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知乎新开了一个问题: 有网友私信让笔者去回答,然而笔者在知乎没有开账号,就在公众号这里简单回答一下吧。 其实提问者但凡对真实历史过程做过了解,对足够数量的亲历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过程的农民进行过调查,就不会笼统地提出“农民愿意接受‘包产到户’政策吗?”这样的问题。 笔者在上大学以前,通过对小岗村18个红手印事迹的了解以及跟自己父母的交流,基本上也认为是农民自愿冲破束缚、选择了“包产到户”。 然而,到2002年笔者还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到北京郊区的延庆县进行农村调查,当地农民讲述的一段历史却颠覆了笔者的认知。从那个村的多位农民口中,笔者得知了一位老支书的事迹。 “大包干”在全国推行的时候,这个村的大多数村民却不愿意分田单干,于是在老支书的带领下村民们一直在抵制上级的指令。终于到1984年的时候,这名老支书被以“贪污”的罪名入狱,乡里委派的新支书上任,这个村的分田才得以进行……然而,村民们至今是不相信老支书贪污的。 后来笔者趁着假期,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向多名老农民询问当年的大包干的历史,却得到了与父母那里听到的不太一样的答案。简单来讲,在笔者家乡,对于包产到户农民的意愿并不一致,有些农民是愿意的,有些农民是不愿意的: 觉悟稍高一点的农民自然是不愿意的,在笔者与他们进行交流时,他们还能讲出一些“大道理”,虽然距离大包干的历史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当然,这种有觉悟的只是少数农民。 家庭壮劳力不足或者是技能稍差一些的农民,或是当时就不愿意的,或是当时愿意、后来后悔了——单干以后,这个群体的经济状况很快被“分化”下去。 而笔者自己家则代表了另一个群体:笔者的父亲与大伯没有分家,家里壮劳动力多;大伯是生产小队长、种田能手;父亲在70年代的时候就被招进了县里的建筑队,农忙的时候可以回来帮忙。所以,像笔者所在的这样的农民家庭是很愿意单干的。到1983年的时候,笔者家就成了村里第一户盖起砖瓦房的家庭。 再后来了解更多的历史,笔者才发现这种状况与毛主席当年的判断竟是惊人的一致:“我为什么把包产到户看得那么严重?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所有制的基础如果一变……两极分化快得很。” 当然,两极分化还只是一个方面的问题。笔者以前就讲过家乡的历史:分田单干之前,笔者的老家已经实现了初级的机械化。分田的时候为了体现公平原则,这些机器都被拆成一件件的废铁,平均分配给每户,一夜之间又回到了用牛耕地、用桶浇水的日子;58年、75年两轮大修的灌溉工程也在90年代末彻底荒废…… 毛主席当年反对两个主义,一个是“命令主义”,一个是“尾巴主义”。当有人拿“18个红手印”说事的时候,其实是为了抨击当年的集体化是“命令主义”。然而,当我们全面地去了解、看待当年的历史,当年农民的实际意愿的时候,就会发现:不是毛主席搞了“命令主义”,而是有些人搞了“尾巴主义”——把落后份子的觉悟水平,当作农民整体的觉悟水平。 2021年1月9日《人民政协报》曾刊登了一篇文章《共同富裕,一个村庄的信仰与坚守——贾家庄乡村振兴启示录》。 其中提到的山西汾阳贾家庄就颇有典型意义。 解放前,到处是盐碱、湿泽、荒滩的贾家庄自然条件恶劣,是远近闻名的穷村。 1952年春,贾家庄农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办起了全县第一个初级生产合作社,坚定不移地走上了集体化奋斗道路,靠“一百把镢头闹革命”,开始了长达23年的治水改碱工程,硬是把近3000亩盐碱地变成了适宜机械化耕作的沃土良田。 从成立互助组、合作社到建立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在人民公社时代就贾家庄一直是农业合作化运动成功的典范。早在50年代,已经是与西沟村(出了郭玉恩、李顺达、申纪兰三位全国劳模)齐名的先进村。60年代贾家庄人自己动手研制农业机械,被表彰为“全国农业机械化的一面旗”;70年代多种经营综合发展,再次受到国家表彰。 70年代末,农业包产到户开始在全国实行。到了1983年,汾阳县318个行政村几乎都已经“土地下户”,贾家庄摇身一变成了政治落后村。县里、乡里的书记轮流到贾家庄做工作,逼着贾家庄分田单干。时任村党支部书记邢利民对领导说,“我下不了手。你们把我撤了吧,选新的村支书来分。”就这样,在全体村民的抵制下,贾家庄的村集体经济最终保住了。 当时上面的政策号召党员干部带头致富,邢利民和村支部副书记合办了一家塑料厂。从1983年到1985年,那些先富起来的不是村干部,就是能人。邢利民算了一笔账,那些收入最低的农户和村干部的收入竟相差8倍之多。群众的非议让邢利民陷入了沉思,他从太原到了北京,再到河南,参观了那些坚持走集体经济道路的村庄。回程的火车上,邢利民在笔记本上工工整整、无比虔诚地写下了四个大字:共同富裕。 回到贾家庄,邢利民召开了支部会,带头把自己手里的厂子上交给了村集体;在动员党员干部捐出个人企业后,贾家庄就成立了农工商联合总公司,确立了农工商综合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用滚雪球的方式,先后创办了20多个企业,村集体固定资产由最初50万元发展到5000多万元。随后,贾家庄又通过建立特种水泥厂,实现了由农业经济为主向工业经济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在贾家庄村史馆里有一座汉白玉毛主席坐像,身后是一面铜墙,代表着真正的铜墙铁壁是群众。在一个“人间正道私有化”的时代,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成了支撑邢利民和贾家庄人继续前行的精神支柱和信仰。 贾家庄这样的村庄不是个例,例如人们熟知的华西村,还有80年代分田之后又重新集体化的南街村。但这样的坚持集体化的村庄总体还是极少数,大多数屈于压力都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