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之制作 一、俄罗斯的“东方觉醒”:地缘战略的预见性重构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近期纪录片中坦言,早在其首次担任总统的25年前,便敏锐捕捉到“世界经济发展重心向亚太转移”的历史趋势,并将深化与中国等东方国家的关系视为“为世界稳定打造坚实基础”的战略选择。这一判断绝非偶然,而是基于对全球权力格局变迁的深刻洞察。从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俄罗斯启动“向东看”战略,到2022年俄乌冲突后加速远东开发,俄罗斯通过设立超前发展区、扩建物流基础设施、吸引亚太投资等举措,将远东地区定位为“21世纪的战略优先事项”。数据显示,2014 - 2022年间俄远东地区投资增速达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39%的增长率背后是油气管道直通中国、中俄跨境铁路运力翻番等具体成果。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满负荷运行标志着两国能源合作的深化,而人民币结算的推进则反映了去美元化趋势及中俄金融合作的增强。这种战略转向不仅是对西方制裁的突围,更是对“东升西降”历史潮流的主动顺应。 二、美国领导力的坍塌:道德感召力的系统性溃败 在@由之说天下前几天的《美国的立国之信何以坍塌?》长文中,用12000多字,分八个维度剖析其根源: 根源之一:契约精神的历史背叛 根源之二:制度性腐败的侵蚀 根源之三:意识形态的双重标准 根源之四:资本与权力的深度绑定 根源之五:美元霸权与美债信用危机将拖累世界 根源之六:全球治理责任的逃避 根源之七:一部美国史就是一部战争史 根源之八:美国滥施经济制裁让世界怨声载道 美国作为冷战后的全球秩序主导者,其领导力正经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普京尖锐指出,西方从未将俄罗斯视为平等伙伴,其终极目标是“彻底摧毁俄罗斯”,这种霸权逻辑同样体现在对华战略中。从阿富汗撤军的混乱到乌克兰危机中的双重标准,从“芯片联盟”的技术封锁到“印太战略”的阵营对抗,美国将地缘私利凌驾于国际公义之上。更具讽刺性的是,美国自身建立的金融贸易体系正被其滥用制裁工具所反噬——美元武器化加速全球“去美元化”,科技霸权催生中国AI企业DeepSeek以开源策略颠覆硅谷垄断。当《黑神话·悟空》以东方美学征服全球游戏市场,当TikTok用户自发掀起“中美互联网建交”,美国文化霸权也在中国叙事创新中逐渐瓦解。立国之信坍塌的深层症结,在于将“基于规则的秩序”异化为“基于霸权的规训”,而这次关税战是观察世界人心向背的绝好卡点。综上所述,美国逃避全球治理责任,已经失去领导世界的起码资格与公信力。 三、中国的全球倡议:文明型崛起的道义担当 近年来,中国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先后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这“三大全球性倡议”连同“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分别从发展、安全、文明维度、互联互通提供中国主张,形成系统性全球治理框架,为应对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等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旨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影响力的飙升,植根于其超越零和博弈的文明自觉。多个全球性倡议构成新时代国际治理的“中国方案”: - 发展维度:“全球发展倡议”通过“一带一路”落地生根,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旗舰项目重塑区域经济地理,2025年中国对东南亚投资占比升至38%,成为技术转移最大来源国; - 安全维度:“全球安全倡议”在中东促成沙特伊朗和解,在乌克兰危机中坚持劝和促谈,与北约东扩形成鲜明对比。 - 文明维度:全球文明倡议反对“文明冲突论”强调文明互鉴。这些年,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些“现象级”让世界刮目相看: 从《哪吒2》票房横扫北美到《黑神话·悟空》定义东方奇幻,从李子柒YouTube粉丝破千万到小红书“生活美学”反向输出,文化软实力指数跃居全球第二; ——互联互通纬度:“一带一路”倡议下,陆有中老铁路、中欧班列,海有“丝路海运”航线,空有空中丝绸之路,还有信息网络设施建设,中国正与世界全方位实现互联互通 。 - 未来维度:嫦娥六号完成人类首次月背采样、EAST装置实现核聚变千秒运行、DeepSeek大模型挑战GPT - 4,科技创新为人类共同挑战提供中国答案。 这些实践印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绝非空洞口号,而是以具体行动重构全球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中国除参与经济全球化之外开始“布道”世界,由此奠定了中国领导力地位。 四、中俄战略协作:确定性锚定动荡时代 据外交部发布,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5月7日至10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意义重大;各界期待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双方进一步深化政治互信,赓续历史友谊,拓展务实合作,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相信此访将为俄中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作出新贡献。 中俄关系已超越传统同盟范畴,成为动荡世界的稳定器。在能源领域,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满负荷运行,人民币结算占比不断突破,构建去美元化的能源安全网;在科技领域,两国联合研发CR929宽体客机、共建国际月球科研站,破解西方技术围堵;在地缘层面,上合组织与金砖机制双轮驱动,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不选边站队的第三条道路。更具深意的是,这种协作并非对抗性联盟,而是基于“真正的多边主义”——当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中煽动阵营对抗,中俄却通过“上合组织 - 阿富汗联络组”推动地区和解,通过“雪豹 - 2024”反恐演习维护中亚安全。这种“非西方中心”的稳定性,正是百年变局中最稀缺的战略资源。 结语:东方智慧照亮人类文明的十字路口 东升西降的实质,是单极霸权向多元共治的范式革命。当美国沉迷于“从实力地位出发”的傲慢,中国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观开辟新路;当西方陷入“民主VS威权”的意识形态窠臼,俄罗斯用“多极化外交”打破二元对立。历史终将证明,世界向东看既是经济重心转移的必然,更是文明形态创新的召唤——正如北斗系统为全球提供导航替代方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也为人类发展提供了更具包容性的选择。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东方不再只是地理概念,更代表着一种超越霸权的可能性。 在由之看来,特朗普当初的竞选承诺已经失言,离间中俄的如意算盘注定要落空,而在中美俄三国演义中,有识之士看得很清楚,将中俄共同塑造成对手,恐是美国犯下的严重战略错误,也为未来越来越“去美化”的世界顶层权力格局埋下了伏笔。 不过,中国不能掉以轻心。最近美国出了一本新书叫《关键十年:美国对抗中国的制胜战略》,将2020年代定义为美国与中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关键十年,构想在经济、外交、军事以及思想四个竞技场与中国展开博弈,用力一搏。至于“争霸”的定义,这纯粹是美国人的臆想,这不符合中国发展叙事的表达语境。 但世界一定看到未来关键十年,是“美国再次伟大”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中国并不认为是一场世纪性的“零和游戏”,完全可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问题在于美国的对华态度,前美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Robert Gates)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们把中国当做敌人(enemy)看待的话,那么中国将成为我们真正的敌人”,这点不假。 中国始终相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道是正义、是规律、是逻辑、是人心、是潮流、是趋势,是东升西降、世界向东看不可逆转的理所当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