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历史研究 查看内容

《沁园春·雪》是伟人的秘书写的?

2025-9-26 20:25| 发布者: 南极| 查看: 353| 评论: 0|原作者: 空山新雨zxb|来自: 邹小月侃江湖

摘要:   公知抹黑、污蔑伟人的龌龊手法很多,有篡改历史的,有编故事的,有写小说的,有冒充伟人身边人写“实录”的,也难为这些“文人墨客”了。  但是,无论怎么说,即使是坏得头发梢长疮脚底板儿流脓的人,也几乎不 ...

图片

  公知抹黑、污蔑伟人的龌龊手法很多,有篡改历史的,有编故事的,有写小说的,有冒充伟人身边人写“实录”的,也难为这些“文人墨客”了。

  但是,无论怎么说,即使是坏得头发梢长疮脚底板儿流脓的人,也几乎不敢从伟人的诗词下口。然而还真有一些坏人,在网上神神秘秘地说,伟人的作品《沁园春·雪》是老人家身边的秘书写的!

  其实,这个谣言不用很多历史知识,便能让它露出原形。长征结束,1936年10月,毛主席带领一方面军八千将士到达陕北。主席登高望远,群山连绵,白雪皑皑,老人家心潮澎湃,挥毫写下了这首《沁园春·雪》。

  那些造谣者说,这首词是主席身边的秘书胡乔木同志写的,而胡乔木是1942年才当上主席秘书的。

  《沁园春·雪》于1945年11月14日在重庆《新民报晚刊》副刊《西方夜谈》首次公开发表,标题是《毛词·沁园春》,并附按语盛赞其气魄与文采 。

  此前柳亚子的和词已在《新华日报》刊发 ,而原作由《新民报晚刊》率先见报,引发全城轰动。

  这首词在重庆发表后,引起各界强烈的反响和舆论的轰动。蒋介石看了这首词,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有几句话刺痛了老蒋的心:“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风流人物”是谁?是我蒋中正,还是毛润之?这是老蒋脑际挥之不去的阴云。于是,蒋就指示重庆的国民党御用文人,一起动手创作,想在诗词的气势上压倒毛主席,结果全部败下阵来。

  还有人把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相比,试图证明苏轼的词更具文学价值。关于这两首词的文学价值比较,以前我的一篇文章已经做过详细阐述,不妨在此略作诠释。

  苏轼词开篇写景一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水浩荡东去,在赤壁这个地方,江水拍打着岸边的乱石,好像卷起的一堆堆白雪。

图片

  这是一个特写镜头,江水,惊涛,浪花,动静结合,映衬出他因为“乌台诗案”,引起的惊惧和不安的心境。

  《沁园春·雪》首段写景是这样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这是一组长镜头:山峰连绵,白雪皑皑。采用比喻手法,把静态的连绵不断的山峰比作银色的蟒蛇,把披着白雪的山峦比作奔驰的白象,气势磅礴,映衬出作者心胸宽广,眼界高远的精神气质。

  这一层,主席的词句已经高出苏轼:以“浪花”对“山峰和雪原”,以“惊涛拍岸”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小一大,一低一高,一近一远,不可同日而语。

  苏轼词中段:“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才华横溢,只因为“乌台诗案”,差点丢了性命。惊惧中,无限仰慕英雄周公瑾,在赤壁之战中,一条妙计让曹操83万大军一败涂地。这是一个文人的空想,是不现实的。

  再看《沁园春·雪》中段:“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伟人心怀天下,志向远大,一个“惜”字引出几个典型的古代“明君”“雄主”,但在作者眼里,都有不足之处,不值得共产党人极力效仿。这是何等的气概?

  作品末尾更是高下尽显:苏轼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慨叹自己的人生,壮志未酬人已老;伟人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展望的是国家和人民的未来,人民必胜!

  当下的社会,妖魔鬼怪,层出不穷。明明自己坏透了,却认为自己好得不得了;明明自己臭不可闻,却还要把自己的一堆臭肉拿出来展览,标签上贴出什么什么“大奖”。

  伟人一生著述颇丰,共留下了逾千万字的著作。国内已经出版的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著作选读》《毛泽东诗词集》《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毛泽东外交文选》《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毛泽东军事文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毛泽东书信选》《毛泽东早期文稿》和《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等。

  伟人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别人的讲话稿都是秘书代写,重大理论性文章,甚至还要动用专家教授专门撰写。而主席的几乎所有作品,甚至一些通讯稿也都是他亲笔所写。

  国庆节将近,以此文怀念伟大的导师毛主席!


握手

雷人

路过

鲜花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