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百姓之声 查看内容

王立华:阶级分析的战略价值是什么?毛泽东说得很清楚

2025-8-18 12:56| 发布者: 南极| 查看: 160| 评论: 0|原作者: 王立华|来自: 红歌会网

摘要:   第一部分:驱动历史转变的车轮  二十五、学习《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这一节,主要讲引领历史转变、走向全国抗战的思想灵魂,一起学习毛主席《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这篇雄文。  学习毛主席军 ...

  第一部分:驱动历史转变的车轮

  二十五、学习《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这一节,主要讲引领历史转变、走向全国抗战的思想灵魂,一起学习毛主席《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这篇雄文。

  学习毛主席军事思想不能不学理论著作。我们此前所讲,主要是那个惊心动魄的历史转变过程,是从毛主席的军事政治实践中,领略令人叹为观止的军事思想精妙。但总有一些疑惑不解:为什么他能如此远见卓识?为什么他能如此料事如神?为什么他能如此坚定自信?为什么他那些看似难以理喻的思想和号召,却能领导党和红军胜利达到目的?学习毛主席著作,就是从根本理论和认识方法上找到问题的答案。

  毛主席《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是开启历史转变的纲领性文献。尽管在毛主席亲自带领编撰的毛选四卷中,这篇文章编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但讲的却是新政治路线,是党的策略方针转变,是如何由阶级战争转向民族革命战争。它的地位,相当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开篇之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开篇之作《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因为从此之后,党和红军的行动都是遵循这一策略进行的。

  先讲一下这篇文章的背景和缘起。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党的策略方针是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战略方针是:把国内战争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准备直接对日作战。

  会议结束后第二天,在瓦窑堡一座基督教礼拜堂,张闻天主持党的活动分子会议,毛主席作报告,讲的就是这个《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就是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工作推进会,可根据形势需要随时召开,具有组织灵活、议题多样、参会人员身份广泛等特点。

  1935年,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2]

  这篇文章一共讲了4个问题:一是目前政治形势的特点;二是民族统一战线;三是人民共和国;四是国际援助。

  这个结构很讲究。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的,这就决定了正确的认识不是头脑里固有的,更不是神的旨意,而是来源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对客观形势的分析。所以这篇文章第一部分,讲的是当时面临的政治形势特点,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党的策略方针,也就是第二部分讲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党的策略方针的转变,又决定了政权性质和外部关系等重大问题,文章第三、第四部分就是讲这些重大问题。

  古人写文章讲究“两句破题,三句承题,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第。”毛主席不只是伟大的战略家、思想家,伟大的导师和领袖,也是一个伟大的文章家,他的文章十分讲究法度,而又变化万千。

  毛主席是怎样分析当时形势的呢?

  他一上来就说:“同志们!目前的政治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这种变化的形势,我们的党已经规定了自己的任务。”

  开头就这两句话,简明扼要,明确主题,让大家期待下面的内容。

  那么,1935年底形势的很大变化是怎样呢?毛主席用一句话概括:“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

  一句话就把形势特点说清楚了,就是亡国危机来了。为什么这样定性呢?我们看毛主席是如何论证的。这里只讲主要观点和主要逻辑脉络,更多内容可以直接看文章。

  毛主席从近代历史说起,而这些历史现在也有很多人陌生。

  差不多100年以来(1840年至讲话时的1936年),中国是好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的国家。由于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和帝国主义国家相互间的斗争,中国还保存了一种半独立的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曾经在一个时期内,给了日本帝国主义以独霸中国的机会。但是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以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使得卖国头子袁世凯签了字的对日屈服投降的条约二十一条,不得不宣告无效。

  1915年5月25日,袁世凯政府与日方签订《中日民四条约》,正式确认了“二十一条”中的大部分内容

支持红色文化,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码

微信打赏


握手

雷人

路过

鲜花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