到洛阳,到现在在洛阳的司马村也已经有约两千人,在洛阳地区的司马光传人有数千。在湖北公安的司马光传人是中国人数最多的司马光传人聚居地,人数估计有两万。司马光传人在江苏镇江的司马氏很多也用马姓,人数也应该上万,再加上在海外的司马光传人,总数至少数万人,司马光传人有很多改姓,使用司氏、马氏等姓氏,要是算上这些改姓的总数约数十万。司马光家族在近现代的历史人物著名的有:司马彪是革命烈士,公安人,1927年参加革命,早期在湖北领导革命运动,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领导红二军团建立苏区,司马彪参与建立人民武装,担任乡苏维埃主席。1930年和易敬法等同志建立公安县苏维埃政府,司马彪又和彭桂泉和李金生受鄂西特委派遣到公安县恢复党组织,担任县委委员。司马彪和李金生同志建立公安县第六区游击队,后来在对敌斗争中牺牲。司马彪对恢复公安县党组织起了重要作用,是人民英雄。司马聘三是近现代著名华侨社会活动家和侨商,镇江人,早期在日本从事商业,支持孙中山和陈其美的革命活动,是中日文化和商业交流的推动者。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后,停止了在日本的商务,但是仍继续为中日两国人民生活努力经商,遭到日本法西斯迫害。在中日两国开战后,司马聘三和外甥卢海峰、周承恩、佐山诚治、涩谷庆彦等中日员工都是在为战争中的两国人民能在战乱中生存生活而努力,主要商业伙伴是周鸿卿,但是被日本法西斯以给华商谋取利益为借口而没收产业,遭到迫害。司马聘三为中日两国人民的生活而经商遭法西斯迫害,自然是得到人民的同情和拥护,也体现法西斯的反动野蛮,失去人民支持,日本法西斯迫害司马聘三仅三年后就灭亡了。光复不久后,民国政府反动腐朽势力以抗战胜利接受为名迫害司马聘三,把在战争中遭日本法西斯迫害的司马聘三诬陷是汉奸,这件事也体现反动派在战后劫收的黑暗腐朽,是劫收灾难的一个缩影。司马聘三对民国建立有功,和孙中山和陈其美等有密切关系,在国内经济和文化界都有影响竟遭到诬陷迫害,可以想象劫收对人心侨心造成的危害。司马聘三虽然经张群等说情没有被治罪,但严重恶化了和国民党右派的关系。司马聘三不仅和孙中山、陈其美密切,也和张群、于右任、谭延闿等密切,这以后他的儿子司马宗杰成为民盟会员,不再支持国民党右派,迫害司马聘三的腐朽政府在四年后垮台。司马聘三的子女也都很有社会影响力:司马宗杰和内山完造、葛祖兰、吴朗西、钱君陶等纪念鲁迅;司马秀媛的丈夫张汉文(林奄方)是台湾学者,她和林海音、沉樱、琦君、罗兰、张秀亚、刘枋等关系密切。司马光家族在洛阳的传人也有很多,司马武当是洛阳伊川人,是郑州警备区副政委、河南文联的委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创作员、大校军衔,也是洛阳司马光研究会的名誉会长。在洛阳司马村的有司马扩军,他是全国著名医务工作者,也是洛阳司马光研究会的会长、洛龙区体协主任。司马文庭是洛阳司马光研究会秘书长,司马闯是副秘书长。司马朝军是湖北人,是公安司马光传人,历史学和文献学的专家,主要研究四库学和三百年来的学术史。司马光传人还有司马飞、司马众志、司马立明、司马大庆等等。洛阳地区数千司马光传人中就涌现出全国百名乡镇医院优秀院长司马扩军、四部委表彰的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司马书定、河南省妇联评选的家风家教道德模范司马杰,在洛阳是模范人口比例数非常高的家族。司马光家族的传人在近现代对中国发展是和全体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一起为民族的解放和发展共同努力奋斗,在当代也仍然为中华民族复兴和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司马光传人继承了司马光爱国爱民、清廉俭朴、正直诚实、勤奋实干的优良传统,拥护习总书记为首的党和政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国统一而继续努力奋斗。
引用 4sjs4 2019-11-17 05:22
司马光思想在现代:司马光思想的基础是民本、忠君、节用、远谋等,对现代仍有进步的借鉴作用。司马光的上奏和言论基本沿袭中国古代封建民主的思想,重视民本的政治理念,和现代的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有相近的地方,这是应该称赞和学习的。司马光曾说:府库者,聚天下之财以为民也,他还评论府库金帛,皆生民之膏血,反对浪费财物和过度赏赐,指出祖宗先帝设立府库是为了防范灾荒饥馑和战争非常事件的备用。司马光在中国古代是代表爱护百姓,反对执行仅仅有利于富人而危害贫苦的政策,重视以民为本的传统政治理念,尤其是重视贫民利益。司马光执政时也能免除下等贫苦百姓的租赋和役钱,允许百姓依据自己的便利选择自己喜欢的役法,让百姓自愿差役或募役,这种民主作风在现代也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司马光执政时代对百姓的灾荒借贷也能免除利息,他反对用高利贷盘剥百姓,提出“一斗只纳一斗,更无利息”的进步政策,让古今人民都对司马光像亲人那样,这是司马光能成为人民尊奉的圣贤的原因。司马光是最早执行让百姓自愿选择役法的民主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民本思想在现代仍是进步可敬的。司马光的忠君思想不是简单的愚忠愚死,而是能为皇帝取得民心和声望,真正为皇帝的切身利益着想,司马光在阿云案中能提出皇帝赦免死罪,是让皇帝获得仁慈的声望,同时维护宋朝的法制,体现了对皇权的维护,表明司马光同样是仁慈、正直的忠君贤臣。司马光在劝谏宋仁宗时,虽然称赞皇帝是仁义、俭朴的,但是也劝皇帝应该约束群臣和贵戚。在宋英宗时期,司马光把皇帝赏赐的财物用作公使钱,以身作则地希望勤俭节约,都是真正忠君,为皇帝着想。司马光的忠君是以贤臣立场的忠,真正维护皇帝的声望、仁德,虽然是封建传统的圣主贤臣的理念,但是对社会进步和百姓生活也是有推动和保护作用的,现代也是应该肯定的。司马光的节用思想同样是影响广泛,他的教育儿子节俭的文章被千古传诵,司马光说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节用准则,在现代仍是社会生活的警句,这些都体现司马光对节用理念的贡献。司马光推崇节用是古今中外都适用的进步思想,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之一,司马光评价国家应该制定储备三分之一财物备用的战略,要想有储备就必须要节用,要是府库空虚,没有储备,是没法应对突发的灾荒战乱和危险,只有节用才能保证可以有储备。司马光提出的节用政策也是切中时弊的,当时宋朝土地兼并严重,仅首要的农业就仅有少部分能安心生产缴纳赋役,大量的游民产生后,国家财政已经大量减少,要是不节用很快会造成巨大亏空,加上贪官污吏的盘剥,那将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司马光的节用本质是维护社会稳定,防止出现严重侵害百姓利益,造成宋朝内部的动乱危机和内战,现代评价不能因为他维护宋朝政权就认为他是反动统治阶级,司马光虽然是统治阶级,但是没有侵害百姓,是爱护人民的进步政治家。司马光的节用政策仍是对人民有利,虽然当时有反动统治阶级欺压人民,但是当时的人民是尊敬爱戴司马光,现代也应该把他和反动统治阶级区别对待。司马光的远谋也是现代应该学习的,司马光认为生产是财富增长的基础,认为国家财政应该“养其本源而徐取之。”司马光的远谋不是追求眼前利益,他认为农工商贾是财物自来的基础,只有农工商贾安其业而乐其富,把他们多余的财富收取作为国家财政,才能保证将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上下都能使用充足,这是很有远见。司马光的远谋思想是现代应该继承发展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民不富则国不强,古今经验都证明,政权短期把百姓财富掠为己有,造成民心背离只会让政权短命。司马光对宋朝财政制度的建议也体现他的远谋。司马光评价他在三司担任度支勾院,看到当时宋朝财政管理的情况混乱,原因是没有任命善于财政管理的人才,而且很多到三司任职的多是以管理钱谷为鄙,司马光算是长期从事财政管理,才任职两年,他评价说他任职期,从三司使到检法官上下几乎都换遍了,有的职务换了多次,造成很多财政官都怠政或只图眼前,政令总是改易。司马光提出朝廷应精选熟悉财政的,以三年为期,不问出身,有功劳的就升迁,有过退免。司马光众多执政理念在现代仍有很多可以借鉴,没有失去进步意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传统和精神财富,司马光的进步思想是现代也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学习司马光爱民思想和节用精神,为中国长远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
引用 4sjs4 2019-11-16 06:50
司马光在现代世界影响:司马光在中国近代是林则徐和曾胡左李等学习崇拜的圣贤,也受到梁启超等学者推崇,在现代中国是毛主席学习的重要历史人物。毛主席早年崇拜曾胡,自然也因此崇拜司马光,学习阅读《资治通鉴》后,对司马光思想学说开始重视,《资治通鉴》几乎是毛主席最重视的历史书籍,他一生曾经阅读十七遍《资治通鉴》,时常从书中吸取进步思想和历史经验,通过《资治通鉴》了解中国和中国人的历史文化,创建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刚解放不久,毛主席就让范文澜和吴晗组织对《资治通鉴》发行现代标点版,1954年顾颉刚和王崇武、聂崇岐、张政烺、贺昌群、容肇祖、邓广铭等一大批著名历史学家具体担负整理工作,1956年出版前送给毛主席样书,毛主席非常满意。司马光的思想是充满唯物主义辩证法,又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础,具有极高的进步性和现实性,会给人丰富的思想智慧,所以受到中国历代圣贤领袖的推崇和学习。几乎是曾胡左李在中国学习司马光思想同时,日本的天皇和吉田松阴、西乡隆盛等也在学习司马光思想,并且作为挽救日本,复兴强国的重要思想理论,直到睦仁天皇去世后,日本统治阶级才把主要思想理论学习的重点转向欧美,法西斯等欧美理论才开始成为日本主流,同一时期中国的领袖毛主席等进步力量在学习社会主义思想同时,仍坚持继承和学习司马光思想理论。欧美国家对司马光思想的重视相对晚些,法国白晋、傅圣泽等在清朝时期把《资治通鉴》介绍到西方。西方早期仅从司马光书中寻找耶稣遗迹,德国的巴耶尔和耶稣会争论司马光记载的日食,还没有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主要文献。现代欧美翻译司马光著作的主要有美国的方志彤、澳大利亚的张磊夫、英国的戴乃迭等。欧美不像东方的日本和朝鲜,很早就把司马光《资治通鉴》作为思想历史文化来学习,没有像日本那样有林罗山等很早就研究《资治通鉴》的系统学术,即使在现代翻译《资治通鉴》的主要学者,也是美籍朝鲜裔的方志彤。在现代随着司马光民本思想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开始重视研究学习司马光的思想理论。
引用 4sjs4 2019-11-15 09:58
第八节:推崇节俭
司马衷执行的众多进步政策中,推崇节俭是重要的仁政,这也是常被忽视的进步政策,对推动晋朝发展到鼎盛时期有重要作用。自古很多政权走向败亡都是从腐败、浪费开始的,推崇节俭要节,就是节省的意思:首先节省民力,其次要节省粮食,再次是节省财富;俭就是少取的意思:俭对应侈,首先是俭吝不浪费,其次是俭约不浮华,再次是俭朴不浮夸,司马衷时代对节俭推崇是达到了仁君的标准,在节和俭方面的政策和言行都是值得尊敬的。晋朝到司马炎太康盛世末期已经有个别贵族开始有腐化倾向,物质财富充足也造成个别贵族浪费,司马衷要是即位后也不推崇节俭,政权会很快向腐朽没落发展,以当时的民族人口比例和各种潜藏矛盾的发展,有导致灭亡的危险。司马衷没有浪费民力,这是最危险的恶政,浪费民力从事大兴土木会造成百姓身体弱化,生产废弛,造成粮食和物资的短缺,是导致民心离散和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往往会造成亡国。司马衷也没有浪费粮食的恶行,司马衷不是贪图饮酒,这是古代造成粮食浪费的重要原因,晋朝虽然也延续了曹魏时期纵酒的风俗,但是从司马炎时代就对酗酒进行了限制,司马衷作为太子时应该就是不准饮酒,所以司马衷即位后几乎没有记载他举行宴饮的活动。司马衷至少不是因为酒色误国的昏君,节省的粮食能在灾荒中救济灾民,也是能延续政权生存的重要基础,国家没有粮食储备是危险的。司马衷对财富的节省也是有功的,司马衷时代没有造成府库空虚,尽管有些战乱,但是晋朝的国库是充足的,司马衷中后期的永宁时代,仅洛阳府库就有绢四百万匹,珠宝金银有百余斛,这对晋朝未来的反分裂斗争有巨大贡献。司马衷去世后,司马炽能给刘琨一次就送去五百万匹绢和五百万斛粮食、五百万斤绵,都表明司马衷时代为晋朝积累了庞大充足的财富,否则晋军在永嘉时代是没法在灾荒空前的中原坚持下去的,司马衷时代的节流积聚政策是对民族生存有巨大贡献。司马衷的俭也是非常著名的,司马衷曾让人写诗纪念自己的老师司徒李胤,在晋朝中最有清俭德行的就是司徒李胤,司马衷任命的司马泰、司马晃都是清俭闻名的宗室,所以在司马衷时代俭吝的风气仍然是在朝野占主流,司马衷甚至在艰苦流亡中能适应生存,可见平常生活是能吃苦的,向内官借贷二千钱不仅说明司马衷不用皇帝特权欺下,也可以体现他生活俭吝。司马衷推崇俭吝能让百官和百姓继续保持精打细算地生活,就能养育多个子女,也能继续保持华夏人口增长的趋势,能让社会财富继续增长,上下都不会有欠账匮乏的困难。司马衷也能俭约,对自己能约束、限制,不放纵,他没有浮华的言行,没有搞给自己加尊号歌功颂德的活动,没有给自己准备显赫排场到处巡游。司马炎接受傅咸上奏矫正奢侈浮华的言行,到司马衷时代继续任用傅咸,对当时出现的朝廷宽弛、豪右放恣的浮华现象进行了抑制,司马衷对傅咸任用坚决,傅咸多次推辞,但司马衷坚决让他任司隶校尉,在傅咸任职后,执法严厉,对宗室和皇帝亲信都执法,让京都肃然、贵戚慑服。司马衷的身体力行和任用贤臣能有效地抑制了社会风气的恶化,也教育了群臣能恢复俭约忠直的习俗,不再放纵违法,稳定社会秩序,阻止浮华风气蔓延。司马衷的俭朴是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方面,他没有修建宫殿,司马炎即位二十六年都没有修建宫殿,司马衷能继续延续父亲的仁政,生活依然俭朴。司马衷不仅自己不修宫殿,不修陵寝,对兄弟的约束也很重视,陆云就在劝谏吴王司马晏应该俭朴时引用司马衷约束清河王司马遐的事例:司马衷时代多次发布诏令没能阻止“侈俗兹广”,众臣百姓每次看到司马衷诏书都叹息。司马衷因此直接从宗室管理开始,亲自下手诏给司马遐教育他遵守先帝节俭教化,“恳切之旨,形于四海”,结果司马遐毁掉墓宅尊奉诏令,造成“海内听望,咸用欣然|”,海内都对司马衷的教化听从盼望,上下都高兴地用命。司马衷时代也限制了浮夸的风气,他任用的裴頠就是主张崇有,反对玄谈空谈的浮夸,要求遵守现实和自然的客观规律,这些都对晋朝社会风气发挥了正面作用。司马衷时代能让晋朝继续进步发展,增强国力进入鼎盛国力阶段,不仅让晋朝在人口数目达到鼎盛,也让晋朝在疆域方面达到鼎盛,司马衷推崇节俭的进步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社会和家庭都有仁德功绩,这些都是值得尊敬学习的,也是值得现代研究的。
引用 4sjs4 2019-11-14 06:38
第七节:救济灾荒
司马衷是爱民的仁君,执行的众多进步政策都是有利于人民,这些政策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救济灾荒的政策。司马衷下诏救济过天灾,也救济过兵灾,在历史上是救灾能力很强,而且有很大功绩的皇帝。司马衷众多救灾功绩中,人们仅记住了他给灾民吃肉粥的事情,而且还是当嘲讽内容记载的,让人感叹封建庸俗学说对社会伦理的毒害,好在人民还是会感激能让百姓灾民吃上肉粥的司马衷。现代稍微有点爱民思想的人都会质疑让灾民吃肉粥怎么能算是愚痴皇帝,很多暴君把百姓压迫得没有遭灾都吃不上肉粥,都走上造反道路了,却很少遭到像嘲讽司马衷那样的贬低,这也造成中国封建末期走向没落的悲剧。司马衷是在发生兵灾仅是京城附近局部地区的情况下,仍能免除天下百姓赋役的仁君,自然也会遭到那些轻视百姓,总是欺压百姓的反动统治阶级嘲讽,那些贪官污吏对遭灾的地区往往都不管不顾地盘剥压榨,更不会像司马衷那样减免所有地区的赋役,现代是民主时代,评价皇帝的立场都是站在人民的立场,理所应当不再贬低丑化司马衷。灾害是没法完全阻止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只要有司马衷那样的爱民救灾精神,自然能得到回报,能得到人民拥护。司马衷奖励慕容廆救灾就是证明,司马衷对幽燕水灾时慕容廆开仓救灾下诏嘉奖,并且赏赐礼服,这就不仅提高了灾区百姓对司马衷的忠诚,也促成慕容廆长期效忠晋朝。司马衷下诏让地方救灾给灾民吃肉粥和奖励救灾积极的慕容廆,在古代封建社会都是进步仁义的政策,都是能得人心的善政,不应该遭到嘲讽。司马衷下诏救灾最有影响的是在关中饥荒造成严重分裂叛乱期间,司马衷在298年正月下诏救灾“诏发仓廪,振雍州饥人,”司马衷这次救灾不仅救助了大量饥民,也对平息分裂叛乱有巨大作用,数十万异族叛乱就是因为灾荒引起的,救灾是平息叛乱的基本条件,司马衷把政治经济攻势用在灾荒引起的战乱中,可以说是恰如其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司马衷在救灾奖励中给慕容廆赐礼服的作法对后世也有影响,司马睿也学司马衷派韩畅到草原地区给代王郁律赏赐礼服,造成郁律能继续称晋藩代王,没有僭越称帝,巩固了晋朝的中央地位,维护了统一。司马衷在救灾中还下诏允许灾民把骨肉卖为奴婢,这是依照汉高祖刘邦时的惯例,尽管不是最佳的救灾方式,至少也是能防止灾民立即饿死,让豪强富户能获利去救灾的政策,也是在封建社会常见的救灾政策之一,是为防止灾民聚集造反,防止出现人吃人的悲剧。司马睿时代比这一政策又进步了,就是把灾民流民卖身为奴婢的释放编入军队,宋朝就是延续司马睿的政策,把灾民大量招募为士兵,刺配兵籍,也是变相救灾。司马衷在救灾中执行把灾民卖为奴婢的政策,这是从汉朝就有的惯例,石勒逃荒流散雁门返回时,都尉刘监就要缚卖他,卖灾民主要针对下层灾民和异族灾民。司马腾把石勒卖到冀州前,石勒正和豪强组织贩卖异族灾民,用石勒的话讲是“两济”的办法,和现代贩卖人口是有本质区别的。晋朝被卖身的灾民并非就一定总当奴隶,石勒被司马腾卖到冀州的师懽家就被免除奴隶身份。司马睿也曾下诏免除北方灾民卖身为奴的,编入军队中,晋朝政府对灾民卖身者会采取些赎买或解放的善政。司马衷仁君时代的灾民卖身不像封建黑暗时代的灾民卖身那样悲惨、可怕,石勒就被善良的师懽解放,在河北干起贩马等行当,和政府的马牧帅汲桑关系密切,后来投奔成都王的军队中。司马腾把石勒等很多异族灾民卖到冀州也避免了这些灾民投靠匈奴,或者发动叛乱,对晋朝未来的反分裂战争也产生有益影响,石勒长期和晋人中的善良进步人物交往,也促成他对晋朝还能有少量尊敬和忠诚,也是他能长期称晋藩仅末期当三年皇帝的原因。司马衷时代的救济灾荒政策总体上都是发挥了进步作用,他的救灾政策主要是减轻百姓负担,司马衷对灾害中的百姓执行的政策是:贡御之物皆减三分之二,户调田租三分减一,执行的是爱民为本的政策,所以华夏百姓都拥护。异族占多数的雍州闹灾荒分裂叛乱,司马衷用“诏发仓廪,振雍州饥人”的政策也能招抚多数异族饥民,再优待齐万年招抚异族贵族就很快平定分裂叛乱。司马衷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仁君是爱民的君主,孙惠评价他圣慈惠和,尚经人心,是在救灾方面有作为的君主,在现代也是值得尊敬学习的君主,学习他的爱民救灾的精神。
引用 4sjs4 2019-11-13 08:31
第六节:移民草原
司马衷时代是草原民族政策进步时期,是华夏向草原地区移民最多的历史时期。司马衷是草原民族树碑效忠的首位皇帝,是中国最早在草原建立有效统治的皇帝。司马炎时代虽然草原的拓跋部是派人质到晋朝,但是双方的关系仍然不稳固,没有晋人移民到草原,因为拓跋部太子沙漠汗在晋朝长期居住当人质,拓跋力微开始宠信其他儿子,沙漠汗在267年返回草原,但是在275年再次被派到晋朝,拓跋部内部的反晋力量也增加很多,司马炎意识到亲晋的沙漠汗在草原地位可能动摇,所以没有让他再在洛阳长期居住,让他立即返回草原,怕他在洛阳期间被力微废黜。当时的征北将军卫瓘对拓跋部情况也担忧,他派自己的牙门将卫操多次出使力微,对拓跋部内情况了解,担心沙漠汗回去危险,提出先贿赂笼络拓跋部贵族再让沙漠汗回去,被批准。司马炎当时还没有想到要派晋人移民到拓跋部,所以没法支配拓跋部贵族,拓跋部反晋的贵族到塞内的阴馆(今山西朔州)迎接沙漠汗时谗言借机杀害了沙漠汗。司马炎得知沙漠汗被害,非常震怒下诏讨伐反晋贵族,277年卫瓘北征拓跋部派人离间说力微怨恨杀太子的贵族,这些反晋贵族既怕晋军讨伐,又怕力微追究而叛乱,力微在叛乱中死去。司马炎在拓跋部拥立了亲晋的悉鹿,并且首次在草原派驻官员常驻,卫操帅十多人成为首批草原移民。卫操是在力微死后进入草原,他是晋朝的五品官,而且是忠于晋朝,到草原明显是监控防止拓跋部被反晋力量控制。司马衷即位后对草原的控制加强,亲晋的沙漠汗儿子首次被拥立,卫操等又劝说拓跋部接纳更多的移民。司马衷时代是晋官、晋人大量进入草原和拓跋部的时期,也是对草原地区能有效划分管理的时期。司马衷时代把拓跋部划分为三个部分,东部是力微的儿子禄官统辖,中部是沙漠汗的儿子猗㐌统辖,西部是沙漠汗的儿子猗卢统辖,可见司马衷的安排下,亲晋的沙漠汗儿子也已经在拓跋部占据主导地位,晋官在拓跋部也已经是正式的辅相地位,所以晋朝有效对草原地区行使管辖权是从司马衷开始的,卫操、卫雄、姬澹、段繁等都担任过拓跋部辅相而且身兼晋朝中央官职和爵位。司马衷时代越来越多的华夏移民和草原民族共同生产、生活极大增强了民族团结,提高了草原地区社会生产力,巩固了晋朝中央对草原地区的统治。拓跋绰继位时曾想把在塞内阴馆的父母遗体迁葬草原,猗㐌和猗卢兄弟才完成这个愿望,当时晋朝派遣官员参加葬礼就可以看出司马衷对草原划分的管辖区域:西部的河间王司马颙派司马靳利,西部的猗卢应该是司马颙的部下;中部的并州刺史司马腾派主簿梁天,中部的猗㐌应该是司马腾的部下;东部的成都王司马颖派从事中郎田思,东部的禄官是司马颖的部下。这种隶属关系在后来更加明显,在匈奴叛乱时,司马腾发出檄文,是中部的猗㐌帅军前往参战,东部禄官和西部猗卢都没有去参战,可见猗㐌是司马腾直接管辖,另外两部都不是司马腾的直接下属。拓跋部分成三部的情况直到猗㐌和禄官去世,猗卢统摄三部后才终止。司马衷时代晋人迁居到草原没有限制,后来一次就曾返回数万,可见司马衷时期晋人进入草原的人数是非常多。司马衷执行的进步移民政策不是对草原的殖民掠夺,不是去屠杀奴役草原民族,不同于有的反动统治者对草原民族实施灭绝杀戮,不是歧视草原民族,没有移民侵夺草原民族土地,在草原拥立亲晋的力量实现对草原的统治,没有对草原地区造成灾难和战争。沙漠汗长期在晋朝居住,他的妻子是晋人封氏,沙漠汗是亲晋的进步人士,掌握了很多晋人的知识和才能,和晋朝士大夫关系密切,被反晋贵族诬陷是学了晋人异法怪术要危害部族,这本身就体现了华夏进步文明和异族落后迷信反动力量的矛盾。司马衷时代草原移民增多也间接反映了中原华夏人口激增,人口恢复后已经超过前朝,所以能有多余人口移民草原,司马衷时期晋朝人口达到六千万,是华夏人口超过以往的新纪录。司马炎开始有晋官和晋人移民草原开始传播华夏进步文明,到司马衷时代更多的晋人移民到草原,这是增强了草原地区文明发展速度,和中原华夏文明缩短距离,也促进了草原民族摆脱落后的生产,消除旧贵族反晋的危险,避免了草原民族被反晋贵族驱使攻打晋朝,造成民族战争的危险。司马衷移民草原的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不仅让草原民族获益,也让华夏民族获益,促进了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的融合。
引用 4sjs4 2019-11-12 06:03
第五节:朝野宁静
司马衷的元康之治时期,继承父亲太康盛世的仁政,爱护百姓、任用贤能,总体上是保持朝野宁静的。司马衷执行的内外政策巩固了中央政府的地位,晋朝在各民族拥护下,继续欣欣向荣,维持政权发展进步。朝野不发生严重动乱的前提条件是:首先没有严重灾害;其次是没有严重压迫;再有是内部团结;国内信仰清廉俭朴。朝野宁静才能社会进步,民风忠诚和睦。司马衷元康之治时代仅中后期关中发生严重灾害导致短暂的战乱,而且被很快平定,全国大部分地区太平安宁,这时期军力、救灾储备都发挥影响,对平叛发挥决定作用。司马衷时代的晋朝军力仍是增强的,所以也能保证朝廷有强大支柱维护和平安宁,政府军和私兵都还有战斗力,新的军事家和军事人才仍不断培养锻炼成长,晋人的民风依然强悍,所以在当时也没有严重的压迫,社会矛盾也不是非常剧烈。晋人强悍的情况体现在,周处帅五千晋军就能斩杀异族叛军万计,张光帅百人就能坚守马兰山百日。晋朝善战,所以人数不占优势也没被异族压迫,没造成异族侵扰或统治的压迫自然是朝野宁静,要想避免压迫就需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保护。司马衷在元康时代的内部是团结的,在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和冲突很少,政治格局基本平衡,朝廷内部的宗室、门阀、士族、寒族总体是团结的,晋朝中央政府的在各民族心中的地位是稳固的,受尊敬的,晋朝的各民族也是团结的。即使是发生严重灾害导致部分关中地区民族叛乱,也能被司马衷有效救灾平叛,优待齐万年,恢复民族团结,避免严重的民族冲突。司马衷统治时期中国众多异族相互之间也是没有严重的冲突,司马炎时代禁止各民族间相互仇杀的政策总体是延续的,晋朝元康时代国内团结稳定,对社会发展和华夏人口继续增长创造了条件。司马衷时代的信仰是清廉俭朴,尽管少量贵族已经开始有享乐奢靡的倾向,司马衷在元康时仍是推崇节俭,任用的执政也几乎都是清廉俭朴,多次发布诏书禁止腐化浪费和奢侈。司马衷任命尚书省的司马泰、司马晃都是清廉俭朴,这两位在宗室中是最有声望,司马泰品德是廉洁清静,不接近声色,虽然担任宰辅,而且有大国的租赋,但是服饰如同平民百姓,入朝担任太尉。司马泰性格率真自然,行事简易坦荡,每次朝会,不认识他的人都不知道他是王公。司马晃也是清廉俭朴的贤臣,司马炎评价他清廉贞正,任命为尚书仆射,又外镇青徐。司马衷即位后立即把司马晃调入京城,担任车骑将军,不久升任尚书令,后升司空,继续担任尚书令。司马晃贞廉,而且谦虚下士,甚得宗室之称。司马衷在元康时代选用的三省宰相几乎都是清廉俭朴、深孚众望的清官,张华、裴楷、陈准等领导中书省的官员中,张华是晋朝著名的清官,家中几乎没有财富,仅有书籍,从不敛财贪腐。裴楷每年从梁王、赵王那里借上百万钱也是用来周济贫苦,不是自己享乐聚敛。陈准也是能臣,不是贪腐无能的大臣,后来官至太尉。门下省侍中傅祗曾兴修水利,建造沈莱堰解决黄河泛滥的问题,百姓立碑颂扬。傅祗也曾反对封爵滥赏,也是推崇节俭的官员,后来官至司徒,是善于维护团结,受到众臣尊敬倚重的贤臣。侍中裴頠博闻多才,甚至精通医术,反对虚无空谈的纵情享乐,主张崇有遵纪守法,在朝廷执政时也能稳定内部,促进团结,为人谦虚辞让封爵,司马衷不准才接受封爵。裴頠崇有重视万物生长有其规律,自然能抑制那些放荡不法,无法无天的言行,对保持朝野宁静有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侍中冯荪是从太康盛世就担任宰相,他能受到司马炎和司马衷两代重视任用,可见也是能臣清官。侍中贾模从少年就有志尚,为人多沈深智算,能推重张华、裴頠同心辅政,数年之中,朝野宁静,都是贾模努力的结果。贾模当宰相没有仅是为贾氏谋利,也能劝谏贾后不要乱政,努力维护朝廷的内部团结,也是对社会进步有贡献,司马衷任命的三省宰相多数是贤臣,没有腐朽乱政的奸臣。司马衷时代的朝野宁静是继承司马炎太康盛世进步政策的结果,是司马衷应对危机能有效平衡解决的结果,是司马衷任用的大量贤臣努力的结果,也是司马氏宗室执政时进步清廉的结果,对当时中国的社会发展是起到推动作用,能让百姓生活安宁,能让各民族团结友好,能巩固中国中央政府的声望和影响力,增强中国统一的稳定,也是能让华夏继续增加人口数目,增强生存能力,为后来的反分裂斗争积聚了充足的力量。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