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查看评论
引用 云淡 2024-5-10 15:48
参考文摘
魏巍: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初探 —— 纪念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诞辰111周年
2004年12月    来源:乌有之乡
  七、在社会主义时期,防止党内特权阶层的出现及新资产阶级的产生,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关键课题
有人提出,既然社会主义已经消灭了剥削制度,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什么还会产生党内的资产阶级呢?
  这些事变不能不唤醒我们对巴黎公社一些经验的重新思考。
  社会主义时期,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及党内马列主义路线同修正主义路线斗争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对上述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不足,也由于措施失当,致使党内出现了特权阶层,社会上出现了新生的资产阶级。这两种力量(党内官僚资产阶级与新资产阶级)的联盟,逐(渐)构成了复辟资本主义的强大力量,终于在不少国家颠覆了无产阶级专政。这是无产阶级专政史上刻骨铭心的最痛苦教训。
引用 东鹤人 2024-5-8 11:34
转一则跟评:乌鲁木齐天山区法院早已经抛弃了法律底线,不顾执行标的的明确的异议,不顾当事人已经暴露的隐瞒了大宗财产的事实,不顾此案仍处在检察院监督审理的程序之中,坚持强制执行,将一个在本案中毫无过错、家庭财产被抢劫一空的身患严重心脏病、极高危高血压等严重老年疾病的年近八十的老人赶到了大街上,公然对一个老人实施故意伤害!而且涉嫌严重伤害案外人!那么多的材料挂在了网上,那么多的政法、司法、执法部门熟视无睹,这是进行了近50年法制建设的中国吗?那么多正能量不予问津,正能量中没有一点能量是正的吗?那么多的左派人士不与问津,中国还有真的左派吗?
引用 云淡 2024-5-8 07:25
参考文摘
李葆华:我第一次见到毛主席*    2024-05-09    来源:昆仑策研究院公众号
        *【原编者按】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长朱佳木同志看到昨日昆仑策所发《刘振起:毛主席布设平原游击战争火种》一文后,特意推荐的一篇李大钊先生的长子李葆华同志的生前回忆。该文谈到了毛主席在七大期间会见河北几个根据地党代表的情况,也很能反映毛主席对冀中抗战的战略思想。现授权编发,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李葆华(1909.10.2-2005.2.19),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之子。出生于河北,1927年4月在父亲李大钊被杀害后,经亲友掩护秘密离开北京,留学日本。1931年5月在日本东京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东京特别支部书记。
        1940年7月的一天,得到中央通知,毛主席要接见代表团的领导同志。那一天下午,我(北岳区代表)和吴德同志(冀东区代表)、侯玉田同志(冀中区代表)一起,从中央组织部走到杨家岭。毛主席住在杨家岭山上坐北朝南的窑洞里。一进门,见到毛主席慈祥的面容,我们亲切地向毛主席问好,毛主席和蔼地和我们打招呼。坐下后,毛主席先问了我们的姓名、什么时候参加革命等,也问到仍在前方坚持工作的一些干部的情况,我们一一做了回答,然后毛主席问起晋察冀边区的情况,问边区有多大、人口有多少。问到边区的地理位置时,毛主席拿出一本《中国地图》,边问边谈边看地图。谈话将要结束的时候,毛主席突然问我们:“你们看边区的抗战能坚持多久?”虽然我们没有讨论、研究过这个问题,但根据我们开辟建设边区和反扫荡胜利的实际体验,我们三人异口同声地说:“长期抗战没有问题,只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靠群众,就可一直打下去,直到最后的胜利。”毛主席对我们的回答欣然同意。但主席接着说了句我们在前方从没听说过的话:“这里有人说抗战只能坚持四五年哩!”最后毛主席说:“今天就谈到这里吧。”我们随即离开了主席的窑洞。
—— http://www.wyzxwk.com/Article/lishi/2024/05/491330.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