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工业战线 查看内容

中国实现在轨卫星“太空加油” 提高太空机动性能

2016-7-3 07:55| 发布者: 草原| 查看: 1907| 评论: 0|来自: 解放军报

摘要:   据解放军报6月30日长沙报道,该报记者30日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获悉:由该校自主设计研制、搭载长征7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天源一号”卫星在轨加注实验载荷,已成功完成在轨加注相关试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收 ...

  据解放军报6月30日长沙报道,该报记者30日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获悉:由该校自主设计研制、搭载长征7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天源一号”卫星在轨加注实验载荷,已成功完成在轨加注相关试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收到的遥测与数传数据表明,我国首次卫星在轨加注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在轨卫星“太空加油”模拟图

  “天源一号”是我国首个卫星在轨加注飞行试验系统,具有集成度高、自主性强、稳定性好等特点。6月25日,该系统搭载长征7号运载火箭,在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随后几天,“天源一号”根据预定计划进行了卫星在轨加注核心关键技术试验与验证,为我国掌握卫星在轨加注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卫星在轨加注类似飞机空中加油,通过直接传输的方式对卫星进行气、液补给,可大幅延长卫星在轨寿命,提高卫星机动能力,经济价值显著。因此,卫星在轨加注一直是国际航天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由于技术复杂,实现难度大,目前仅有美国等极少数国家开展过此项试验。

  近年来,国防科技大学在国家相关科研计划支持下,联合国内多家优势单位,对“卫星在轨加注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经过多年的持续探索与攻关,在相关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先后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为推进我国卫星在轨加注技术工程化、实用化迈出坚实一步。据悉,承担“天源一号”研制任务的是该校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研究团队,在读研究生占70%。

  (解放军报记者王握文、特约通讯员章飞钹)


握手

雷人

路过

鲜花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