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百姓之声 查看内容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

2025-9-18 08:33| 发布者: 南极| 查看: 136| 评论: 0|原作者: 塔列朗|来自: 新浪微博

摘要:   任羽中依托1998年四川省文科状元的身份,长期深度参与北大招生工作,尤其在其家乡四川及西南地区形成“招生话语权垄断”,腐败行为呈现“显性承诺+隐性交易”的双重特征。  “定点输送”的生源操控  2018-20 ...

  任羽中依托1998年四川省文科状元的身份,长期深度参与北大招生工作,尤其在其家乡四川及西南地区形成“招生话语权垄断”,腐败行为呈现“显性承诺+隐性交易”的双重特征。

  “定点输送”的生源操控

  2018-2022年任北大四川招生组核心成员期间,西南地区某地级市的三所中学(均与任羽中亲属存在关联)成为北大“优质生源基地”,这三所中学的北大录取人数从年均2-3人跃升至年均8-10,增幅超200%。同期审计发现,这所中学的“北大自主招生推荐名额”通过率达100%,远高于四川省平均35%的通过率,部分推荐学生的竞赛奖项、论文成果存在“时间造假”“署名代笔”问题,却均通过任羽中主导的初审环节。

     “专业置换”的利益交换

  针对高分考生,任羽中以“入学后可转至热门专业(如光华管理学院、元培学院)”为诱饵,吸引原本倾向清华、复旦等高校的学生选择北大。2020年,四川一名高考全省前10名的考生,因轻信任羽中“转专业承诺”报考北大冷门专业,入学后申请转专业被拒,其家长曾向北大纪检部门举报,称任羽中收取了20万元“协调费”,但该举报最终以“证据不足”不了了之。此外,他还通过“特长生招生”渠道,为多名不符合体育、艺术特长生标准的学生“开绿灯”,其中2021年一名通过“围棋特长生”入学的学生,后续被曝光从未参加过省级以上围棋比赛,其父亲为四川某房地产企业老板,曾向北大某基金会捐赠150万元。

  任羽中分管北大基建修缮、图书采购、校办企业(如出版社、校史馆)期间,利用“项目审批权”“供应商遴选权”,通过“围标串标”“价格虚高”“利益返还”等方式,将国有资产转化为私人利益,涉及金额巨大且操作隐蔽。

      图书馆设备采购的“暗箱操作”

  2022年北大图书馆启动“智慧图书馆系统升级项目”,预算金额860万元。任羽中通过“指定技术参数”的方式,使北京某科技公司(实际控制人与任羽中大学同学存在亲属关系)成为唯一符合投标条件的企业,最终该公司以858万元中标,而同类系统在其他高校的采购价格仅为500-600万元。审计显示,该系统存在配置虚高、兼容性差等问题,部分服务器为二手翻新设备,成本仅为报价的30%,差额部分通过“服务费”“维护费”等名义回流至私人账户。

      校史馆改扩建的“利益分肥”

  2023年北大校史馆改扩建项目(预算1.2亿元)中,任羽中绕过公开招标程序,以“应急工程”为由直接委托某建筑公司施工。该公司负责人在后续谈话中承认,为获得项目,曾向任羽中提供价值50万元的字画(后被鉴定为赝品,实际市场价值不足10万元),并承诺项目结算后给予8%的“回扣”。项目完工后审计发现,存在“工程量虚报”(如墙面翻新面积多报2000平方米)、“材料价格虚高”(如仿古地砖报价是市场均价的2.5倍)等问题,累计造成国有资产损失超1500万元。

     出版社的“基金套取”与“利益输送”

  任羽中兼任北大出版社主管领导期间,主导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报告》等系列图书申报国家出版基金。2024年,其中3本图书被曝光存在“内容重复率超40%”“数据抄袭”问题,且存在“同一内容拆分申报不同基金”的违规行为一-同一批作者的研究成果,既申报了国家出版基金,又申报了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累计套取资金800万元。此外,出版社还通过“定向采购”向任羽中关联企业倾斜,2022-2023年,四川某文化公司(法人为任羽中同乡)连续中标图书印刷、宣传推广等项目,合同金额达600万元,而该公司此前从未承接过高校出版社相关业务。

  作为法学博士、研究员,任羽中利用学术身份与学术管理权力,构建“学术利益共同体”,破坏学术公平与学术诚信,其行为涉及论文指导、课题申报、学术评审等多个环节。

      博士生培养的“权力寻租”

  任羽中在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系指导博士生期间,存在“特殊照顾”关联学生的情况,2021年,其指导的一名博士生(父亲为四川某厅局级干部)的博士论文,被匿名举报“核心数据伪造”“参考文献造假”,但在任羽中主导的“论文盲审”环节,通过“指定评审专家”(均为其学术合作伙伴)使其顺利通过。此外,该学生还在任羽中的推荐下,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发表3篇论文,而实际写作内容由任羽中团队的年轻教师代笔。同期,任羽中指导的其他非关联学生,却多次因“论文质量不达标”被要求延期答辩,形成明显的“双重标准”。

  课题申报的“利益垄断”

  任羽中长期担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的评审专家,利用评审权力为关联人员“铺路”。2019-2023年,北大某副激深(任羽中本科同学)以“高校治理研究”为主题,连续4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资助金额累计超120万元,而其申报材料中的核心观点与任羽中此前发表的论文高度重合。审计还发现,任羽中本人牵头的“新时代高校廉政建设研究”课题(2022年立项,资助金额50万元),存在“课题经费挪用”问题,其中30万元被用于支付其乐属的旅游费用。

  学术评审的“暗箱操作”

  2023年,北大某学院举行高级职称评审,任羽中作为评审委员会主席,在投票前私下向部分评委“打招呼”,要求其支持某特定候选人。该候选人最终高票通过,但其学术成果被多名同行质疑为“低水平重复”,且存在“挂名专著”“虚假引用”等问题。事后调查发现,该候选人之妻为任羽中亲属开办的公司提供法律顾问服务,双方存在长期利益往来。

支持红色文化,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码

微信打赏


握手

雷人

路过

鲜花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