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导演管虎的父亲是管宗祥,老人家1942年才15岁、就已经参加八路军了当文工团员了,货真价实的老八路。1946年入党,1949年开始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当演员。
显然,管宗祥是共产党培养起来的老文艺工作者——
按照常理,这样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应该更有可能保留革命传统、至少三观正确,对吧?
然而管虎拍了引起巨大争议的《八佰》——
《八佰》的问题在于历史虚无,从国民党军抗战的历史中截出万分之一的片段加以曲解、包装、粉饰,妄图为其整体污糟的表现翻案。
管虎的态度从其对秦汉的溢美之词就能看出来——
这个微博不但罔顾事实,而且把孙元良拖出来示众,因为秦汉的关系——秦汉的本名孙祥钟,父亲是国民党将领孙元良。
管虎和秦汉这么一闹腾,大家都来了兴致,于是孙元良的不堪往事高调暴露在世人面前了。
孙元良(1904~2007),浙江绍兴人,黄埔一期生,绰号飞将军。
有这个绰号的人很多,最著名的大概是汉将李广,他箭法出众且来去如风,立功颇多但时运不济,人们用“李广难封”来感慨他的生平、用“飞将军”来赞叹他的勤勉努力——
然而这个绰号用在孙元良身上则是讥讽和鄙视,盖因此人昏庸无能、贪财好色、战功稀松,而且太能逃跑了!
一逃:北伐战争期间。
二逃:抗日战争期间。
三逃:抗日战争期间。
四逃:解放战争期间。
五逃:解放战争期间。
人家儿子给亲老子张目是人之常情,你八路子弟管虎也干这事是何道理?
在孙元良的历次逃跑中,最为恶劣的是在南京保卫战中的抛弃队伍、临阵脱逃,不但如此,他在事后还撒谎收拾散兵到山里打游击去了,十分恶劣!更有甚者,他居然找记者大肆宣扬自己所谓的游击斗争,简直恬不知耻!
这个恬不知耻引发了众怒,幸存的88师官兵愤怒了,麾下88师264旅旅长廖龄奇以全体官兵名义电请蒋介石枪毙孙元良,指出:
蒋介石的态度可以参考孙元良的自白——
——哈哈,举报材料到了被举报人手里,眼熟吧?
事情的最后处理是这样的——
这样,八十八师全体官兵控告孙元良的问题暂告一个段落,其中的关键人物是廖龄奇。
廖龄奇(1905~1941)在国军中算是能打的了,然而下场是被上司同僚抛弃、构陷为替罪羊、被蒋介石枪毙!
孙元良平安落地后,虽然没回88师,但廖龄奇也不好在88师呆下去了,毕竟孙元良的那些亲信还在88师。于是廖龄奇投到俞济时的74军,担任了第58师172旅的旅长。1938年万家岭战役后,俞济时和58师正副师长调离74军,廖龄奇接任58师师长一职。
1939年9月,第一次长沙会战,58师防地正当要隘,廖龄奇率部苦战、完成了任务。
1940年冬,有一个如今被国粉疯狂PS、反复跪舔的杀妻名将来到58师当副师长,他就是张灵甫——
1941年9月17日,第二次长沙会战开始。薛岳电令在江西驻扎的王耀武率第74军火速开往浏阳前线阻击日军。此时廖龄奇正在假期中——他去吉安结婚、迎亲到老家祁阳。副师长张灵甫率部队从江西新余经万载徒步赶往长沙,廖龄奇中断假期由祁阳驱车于途中赶上部队、参加战斗。
战至26日,由于友军撤走,58师遭日军围攻。困境之下,军长王耀武派出51师前去阻击并收容58师溃兵,不料51师不敌日军、师长李天霞下令后撤,日军趁机夜战突袭王耀武的军指挥所,王耀武本人差点被日军砍死。薛岳只得命令74军整体撤退,与日军混战的58师虽然损失超过三分之一、但竟然突围而出。这与廖龄奇的指挥得当是分不开的。
部队撤出之后,廖龄奇并未按照命令撤往浏阳一带,而是将部队拉到株洲集训。此后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廖龄奇离开部队回祁阳老家探亲,这一幕又正好被一个高参在火车上撞见。
这下廖龄奇倒霉了!
因为无论过程如何,74军此战打得不算好,总要找个担责的,廖龄奇擅自回家、成了最好的替罪羊——当时众人急于开脱自己,而廖龄奇作为黄埔四期、算是蒋介石的嫡系,大家都想给蒋介石一点难堪,于是纷纷落井下石。
就这样,廖龄奇被逮捕了!而且在当月召开的军事会议上被当众宣布,以临阵脱逃罪枪决。
讽刺的是,在这次军事会议上,诸如作战不力的李天霞之流则得到宝鼎勋章和奖金,那些畏战逃跑的货色也平安无事。
廖龄奇很快被处决了,时间是1941年11月22日。他是唯一一个没经过审判就被枪毙的黄埔军官。58师所属的四个团长集体辞职、以示抗议。而副师长张灵甫则得以接任师长,最后掌管74军、在解放战争被消灭。
廖龄奇被杀之后,在关押他的牢房里搜到了三封遗书:一封是写给母亲廖张伦的,让母亲处理家事,勿要为他牵挂;一封是写给新婚妻子杨淑岚的,要妻子改嫁,不要再等他;一封是写给表弟陈耀庭的,要他将58师所有的账目、清单计算清楚,交给军部,勿遗漏分毫。
这三封信最后交到了蒋介石的手中,蒋介石安排调查调查后将此案定为冤案,将廖龄奇按照阵亡将官厚葬入南岳忠烈祠,又给其家属颁发了荣哀状证书和发放一次性抚恤金。至于制造冤案的人,呵呵!国民党哪有自我批评的精神!
廖龄奇被杀原因,归结起来大致如下——
严格讲,廖龄奇有小错而无大过,即便有罪但罪不至死,牺牲品而已。
此战所谓的战神薛岳总体战略稀松、上司王耀武指挥不当、友军擅自撤退乃至畏战逃跑……这些责任比廖龄奇大得多。
然而杀一个倒霉蛋廖龄奇,天下都太平,上下左右和和气气,多好!
如果放在共产党军队,类似廖龄奇只知打仗冲杀而不懂团结同志的将领是不可能出现的,即便犯了错误首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毕竟共产党军队是拥有先进文化的军队,《亮剑》中的李云龙到底是胡诌。
而类似廖龄奇这样非主流的人在国民党军队则两极分化,要么枪毙、要么青云直上,比如张灵甫这种稍有战功(其实功劳主要是上司王耀武的)的人在残暴杀死妻子后照样被重用。
而类似庸人李天霞这样的主流将领反而被表彰,终于在六年后的1947年,李天霞在孟良崮战役中继续作战不利、坑了张灵甫!
更为令人唏嘘的是孙元良与廖龄奇的对比——
孙元良最大的本事是逃跑,得以苟活而钻营多年、最后103高龄死掉,写了一本自传为自己洗白,虽然书名《亿万光年中的一瞬》就没文化、拿长度单位当时间单位,但人家毕竟得以在黄埔一期最后死掉,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另外妻妾子嗣颇多,出了个儿子秦汉成了明星,为自己贴金。
一叶知秋,这样的党国不亡的话简直是天理难容!
所以,管虎——
你捧的什么臭脚?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本文曾发于2019-06-27“昆仑策研究院”公众号,现予重新编发,原标题《孙元良和廖龄奇》,转编自“现代质量备份号”,有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