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文艺战线 查看内容

向右派腐败集团掷出的投枪——评2017年刘继明举报陈某松事件 ...

2025-10-7 21:24| 发布者: 南极| 查看: 318| 评论: 0|原作者: 梧桐雨|来自: 左评

摘要:   现在,提起2020年方方《武汉日记》引发的那场斗争,大家是比较熟悉的了;但是,对于另一场发生在全网性揭批方方斗争之前刘继明先生与方方、陈某松公知团伙的斗争,大家估计就不太熟悉了。实际上,刘继明与“方陈 ...

  现在,提起2020年方方《武汉日记》引发的那场斗争,大家是比较熟悉的了;但是,对于另一场发生在全网性揭批方方斗争之前刘继明先生与方方、陈某松公知团伙的斗争,大家估计就不太熟悉了。实际上,刘继明与“方陈团伙”在一个比较有限范围里的交锋,正是2020年那场群众性的、全网性的大张旗鼓的反公知斗争的预演,或说序幕。

  今天,小编就来谈谈这件事。

  刘继明曾经在《我为什么要举报陈某松》一文中,对举报事件做过完整的梳理,他以犀利的笔触揭露了文坛权力寻租的乱象。文中直指陈某松以权谋私,操纵评奖,性侵女作家以及发布攻击中国革命的言论等等‌。“东食西宿”的两面人并非个案,而是文坛公知与体制共谋的恶果,陈某松只是其中的一个走卒而已。刘继明的举报如同投枪,刺破了文坛利益集团的虚伪面纱,其意义远超个人恩怨,直指文化领导权被权贵精英异化的系统性危机‌,触犯了他们的既得利益,受到打击报复是必然的。

  方方攻击刘继明“极左”,刘继明的“左”是对“人民文艺”的坚守。他揭露批判的不仅是陈某松,更是以方方为代表的右派精英集团对文化领导权的垄断‌。这场斗争呼应了《共产党宣言》中“幽灵”的隐喻——当“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幽灵”游荡于文坛时,左翼知识分子必须公开宣战‌。刘继明的行动恰如李汝伦所言:“正直的诗人是社会的良心”,其举报本质上是为被遮蔽的“生民病”发声,向资产阶级文化精英集团掷出的一把利剑。

  尽管刘继明在斗争中付出了沉重代价,但年轻一代的觉醒已证明:这场斗争击中了公知群体的无耻,其意义在于“用个人的牺牲换取正义的胜利”‌。历史终将证明,这种“掷出投枪”的决绝姿态,是涤荡文坛污泥浊水,重建人民正义的开端‌。

  网络学者滠水农夫曾经说,“刘继明之所以甘冒如此大的风险,不是他毫无心理准备,而是其内心坚定执着的信念,促使他勇敢地与丑恶不义作斗争,乃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名利。……这既不是一个孤立事件,更不是无事生非偶然发生的事件,它深刻呈现了当今中国社会的分裂,知识分子的分裂,是知识分子要附在哪张‘皮’上的问题,是附在既得利益阶级的皮上做一个没有自主灵魂的犬儒,还是附在人民大众的皮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问题。”

  举报事件后,刘继明与文坛精英体制彻底决裂,回到人民中间,成为了一个“真正为无产阶级写作的知识分子”,并创作出了《黑 与 白》这样的人民现实主义杰作。用刘继明自己的话说,如果没有这场斗争,他很难摆脱体制内无处不在的名利诱惑,也不可能同精英集团彻底决裂,这是举报事件给他带来的“意外收获”,而在我们看来,左翼阵地增加了一位坚定的文化战士,是中国无产阶级事业的重大收获。

  今天,当我们回顾八年前刘继明和“方陈团伙”的这场斗争时,不由得发出一声感叹,对刘老师身处孤境同强大对手近身肉搏时的勇敢无畏敬佩不已。

  正如“青年毛思想信仰者”在一篇分析文章中指出的,“对广大的青年群众尤其是知识分子群众而言,刘继明代表的知识分子无产阶级化、马克思主义化才是应该走的道路。也就是说,要做无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不要做资产阶级公共知识分子。无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也可以有“公共”属性,完全可以密切关注社会事件、及时发声去正面影响群众——用马克思主义的话说,这该叫“革知”,“革知”完全可以像刘继明那样走出书斋、活跃在舆论场的最前线……”

  ——这就是2017年那场斗争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握手

雷人

路过

鲜花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