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麻木太久,还有毛泽东式的学生吗?——观《恰同学少年》

2020-1-30 15:41| 发布者: 南极| 查看: 5147| 评论: 6|原作者: 白依依|来自: 红色依依

摘要: 最近,有时间在家看了央视播放的《恰同学少年》。她讲叙的是毛泽东青年时期在湖南一师求学的故事。《恰同学少年》乃是一关于教育、关于做人、关于励志题材的红色青春偶像剧。我不忍错过任何一集,即使电视里看完,也 ...

 最近,有时间在家看了央视播放的《恰同学少年》。她讲叙的是毛泽东青年时期在湖南一师求学的故事。《恰同学少年》乃是一关于教育、关于做人、关于励志题材的红色青春偶像剧。 

 

 
我不忍错过任何一集,即使电视里看完,也要跑到网上下载下来,温习、珍藏。因为,几乎每一集都会告诉我们一些现代人正在遗忘却是那最宝贵的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那里面老师的很多话,就象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不禁问自己,为什么和这部电视剧如此有共鸣?
 
答案也许是:在当今这个过于重物质轻精神的时代里,我们都麻木得太久了!
 
很多时候,其实我们也曾激情澎湃,我们也曾热血沸腾,我们也不乏忧国爱民之心,可是当我们看到我们的周围,当人人都在为私欲,为己利奔忙的时候,我们不禁迷惑了,我想也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现实吧?
 
我们的激情、我们的热血、我们的爱国、我们的理想等,就在这所谓的现实中随波逐流了。
 
 
只不过每每当我们看到电视里、报纸上,那些令人感动与敬佩的人和事的时候,我们的心还是会被其感动,可是我们能做的更多的只是那个感动故事的观众而不是故事的主角。
 
为什么?因为——放不下——私欲!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或许是善良的,但却永远无法做到崇高。而看了这部剧之后,我明白了,善良的人们啊,让我们都能把欲望满满的肉身看得淡一点吧!
 
壁立千仞,无欲则高,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我们真的需要有一点精神,有一点舍己与奉献的精神,有一点崇高与纯净的精神! 
 
看看那个年代的老师,行知合一,他们教育学生:学习、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不是成为什么所谓的“人上人”,而是成为一个对这个社会、对国家、对民族、对百姓有用的人。
 
 
再看看我们现在的教育,社会发展到今天,比起80多年前应该不知道进步了多少,可是为什么在我们却连起码的是非都不分了呢?
 
那个时候,校长可以为了学生的吃饭问题把自己的表都卖了,那个时候的学校明白学校不是靠从学生身上发财的!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现在的老师,还有多少真的算得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再看现在的学生,还有多少像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等等那样?是的,社会是不同了,不要求你再去抛头颅,洒热血,但是我们的祖国还并不富强,还真的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去建设。
 
 
而现在的学生,有多少人,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出国、进外企、买大房子、买好车?有又多少人十年寒窗苦之后真的能踏踏实实地为老百姓、为社会干点实在的事?
 
我们不要求人人都当苦行僧,追求良好的物质生活也本无可厚非。可是,现在的事实是,我们的身边,有太多太多的青年,他们的理想仅仅就是赚钱、买房子、结婚、生孩子。
 
那位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可是有的人这一辈子就只知道扫他那屋子,从来也不会关心一下那屋子外的一点事。 
 
 
那个年代,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多灾多难的中国却孕育了一群奋发向上的爱国青年。现在和平的年代,我们本来应该庆幸、应该感恩生活在前辈为我们创造的安宁生活中。
 
可是这年头,却有太多的人,整天只知道抱怨这个,抱怨那个,而永远不会付出任何真切的努力。 

那个年代,我们的青年博览群书,好学不倦,大家以学识、道义来衡量、佩服一个人。
 
再看看我们现在,整天盲目攀比的都是些什么?什么谁有钱了,什么谁上的饭店高档了,什么谁的衣服流行了,甚至什么谁的个高了,谁长得漂亮了……
 
经常停留在这些表面的、肤浅的问题上,实在是可悲、可气、可笑! 

唉……

握手

雷人

路过
4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