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百姓之声 查看内容

欧植竹​​​​​​​:胡锡进对董明珠为何不“包容”?

2025-5-8 22:10| 发布者: 南极| 查看: 100| 评论: 0|原作者: 欧植竹|来自: 红歌会网

摘要:   在我的印象中,胡踢进是一个最爱讲“包容”的“好好先生”,俨然像个“肚子大到能包天包地的弥陀佛”。  曾记得,当广大网友异口同声批判某八爷化公为私,把国家资产魔术般转化为私有财产时,“好好先生”大摇 ...

  在我的印象中,胡踢进是一个最爱讲“包容”的“好好先生”,俨然像个“肚子大到能包天包地的弥陀佛”。

  曾记得,当广大网友异口同声批判某八爷化公为私,把国家资产魔术般转化为私有财产时,“好好先生”大摇大摆站了出来“当好人”,要求大家“包容”某八爷;当大家对吸毒艺人进行揭批时,“好好先生”再站了出来“当好人”,要求大家“包容”吸毒艺人;当大家批判抹黑前三十年的作家时(他自己也是抹墨前三十年的角色,我曾写过一篇题为《胡锡进抹否定前三十年可以原谅吗?》),“好好先生”又站出来“当好人”,要求大家“包容”那个作家;当大家声讨日本鬼子把核污水排放到大海的罪行时,“好好先生” 还是站了出来“当好人”,要求大家“包容”日本人;当“笑果辱军”事件曝出某艺人污蔑人民解放军,遭到网友的批判时,胡锡进还是站了出来“当好人”,要求大家“包容”那些辱军者者,说是要给他们“言论自由”。还有,当大家揭批那些编毒教材毒害祖国徒朵的坏人坏事时,当大家声讨有人污義开国领袖毛主席时,“好好先生”仍然挺身而出, 出来当“和事佬”,要求大家“包容”那些忘恩负义之徒。总之一句话,胡锡进对坏人坏事,是“大肚能容,能容天下事”的。在一些坏人里里,胡惕进是“救苦救难的活活菩”。

  奇悟的是,弥陀佛似的胡锡进,怎么就对好人、优秀民营企业家董明珠如此小肚心肠,不仅没有丝毫包容之心,给她一点点“言论白由”,而且还要进行无情打击,巴不得把人家往孔里整呢?让我们来看看把“要保护民营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胡锡进,是如何痛恨起优秀民营企业家董明珠的吧。

  原来4月22日格力举行十三届量事会,会上全票选举了董明珠为新一届董事长,开始了她的第五个任期。心直口快的这位董明珠董事长,在讲话中讲到他们企业培养人才时,说了这么一番话:“海归派里面有间谍,不知道谁是谁不是,在无辨别是否是间谍的能力下,我只能保守地选择在国内的高校里面,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她的话博得与会者的共鸣,话一落音,会场上爆发出了雷呜般的掌声。

  然而,世上的事,有人高兴,也会有人发愁。发言获全场鼓掌的重事长这番讲话,却遭到了茮些人的切齿痛恨,就这么几句简短的话,却像捅了一个“马蜂窝”,一群“蚂蜂”蜂涌而出,对董董事长进行围攻、网暴。其中一只自以为自已了不起、很有影响力的“大头蜂”(大人物)特别疯狂。这个家伙就是胡锡进,他妄图把董明珠摘倒搞臭。姓胡的及其追随者,有贬低董明珠“企业家格局太小”的,有将董明珠的话曲解为“岐视海归”的,甚至有“猪八戒倒打一耙”,把“制造群体对主”的大帽子往董明珠头上戴的!胡锕进更是摆出大架子发声说,重明珠这番话已经涉嫌违反劳动法第三条,因为你不能因一个人“是海归”就排除他的求职资格。这种区别对待本质上就是岐视。董明珠作为公共人物,有必要为这种错误道歉。大概他觉得这还不够解恨,还说:董明珠“她不再符合一个公众企业家的身份。”

  不难看出,胡锡进的心思是妄图把刚选出来的格力董事长董明珠拉下马来。他以为凭他这位“大人物”绍威望和影儿问力,能够“一锤定音”决定董明珠的命运。由此可见,胡锡进及甚追随者对董明珠及其企业是恨之入骨了!

  好在群厽的眼睛是雪亮的,董明珠不但得到格力全体职工的爱載和桶护,而且得到广大网友(含许多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胡锡进们想利用自已那善于诡辩、颠倒是非的嘴,大造舆论欺骗大众,结果反而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演传了一场“螳螂挡车”;让人笑掉大牙的闹剧。不信,你只要看看近来网上的文章和留言就明白了。最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胡锡进们的“胡文”后面,网友们在留言中,大榄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赞颂董明珠的,说她的话话讲得对、讲得好。反倒是对胡锡进们的胡言乱语骂声一片,把“批董颂胡”搞成了“颂董批胡”,让我肚子都笑痛了!

  让我随便抄摘一些网文和留言于后,让大家欣赏欣赏吧:

  首先摘抄郭松民的一篇颇有见地的文章《董明珠不必道歉》。文章在引用了董明珠在会上讲的有关海归言论后,指出:

  这段话,触犯了某些人的政治正确,一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以贩卖臣妄主义者著称的某大v,有点接奈不住地跳出来,指责她“明显越线了”,甚至挥拳撸秞地要她“道歉”。这种不顾别人讲话的语境和上下文,攻其-一点,不计其余的做法,恶化了网络舆论环境,把复杂的问题变成简单的政沾表态,阻止了条分缕析的讨论,的确很令人讨厌。

  作为一种脱稿的即席发言,不是很严谨,可以不这么说,但鉴于这不过是在公司内部,就公司自身的人事政策提出自己的判断,所以也不存在道歉不道歉的问题。至于这个大v就此指责她损害了“国家相关政策的严肃性“,甚至指责她”破坏了“海归群体的声誉”,这就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了。

  讨论任何问题,都不能脱离历史与现实的肯景,董明珠之所以用如此强烈的语气讲到“海归派”,是因为近四十年来“海归派”在某种心照不宣的气氛中,‘海归派”的确在许多领域、许多部门享有优先权,而这种优先权,客观上构成对本土人才的岐视与压制。

  举一个例子:新世紀初,北京曾起草了一套“改革方案”,方案规定:一半以上岗位要留给“海归博士”,不能用英语上课的,就不能在北京大学任教,北大自已培养出的 博士,不能在北大任教……。“改革方案”曝光后引起了强烈的讨论。有批评者指出,按照这桥的方案,几十年后北大所有的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助教等,都将归“海归博士”,北大自己培养的博士则只能到中国本土的二三流大学任教,北大将完全蜕变成一所美国的殖民大学。

  由此可见,这套方案已经折射出了“海归派”一直以来享有多么不可思议的优先权!

  董明珠的发言,有点矫枉过正,但她其实捉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中国各个社会主体(包括企业、大学、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等等)究竟应该以以本土人才为主建构干部队伍,还是以“海归派”为主建构干部队伍?如何确保各领域的骨干以及未来的领导阶层对中华文明有最基本的的文化认同与情感认同?如何确保并延续中国文化的主体性?

  提出这样汾问题,和继续学习西方先进的、好的东西,和“不拘一格降人才”以及吸引海外人才为中国服务等,并下矛盾。

  我想,这些问题才是值得讨论的,而张牙舞爪地要求“道歉”,不过是一种搅局,也反映了当西方渐失光环时,舆论界及其他领域中的“臣妾”心中的焦、虑。

  下面,我再抄录网友发的一些赞颂董明珠、批判胡锡进们的留言供大家读读。为了客观公正,我没特意选择与我个人观点相同的言论,而是随便拿出昨天在网上看到的网友留言来展示(这是网友们看了一篇批判董明珠的文章后写下的):

  网友“鸟懒宇宙”:

  “海归派里有向谍”,是一个正确的判断,并不是说“所有海归都是间谍”。防谍反谍没有错。

  网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人家内部说说不行吗?最龌龊的人就是把内部讲话发到公共平台的。她说了海归都是间谍吗?妣只说了海归中有间谍,有错吗?这不断秛事实证明的情况,带来的危害及其惨痛。你这么说不就是造谣吗?

  网友“清水河”:

  间谍二字不会刻在脸上。近些年来一些高官都被策反了。那些海归谁又敢拍胸打保票呢?董姐的话只是防止有疏漏而后悔,作此判决完全常。你不是间谍的海归跳什么脚呢?

  网友“平安福:”

  海归里面有间谍打中了这些群体的七寸!所以各种魑魅魍甄都抛头露面来讨伐了!!!人家只是说海归里有间谍,并没说悔归等于间谌,作者在这里泛标签化是何居心?

  网友“张纯”:

  企业行为,别人无需指手划脚过分解读。过于敏感的人大概率是汉奸。

  网友“白发老翁”:

  一个企业内部的讲话,为什么要搞得满城风雨,举国皆知呢?添油加醋,斴章取义,煽动群体对立,制造是非矛盾,对你、对我、对他、、对企业、对社会、对国家有好处吗?特别是有些知名人士,我建议你们不要过余责备一位七十出头的老人了,中国不是董明珠多了,而是像董明诛的人少了。

  网友“弧风”:

  我不是董明珠的拥趸,但对于网络舆论中诸多指责董明珠的言论一一包括我素来敬重的《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先生的评论一一却难以完全认同。董明珠提出“绝不用海归”的表述本身并无不妥,她所指是当下特定群体的海归人士,这与岐视指控存在本质区制,这顶“岐现”的帽子实在扣得有些牵强。在企业发展中采取防微杜渐的用人策略实属无奈之举,而能将这种考量直言不讳,反体现了董明珠坦荡磊落的作风。

  需要澄清的是,董明珠从未否定钱学森老一辈归国科学家的历史功绩。其言说背景在于当下确有部分海归人员未能抵御利益诱惑,做出损害国家利益的丑恶行径。对于掌握核心技术的格力而言,在人才甄选上慎之又慎实属必要。若执意将这种审慎态度曲解为“歧现海归”,那么同理可证:我国众多涉宻科研机构从未录用过日藉人员(其他行业确有聘用),难道能因此指控这些机构存在“国藉岐视”吗?虽未明文规定,但实际形成的不录用日藉人员及背景存疑的用人机制,与格力当前的用人策略实为同理。

  大同小异“批胡颂董”的网友留言还有很多,我已抄得麻手了,就不想再抄了。大、还想聊聊的是,我们这些普通网友都懂得的道理,为何《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却似乎不明白,硬要急急忙忙跳了出来表演一番,弄个灰头土脸,“搬石头砸自已脚”,做出让人笑痛肚皮的事呢?难歪他就这么“倒水平”吗?

  我想了半天才算搞清楚了,原来智商不错的胡锡进大人也未能跳出一句成语一一利令智昏。在私利面前,某些自以为“高人十等、百等”,压根儿看不起普通可姓的“上等人”(像胡锡们),也会昏头转向,是非、对错乃至敌我都分不清。

  据说胡踢进还在当《环球时报》总编时,就把自已高考考得不好的的女儿送到国外留学了,回国后遇上了“海归特别吃香”的好时机,便顺利地招到了《环球时报》社工作,还当了几年驻美目的记者。老胡自已家里就有“海归”,难怪对董明珠关于“不用海归”的言论咬牙切齿、恨之入骨,冒再大的风险也要赶快跳出来反对。嗨,利令智昏呀!不是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吗,胡老总会不会走到那一步?我不知道,让历史和实践来检验吧。

  【文/欧植竹,又名欧阳植竹,昆仑策研究院特约评论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文联第四、五两届委员、省文艺理论研究会理事、省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委员,郴州市文联原主席。]


握手

雷人

路过

鲜花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