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看,1978年后被打断、被搁置、被拆解的项目,你会发现,我们不是技术不行,也不是人才不够,而是有人下定决心,按下了“暂停键”。这个暂停,停了二十年。 运10,中国第一架大飞机,1978年已经试飞成功,远航南亚安全返航,连美国的航空专家都说“值得尊敬”。但一纸通知,把它定性为“文革产物”,整个团队解散。不仅如此,连图纸都差点被销毁。多年后我们花重金引进“波音”“麦道”,再苦苦摸索,才走到今天这一步。 到1982年,中国空军下马项目31项。远程轰炸机没了,对地强击机停了,空优战斗机被砍,大型运输机与武装直升机也全部中止。直-7原定替代老旧米4直升机,已经定型,性能接近法国AS332,但在准备投入生产前叫停。直-8,本来是中国最早的武装直升机,对标苏联米24,却被认定“背景复杂”,原型机直接解体。 更严重的是歼8II。这款1974年定型的战斗机,本可在1982年装备空军,但因为“外界声音”与“合作问题”一拖再拖。直到1984年,在美方公司协助下才改版推出。整整耽误了十年。而原本更先进的歼9项目,1975年就有样机,是我国首次采用前鸭翼布局的战斗机,完全不输F14、幻影IIIV,计划在1979年批量生产,却在“技术论证”阶段被“冷处理”,最终没有投入。 海军项目到1982年,总计下马11项。包括才有消息的093、094型核潜艇,也是在那个时候叫停的。当时的设计,采用了多项国际前沿技术,包括双壳结构、早期导弹系统、水下作战指挥中心等。这个核潜艇计划,本可以在80年代初投产。但到了1980年,项目取消,图纸封存。 核潜艇不是唯一的牺牲品。还有被称为“准宙斯盾”的导弹驱逐舰项目,也在同一时期搁浅。当时的设计,已经考虑到相控阵雷达雏形,引入了指挥中心概念,大平板雷达的多普勒技术与美国斯普鲁恩斯级几乎同步。但这个项目甚至没来得及下水,就成了历史。 再看导弹领域。第二炮兵当年计划中的多弹头导弹DF6A、空射DF12、固体DF7A,都在1982年前后被叫停。DF7特别典型,它采用了中国第一代多弹头分导技术,飞行范围可覆盖太平洋彼岸,却因“方向调整”被肢解销毁。设计图纸多年后才在废纸堆里被发现。 那个年代,叫停的不仅是军事项目。民用方面也受影响。早在70年代,中国已经成功制造万吨轮,火箭、卫星计划进入实战阶段,大推力火箭发动机也已定型,但也因“调整结构”被缓一缓、停一停。 这些项目,不是失败了,而是“被终止了”。 今天回头看,我们错就错在没分清什么是真正的问题。很多东西没做下去,不是因为水平不够,而是路线转弯了。 1970年代,中国火箭技术、导弹设计、航空制造、计算机、核潜艇、航天系统,都是世界前列。那个时候,神五能上天,航母能下海,核潜艇能量产。我们有能力,有人才,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如果按原计划走,中国至少能提前二十年实现技术突围。 为什么没走下去?不是能力问题,是路线问题。 毛主席当年明确指出:“只要官僚脱离群众,不艰苦奋斗,群众就有理由不赞成。”他担心的,不是老百姓,而是官僚。他担心的是,一旦停止斗争,阶级会重新复辟。 他提出“要跳出历史周期率”,一个问题:只要权力集中而监督缺位,就会变质。所以他要发动群众,要让人民监督干部,要推翻那种“老爷式”的管治方式。这就是他晚年做的事。 可是这一切,难道真的是错误吗? 1976年后急着“纠正”。结果“纠正”的,是已经跑起来的国防工业、航天体系和大工业建设。曾经我们的计算机产业,是全球第三;生物工程走在世界前列;汽车产业不输日韩;海洋工业、自主建造万吨轮、航空母舰、火箭系统,全线推进。都在毛主席提出的“自力更生”的路线上,一步步走出来。 今天我们知道这些成果当时是“了不起”,但在那个时候,有人却一声“春雷”把它们全给劈了。 我们停下的二三十年,别国正是在飞奔。美国、苏联、日本,抓紧这个时间窗口,大力发展新技术。而我们,推迟了三十年才重新开始干。等我们回过头时,不少核心技术已经变成了“进口”标签。 而这一切,本可以不发生。如果我们没有急着否定毛主席晚年的那段探索,如果我们再多一分冷静判断,或许局势完全不同。 毛主席说过,他一生就做了两件事:第一是抗日,第二是搞大革命。前者没人反对,后者争议不断。可事实是,前者如同中国几千年改朝换代,而后者才是真正要推翻旧制度。他不是要把皇帝换个人来当,他是要让人民当家作主。 我们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落后,而是思想偏差。 如果我们还继续回避毛主席的思想、把他当成“历史错误”,那就永远站不起来。他不是完人,但他比任何人都更懂这个民族的命运。今天我们能重新开始自主制造、自主创新、自主探索太空,其实走的,还是那条老路。 只是我们晚走了。 我们最大的错误,不是失败了什么项目,而是认定毛主席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