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历史研究 查看内容

对古田会议前毛主席与朱德、林彪关系真相的考证

2025-8-17 08:41| 发布者: 南极| 查看: 106| 评论: 0|原作者: 铁穆臻|来自: 毛著毛时代史Maoism研究

摘要:   序言:  古田会议前夕,主席和朱德同志存在观点分歧,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有两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一是朱德同志有没有错误、错误在哪里。这是一个经常被很多党史作品刻意掩盖的问题。特别是金冲及编写的《 ...

  序言:

  古田会议前夕,主席和朱德同志存在观点分歧,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有两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一是朱德同志有没有错误、错误在哪里。这是一个经常被很多党史作品刻意掩盖的问题。特别是金冲及编写的《朱德传》,将“为尊者讳”发挥到了极致,即使委婉承认主席和朱德同志存在争论,也丝毫不提朱德同志当时建军观点的错误。一是如何评价当时林彪的选择、行为。八十年代以来流行的说法,就是林彪那时“耍阴谋诡计”“挑拨离间”“扰乱红军”。这一说法也被很多党史研究者采用。但是,这一观点究竟对不对?这一观点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朱德同志当时究竟有没有错误?

  早在井冈山时期,主席和朱德同志就存在建军观点的严重分歧。从“三湾改编”开始,主席就通过“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了党对于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从而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党领导下人民军队的群众政治工作顺利进行、党对人民军队全面的思想教育和指导。然而,率领南昌起义剩余部队到井冈山的朱德同志,对于主席的正确建军观点是不理解的。湖南省委巡视员杜修经汇报说:朱德同志曾说,“在军事行动的时间,军队要管理政府与党。”(《杜修经向中共湖南省委的报告——红军情形、湘赣边界特委情形、湘南情形》,《宁冈,井冈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第15-第21页,中共宁冈县委会党史办公室编辑。)军队管理党,无论在何时都是错误的。只有党领导军队、党管理政府,军队无论何时都不能凌驾于党之上。可见,认识不到军队绝对不能凌驾于党之上这一道理,是朱德同志当时的认识错误。

  读一读《毛泽东文集》第一卷收录的主席给林彪的信,我们就知道主席坚持前委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党指挥枪。1929年,毛主席主持召开前委会议。“会上,就党对军队领导的问题发生争论。争论的焦点是红四军内是否仍要设立军委。一种意见认为,‘既名四军,就要有军委’,指责前委‘管的太多’,‘权力太集中’,是‘书记专政’,有‘家长制’。”(《毛泽东传(第一卷)》,第202页。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不同意主席的正确观点、反对前委的绝对领导、指责前委有”家长制”的是谁呢?传记编者讳莫如深,就是不说出口。后来,在白砂前委扩大会议上,“朱德在党以什么方式领导红四军的问题上发表意见......认为红四军在原则上坚持得不够,成为一切工作集中于前委,前委对外代替群众机关,对内代替各级党部”(《朱德年谱(上)》,第148页。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的编者没有为尊者讳,呈现了一个事实——朱德同志当时是反对毛主席关于前委统一指挥军队、强化党对于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正确观点的。

  后来,“朱德致信林彪,就红四军党的组织领导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表示不同意‘党管理一切’为最高原则”“认为此口号——党管理一切——是违背党的无产阶级专政的主张......一切实际工作集中于前委,前委开联会开了数日,各级党部坐等命令到来,以便遵照办理,这样何尝有工作归支部呢?望你站在革命观点上,赞成执行铁的纪律,方能增强全数党员对党的信仰,奋斗有所依归。”(《朱德年谱(上)》,第150-151页。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毋庸置疑,这与毛主席的正确建军观点是相反的。主席在给林彪的信中明确指出:“因为少数同志坚决地要军委,遂不得不攻击前委,于是涉及党的机关的本身问题,‘党太管多了’、‘权太集中前委了’就是他们攻击的口号。在辩论中论到支部工作,便有人说出支部只管教育同志的话,这亦是由于党的管辖范围一问题生出来的,因为他们主张党所过问的范围是要限制的,便不得不主张支部工作也是要有限制的了。”“少数同志们不知道这种现象是形式主义与需要主义之不同,纵委或前委的领导加强,一切问题(凡是他们所需要提出的)都能够提出在会议席上讨论决定然后通知政权机关负责同志去执行,否则谓之自由行动(如自由支配财政、自由支配枪弹等)。这种表现是党部领导力量加强的证例,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种进步的现象。”(《毛泽东文集(第一卷)》:《给林彪的信》)毋庸置疑,这就是主席和朱德同志的矛盾。主席坚持党委领导一切、不得在前委和军队中间插一个军委,并认为这样利于党对于军队在政治思想组织军事的全面领导,而朱德同志反对主席的正确观点。

  据曾志同志回忆:“记得在争论期闻朱军长曾找过我,问我的观点如何。我当时只凭着自己入党后学到的一些理论知识和实践体会,回答说:党在军队中应起核心领导作用,大革命时,党在人民群众中在国民党军队中都是如此。”“这样,在红四军党的‘七大’后,我被划到毛泽东那一边去了,我看已无法再呆在红四军,也就跟着毛委员去了福建。”(《毛泽东的三落三起》:《第九章、第二次大落》。中央文献出版社)可见,由于曾志同志坚决支持主席关于党领导一切、管理一切的正确观点,也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并跟随主席去参与地方群众工作。

  了解了主席和朱德同志的矛盾之后,周恩来同志认为:“他们两方面都有不可确立的意见,中心意见是朱说毛是书记专政,不是群众路线,即是妨碍司令部的工作,故他们主张恢复军委,朱以此为中心要服从中央而成立军委。毛的信是解释这些问题,说军委无须成立,并批评朱要形成个人英雄的企图。”(《毛泽东的三落三起》,第169-170页。中央文献出版社)周恩来同志虽然由于误解了主席的观点而对主席的建军观点做了不正确的批评,但是也客观承认“玉阶主张固然有极端民主化的倾向”(《周恩来军事文选(第一卷)》,第84页。)周恩来同志对朱德同志的批评是正确的。

  后来,陈毅同志到上海向中央汇报了情况。他认为:“毛泽东‘在政治上强’‘在政治上比较正确’,对于争论‘能从政治上来说明一切问题’;毛在政治上不能走”(《毛泽东的三落三起》:《第十章、第二次复起》。中央文献出版社),表示了对主席正确政治路线的认可。阅读了中央“九月来信”之后,“朱德同志很坦白的表示,他对中央的指示,无条件的接受。他承认过去的争论,他是错的。”(《毛泽东传》:《第9章:开辟赣南、闽西根据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传》之中,我们却看不到这一内容。

  如何评价林彪当时的选择与行动?

  林彪当时明确表示了对主席的支持,并对朱德同志、刘安恭进行了激烈的批评。林彪在给主席的信中说:“现在四军里实有少数同志的领袖欲望非常高涨,虚荣心极端发展。这些同志又比较在群众中是有地位的。因此,他们利用各种封建形成一无形结合(派),专门吹牛皮地攻击别的同志。这种现象是破坏党的团结一致的,是不利于革命的,但是许多党员还不能看出这种错误现象起而纠正,并且被这些少数有领袖欲望的同志所蒙蔽的阴谋,(附)和这些少数有领袖欲望的同志的意见,这是一个可叹息的现象。”(《朱德年谱(上)》,第148页。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他在给主席的信中还表示:“党里要有错误的思想发声,你应毅然决心去纠正,不要以不管了事。在中央未派人代理你以前,你不应该离开前委,我希望你以后有决心来纠正一切同志的错误思想。”(胡哲峰、于化民:《毛泽东与林彪》,第47页。新世界出版社)可见,主席希望离开红四军并参与地方工作,林彪是反对的,他强烈挽留主席、希望主席留在红四军继续领导同志们。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胡哲峰、于化民的研究成果中,对林彪给主席的这封信做了基本公正的评价:“毛泽东被深深地打动了。由于他对干部要求严,对一些干部的缺点错误批评时,毫不留情......令人难以接受,下不来台,因而很多人对他有意见,觉得他过于严厉,作风不够民主,对毛泽东所坚持的建军主张,多数人一时也不理解。毛泽东处在十分不利的位置。他为解决党内分歧殚精竭虑,寝食不安,却又为得不到多数同志的理解和支持而感受到一种奋斗中的苦恼。支持毛泽东的人如谭震林、伍中豪、江华等在党内占少数,而给毛泽东写信,明确要求他不离开红四军者,唯有林彪。这不能不使毛泽东感觉林彪这个人还是能看出问题的,是敢于支持正确主张的”(胡哲峰、于化民:《毛泽东与林彪》,第47页。新世界出版社)。主席当时的处境极其困难:上有刚刚发来“二月来信”要求主席离开红四军的周恩来同志以及向忠发、李立三这些对毛主席正确路线有严重偏见的上海中央大员,中有拿着上海中央“二月来信”尚方宝剑威胁主席的刘安恭和不理解主席建军观点的朱德同志和陈毅同志这些当时不支持主席正确观点的“少数同志”,下有当时多数不理解主席建军思想以至于在后来的红四军“七大”罢免了毛主席前委书记职务的多数指战员。面对上中下多数干部、战士对主席的不理解和不支持,当时的林彪敢于顶住压力表达对主席观点的支持、强烈挽留主席,还是有非常值得肯定的一面的。

  看到林彪这封信,主席极其感动,并在回信表示:“一、你的信给我很大的感动,因为你的勇敢的前进,我的勇气也起来了,我一定同你及一切谋有利于党的团结和革命的前进的同志们,向一切有害的思想、习惯、制度奋斗。”(《毛泽东文集(第一卷)》:《给林彪的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席正是在这封给林彪的信中,比较系统、清晰的讲述了他的正确建军观点。毛主席这封信在毛泽东建军科学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为古田会议决议的诞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至于林彪的言辞中对朱德同志个人的激烈批判,也是不能过度解读的。主席当时也批评朱德同志有形成个人英雄主义的企图。“过头话”谁都说过,朱德同志当时也对主席说了“过头话”。笔者认为,胡哲峰、于化民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后来又流行一种说法,认为林彪在这场争论中怀有个人企图,挑拔离间,推波助澜,起了很环的作用。这种说法怕也不尽符合历史的真实,林彪毕竟是公开站出来支持毛泽东的正确建军主张的,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这样做是需要勇气的。至于他在争论中说了过头话,在当时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胡哲峰、于化民:《毛泽东与林彪》,第51页。新世界出版社)林彪当时敢于支持处于极大逆境的主席,还是有勇气的。也正是因为林彪的这一举动,主席增强了对林彪的器重、厚爱。这也是后来林彪多次向毛主席提出不同意见和疑问的时候,主席耐心为他解答、引导他的原因。辽沈战役时,即使主席大发雷霆,在电报中也不忘仔细对攻打锦州的必要性进行战略角度的细致讲解。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足以得出这些结论:朱德同志在古田会议前夕确实坚持错误建军观点,而且错误非常严重,这也是主席和朱德同志的争论极其激烈的重要原因;林彪当时在党内“上中下”多数同志不理解、不支持毛主席的情况下敢于站在主席的一方、支持主席的正确立场,还是值得肯定的。我们不能因为朱德同志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就刻意掩盖他的错误,也不能因为林彪后来的错误而否定他之前正确的一面,才能够真正坚持实事求是态度。


握手

雷人

路过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