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焦点述评 查看内容

郝贵生:亚当·斯密是“悄悄流泪”,还是“热烈欢呼”?

2019-6-5 22:38| 发布者: 蔡金安| 查看: 1755| 评论: 1|原作者: 郝贵生|来自: 红歌会网

摘要: 亚当·斯密是“悄悄流泪”,还是“热烈欢呼”?—评《人民日报》6月4日“钟声”文章《亚当·斯密在悄悄流泪》郝贵生  内容摘要:《人民日报》6月4日“钟声”文章《亚当·斯密在悄悄流泪》鼓吹美国经济发展奇迹的源 ...

timg (39).jpg

亚当·斯密是“悄悄流泪”,还是“热烈欢呼”?

—评《人民日报》6月4日“钟声”文章《亚当·斯密在悄悄流泪》

郝贵生

  内容摘要:《人民日报》6月4日“钟声”文章《亚当·斯密在悄悄流泪》鼓吹美国经济发展奇迹的源泉之一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及其核心思想“看不见的手”,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战”是用“霸道的手”束缚了“看不见的手”,规劝美国回到亚当·斯密的“理性经济人”的立场上。这是彻头彻尾的对《中美贸易战》实质的歪曲,是为美国的剥削压迫本性和霸权主义行为做辩护,是立场的根本错误。亚当·斯密绝对不会为他的最忠实最优秀的门徒、“看不见的手”行为上的楷模和典范的美国政府的所作所为“悄悄流泪”,而是兴高采烈、“热烈欢呼”!

  《人民日报》》6月4日针对“中美贸易战”发表署名“钟声”的评论文章《亚当·斯密在悄悄流泪》(见附录)。笔者读后,哑然失笑,中国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作者和编辑们的“知识素养和理论水平”竟然如此“高超”?

  “钟声”文章一开始引用了亚当·斯密的重要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一段论述即“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然后指出“‘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开篇对‘分工’的定义,奠定了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学的基石。如同一些美国知名学者所言,如果说美国的发展是一个奇迹,那么奇迹的源泉之一就是这部著作。”这两段话告诉我们两层意思:一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世界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它不仅应该指导二、三百年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应该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指导思想。美国近百年特别是近几十年的高速发展的奇迹的源泉就是《国富论》。二是《国富论》尤其是其核心思想“看不见的手”,应该成为评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是非正确与否的标准,是评价《中美贸易战》的理论标准。美国打压中国企业,挑起贸易战,实质是偏离或背离《国富论》,是用“霸道的手”束缚了“看不见的手”。所以该文的标题是《亚当·斯密在悄悄流泪》,并规劝美国回到亚当·斯密的“理性经济人”的立场上。这是彻头彻尾的对《中美贸易战》实质的歪曲,是为美国的剥削压迫本性和霸权主义行为做辩护,是立场的根本错误。

timg (40).jpg

  第一,亚当·斯密是“资产阶级经济学之父”,《国富论》的“分工”理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或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基石”

  “钟声”文章一开始引用了《国富论》的一段重要论述即“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实际是说,亚当·斯密非常重视社会的“分工”现象,把“分工”与“劳动生产力发展”看做因果关系,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因为在亚当·斯密看来,“分工”是人类社会从来就有的永恒现象,“是人性中某种倾向的必然结果”,它不仅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增进,而且是“一种互通有无、进行物物交换、彼此交易的倾向”,也就是说,“分工”本身就是“商品交换”,或者说是人类商品交换的根源。“分工”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现象,“商品交换”也是人类社会从来就有的社会永恒现象。亚当·斯密的这种“分工”理论是错误的:其一,不是“分工”决定生产力的发展,而是生产力决定社会的“分工”。其二,人类彼此交换劳动产品、互通有无的“商品交换”不是人类社会一产生就有的永恒现象,而是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的“分工”现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生了私有制和私有观念,才出现“商品交换”。

  唯物史观认为,作为意识形态的理论著作归根到底是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具有显著的阶级性。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产生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主要内容就是为新兴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鸣锣开道和发展资本主义提供理论依据,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合理性和永恒性。它在西方经济学发展史和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确实占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地位。从上述意义上说,《国富论》是资产阶级的经济学理论,说其中的“分工”理论奠定了资产阶级经济学也就是当今大学开设的西方经济学的基石的观点是正确的,但绝不是人类经济学的基石。《国富论》也是人类的经济学理论,它确实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的许多新的特征和规律,许多范畴和观点具有较多的合理性。但《国富论》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其最终目的是论证资本主义剥削压迫制度的合理性,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性和不可改变性,其整个全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因此其“分工”观点及其整个经济学理论绝对不是科学著作。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过程中,把《国富论》作为经济学理论来源,最大限度批判继承了其合理思想。《资本论》就是其代表作,也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当今世界实际存在虽有联系但实际根本对立的两种经济学理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不应是《国富论》,而是《资本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钟声”文章的错误就是抹杀经济学理论的阶级性,看不到《国富论》的实质和根本目的,把这部为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服务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著作夸大为整个人类经济学的“基石”、“之父”,不仅是美国经济发展奇迹的源泉,也应该拿来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源泉和依据,自觉不自觉地取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是典型的改旗易帜的表现。

timg (41).jpg

  第二,《国富论》核心思想“看不见的手”思想不是客观规律,是“人本性自私论”思想的又一种表述方法

  “钟声”文章没有直接提出、阐发和评论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但文章提到了“看不见的手”。从整个文章看出,“钟声”实际是把“看不见的手”思想如同所有西方经济学理论一样,看其为经济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相当多的经济学家在官方媒体、学术刊物、学术会议上大吹特吹、大肆吹捧“看不见的手”思想,把它视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客观规律。发展经济要遵循客观规律,首先就必须遵循“看不见的手”的思想。原国家个别领导人在多种场合下竭力鼓吹、宣传这一思想。实际上这一思想就成为中国40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甚至根本的指导思想。笔者认为,这是对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思想完全错误的认识。针对这种错误认识,笔者2010、2011年拿出相当多的时间通读研究亚当·斯密的两部代表作《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同时还研究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特别是马克思如何评价和批判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的有关论述,于2011年写了4万多字的读书笔记《亚当·斯密人性论思想批判》,该文后改写为多篇文章。其中发表在2013年第3期《中华魂》杂志的一篇文章即《评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思想》一文就是该读书笔记的一部分内容的精炼。现将该文要点简述如下 :

  亚当·斯密提出“分工”和“商品交换”的永恒性理论中,实际就提出了他的“看不见的手”思想。这种思想认为,在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每个人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客观上就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他人利益的实现。用时髦的话说,就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一些经济学家竭力把这一思想概括为商品生产发展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发展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这一客观规律。资本主义发展过程就是遵循这一客观规律取得了巨大的历史和现实的成就。他们也竭力把这一思想照搬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来,竭力鼓吹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利益出发,并以此说明计划经济理论与实践是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主观主义的唯意志论的错误理论,而承认和遵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唯物主义的经济发展,也是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人类社会最初产生的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生产者确实都要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为交换而生产,但任何商品都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性,作为交换的商品使用价值不是对生产者说的,而是对交换的对方而言。实际上是说,生产商品者在生产交换过程中在从自己利益出发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对方的利益,或者说从对方的利益出发。如果交换的对方感觉不到商品对自身的使用价值,就不可能与商品的生产者进行交换。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一个从事平等交换的商品生产者主观上既是从自己利益出发,也是从他人利益出发,是利益兼顾原则。客观上也是既利于他人,也利于自己。

  简单商品交换过中,商品生产者一般是从利益兼顾原则从事商品生产的。但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也必然会出现那种单纯只是从个人利益出发,而不考虑交换对方和社会的利益。那么在生产或交换过程中必然弄虚作假,或偷工减料有意减小商品的使用价值,或有意无限夸大商品的使用价值欺骗交换对方。恩格斯在谈到这种商品交换的买卖关系时说:“每个人必然要尽量设法贱买贵卖。所以在任何一次冲突中,两个人在利害关系中总是绝对彼此对立的;这种冲突带有完全敌对的性质,因为各个人都知道对方的意图,知道对方的意图是和自己的意图相反的。因此,商业所产生的每一个后果就是互不信任,以及为这种互不信任辩护,采取不道德的手段来达到不道德的目的。例如,商业的第一条原则就是对一切可能降低该商品的价格的东西都绝口不谈,秘而不宣。由此可见,在商业中是允许利用对方的无知和轻信来取得最大利益的。并且也同样允许给自己的商品添上一些它本来没有的特点。总而言之,商业就是一种合法的欺诈。任何一个商人,只要他肯尊重真理,他就会证明实践是符合这个理论的。”中国古语讲“无奸不商”,就是说,相当多的商品交换中都存在欺诈对方现象。这怎么能够说,从个人利益出发,就必定能够有利于他人和社会呢?当一般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时,其与以往商品经济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出现一种特殊的商品—劳动力。就是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彻底分离。劳动者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只是占有自身的劳动力。但任何物质生产活动必须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于是一无所有的劳动者只有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给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资本家付给个人工资,形成表面上的平等关系。按照所谓“看不见的手”的经济规律理论认为,在这种商品交换过程中,资本家只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劳动者也只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他们客观上都促进了对方利益的实现和社会的发展。因此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就是典型的符合“看不见的手”的经济规律的典范,是所有资本主义经济或者说市场经济大发展的根源所在。这是典型的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或者说市场经济发展实质的歪曲。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剩余价值规律,这个规律换一种说法就是“资本”的本性。资本家追求的就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就是追逐利润,就是剥削占有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由此怎么能够促进他人正当利益的实现呢?

  因此,“看不见的手”思想根本不是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真实表述。如果从商品经济参与者的主观动机出发表明经济规律的话,其表述应该是:商品生产者从自己利益出发,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在考虑个人利益同时,也从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利益出发,才能客观上既实现他人利益促进社会发展,也实现个人的利益,这就是“利益兼顾”原则。如果商品生产者单纯只从个人利益出发,必然不同程度地要侵犯和损害他人利益,危害社会发展。亚当·斯密的错误混淆了商品生产者上述两种不同的个人利益观。人是社会的人,如果只是单纯考虑个人利益,自觉不自觉地必然要考虑如何牺牲、侵犯、占有他人、社会利益。亚当·斯密把正当的个人利益观与错误的个人利益观混为一谈,实际就是把所有的个人利益都看作正当的。把利益兼顾原则导致的客观结果夸大为所有个人利益导致的结果。这种错误观念从认识论根源讲,是把部分个人利益导致的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结果夸大为所有个人利益导致的结果,而无视、掩盖甚至完全否认不正当的个人利益对他人、社会危害作用的客观事实。从阶级根源讲,实际是把剥削阶级的利己本性特别是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性夸大为参与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本性,用哲学和人性理论表述就是资产阶级思想家鼓吹的“人本性自私论”,是混淆资本家和工人参与经济活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个人利益观,掩盖资本家利用资本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剥削本性,同时颂扬和美化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社会价值,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合理性、永恒性进行理论上的辩护。中国当代一些所谓“经济学家”竭力鼓吹“看不见的手”思想实质是根本否定“两个必然”,为在中国复辟资本主义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其体现的“人本性自私论”已经对中国当代社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作用。中国当代私有观念、拜金主义、形形色色的自由主义理论、观念的泛滥与对“看不见的手”思想的错误认识的宣传及其指导下的私有化、市场化改革方向有直接的关系。

timg (42).jpg

  三、美国发动的“中美贸易战”不是偏离、背离《国富论》和“看不见的手”,而是贯彻和执行的楷模和典范

  “钟声”文章竭力吹捧亚当·斯密及其《国富论》和“看不见的手”思想,一个目的是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认为美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源泉和动力之一就是这部著作和“看不见的手”的思想。第二个目的是认为美国打压中国,发动“中美贸易战”是偏离、背离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看不见的手”思想“被华盛顿那双‘霸道的手’束缚”,也就是破坏、违背了市场经济的“看不见的手”所谓“客观”规律。

  就第一个目的来说,“钟声”的观点完全正确。因为“国富论”特别是其“看不见的手”思想用马克思的语言就是就是“资本”的本性。它包括五点内容即:

  1、资本是货币,但货币不都是资本,只有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剩余价值是作为特殊商品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劳动创造的。资本就是占有劳动力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导致原有货币量的增加,是作为资本的人格化的资本家占有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

  2、资本不是物,正如商品、货币不是纯粹的物一样,资本是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具体讲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生产关系。资本就是资本主义,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资本主义论》

  3、资本的本性就是追求剩余价值,因此资本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剩余价值,也就是最大限度地占有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就是剥削。

  4、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5、追逐利润导致资本家敢于践踏人间一切道德和法律。如《资本论》中讲,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利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

  美国是当代最发达的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发生的一切现象都可以用“资本”的本性加以科学的解释。美国历届政府包括特朗普政府的所做作为都是建立在“资本”本性基础上的,并为“资本”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奇迹”完全是在经济、政治、军事、意识形态方面的建立在对本国劳动人民,对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对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掠夺和欺诈所获得的,它的每一笔财富几乎都程度不同地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就第二个目的来说,“钟声”的观点完全错误。美国的全部所做所为,特别是它打压中国企业,挑起“中美贸易战”绝不是用“霸道的手”束缚“看不见的手”的结果。其“霸道的手”本身就是资本的本性表现,是建立在“资本本性”基础上的美国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本性的表现。它丝毫没有束缚“看不见的手”,其本身就是“看不见的手”的具体化,是为“看不见的手”鸣锣开道,保驾护航,是遵循“看不见的手”思想行为上的楷模、典范,并发展到极致。亚当·斯密绝对不会为美国政客们这个最忠实最优秀的门徒和徒子徒孙“悄悄流泪”,而是兴高采烈、“热烈欢呼”!如果亚当·斯密在世的话,一定会给美国政府颁发一枚世界上最大最昂贵的“亚当·斯密奖章”!

  2019年6月5日

  附录:

亚当·斯密在悄悄流泪(钟声)

——看清美国某些政客“合则用、不合则弃”的真面目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04日 03 版)

  “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开篇对“分工”的定义,奠定了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学的基石。如同一些美国知名学者所言,如果说美国的发展是一个奇迹,那么奇迹的源泉之一就是这部著作。

  对自由市场的追求,让美国在形成全球大市场、国际大分工的历史进程中脱颖而出;对公平竞争的坚持,向来是美国引以为傲的价值坐标。但时至今日,美国的一些政客似乎早已忘记了自己的来路,或者明明知道何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正途,却为一己之私利不顾一切要挡住别人的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正在被华盛顿那双“霸道的手”束缚。

  亚当·斯密用制钉工人论证分工的意义,但在美国的一些政客那里,手握着锤子就看着什么都是钉子。美方情报官员频频炒作一些莫须有的在华经营风险,美国政府部门以“国家安全”名义对中国企业围追堵截,甚至四处对盟友施压企图限制中国企业……开放自由理念不再,公平竞争价值不存,美方一些政客的种种异动,彻头彻尾毁掉了自诩的“公平竞争捍卫者”形象。甚至连一些美国媒体都看不下去了。针对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只要把信息交给中国共产党就构成了风险”的荒谬言论,美国媒体犀利指出:美国政府拿不出任何证据证明其针对中国企业所谓“窃取美国公司技术、涉嫌间谍活动”的指控。相反,“棱镜门”丑闻却早已坐实了美国政府对公民的大规模窃听行为。

  华盛顿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定点清除”式打压,也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了一些美国政客的伪善:所谓的贸易自由主义就是对自己行自由,让他人无路可走;所谓的公平竞争就是一切唯我独尊。单边主义盛行,高举保护主义大棒,践踏的正是自由与开放的信条。

  立于全球产业链最高端,得益于国际分工最大受益者、世界贸易规则主要制定者、众多跨国巨头拥有者的优势身份,美国早就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赚得盆满钵满。但是,自由市场公平竞争原则于一些美国政客而言,依旧是“合则用、不合则弃”的摆设。20世纪80年代让日本打掉牙往肚里咽的“广场协议”,以司法为武器围猎法国能源公司阿尔斯通的“美国陷阱”……正所谓“古已有之,于今为烈”。只是,习惯了“零和博弈”的那些政客们有没有想过:没有了公平竞争,美国也会失去健康发展的未来。

  如果美国先辈有知,看到今天的局势定会失望:当一个国家的政策被零和对抗思维驱动,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基础就荡然无存了,它不再是全球秩序的维护者,而是麻烦制造者、风险酝酿者。指责“中国长期从事不公平贸易”、要求所谓“公平、对等”贸易,是对基本经贸常识的假装无知;摆出一副“美国吃亏”状,高呼“买美国货、雇美国人”,只会对全球产业链作出一厢情愿的扭曲。在一个嵌入式发展的世界,企图搞“脱钩”,是违背经济规律的政治任性,美国农民不会因此受益只会陷入困境,美国经济不会“再次伟大”只会掉头向下,美国资本市场不会蓬勃向上只会成为风险样本……

  贸易本该是互惠互利下的双赢。我们不指望一些美国政客可以达到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所言的“正义、仁慈、良心”,但成为《国富论》所讲的“理性经济人”,应是不难的选择。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公平竞争、互利共赢的市场秩序愈发突显其价值,最大的理性就是认识到公平竞争、合作共赢的意义与价值。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最近发表文章,呼吁美国人清醒起来,承认“中国并不是(美国)经济问题的源头”。不知这样的声音,能不能让那些执迷不悟的政客们有所醒悟?


握手

雷人

路过

鲜花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