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百姓之声 查看内容

人民日报评论:美丽乡村容不下鸡鸭鹅?

2024-6-14 16:44| 发布者: 南极| 查看: 215| 评论: 3|原作者: 人民日报评论员|来自: 人民日报

摘要:   “村中不闻鸡鸣,池塘不见鸭鹅”;主干路两侧反复割草、干净整洁,但村内的背街小巷脏乱差;过度拔高治理标准……近期,《半月谈》报道一些地方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存在走偏现象,引发关注。  村容村 ...

  “村中不闻鸡鸣,池塘不见鸭鹅”;主干路两侧反复割草、干净整洁,但村内的背街小巷脏乱差;过度拔高治理标准……近期,《半月谈》报道一些地方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存在走偏现象,引发关注。

  村容村貌改善,带来人居环境舒适度提升,回应了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这本是一件好事。一些地方好事没办好,问题出在哪儿?

贵州省岑巩县客楼镇下寨村民居与荷塘。图片来源:新华社

  贵州省岑巩县客楼镇下寨村民居与荷塘。图片来源:新华社

  相关报道中有村民说:“听不见鸡叫,还是农村吗?”这一“灵魂拷问”,直指一些地方相关举措脱离生产生活实际,对于畜禽养殖污染等问题采取了“一刀切”的简单处理方式。要想生活宜居,还需村民来议。不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甚至无视农民意愿和生产生活习惯,好事也不可能办好。

  应当看到,一些走偏现象,背后还有相关考核要求“不接地气”的因素。比如,村庄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垃圾分类标准就向大城市看齐;实行“月评比、周排序、日通报”,让人居环境整治成为“躺在表格里的数字”。类似不从实际情况出发,搞表面文章、形式主义的做法,不仅影响了整治的成效,还可能加重基层负担、滋生微腐败等问题。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是关键。有的基层干部出去考察,看到别的地方环境整治标准很高,就想照搬照学,殊不知如果没有考虑村情民情实际,治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花了大价钱却不见成果。就拿中西部户厕改造来说,旱厕要不要留,水冲厕所采用哪种技术模式,既关乎使用体验,也涉及改造和后续维护成本等,都需要统筹考量。我国各地农村情况千差万别,整治人居环境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使标准在满足村民需求的基础上,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

  乡村是农民安居乐业的家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隽永画面中,蕴含着提升乡村建设水平的殷切期许。现实中,不少乡村通过创新方式方法,在美丽山水田园间找到了发展产业的致富渠道。因地制宜,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扎扎实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才能不断增强乡亲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握手

雷人

路过

鲜花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云淡 2024-6-19 13:08
参考文摘
普京飞抵平壤 金正恩亲自到机场迎接    2024-06-19    联合早报
        图片说明:普京(中)6月19日凌晨飞抵平壤,金正恩亲自到机场迎接。这也是普京时隔24年第二次访问朝鲜。(路透社)
        俄罗斯总统普京星期三(6月19日)凌晨飞抵平壤,这是他时隔24年第二次访问朝鲜。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亲自到机场迎接普京。综合路透社和彭博社报道,普京搭乘的飞机于星期三凌晨2时45分(新加坡时间星期三凌晨1时45分)降落在平壤顺安国际机场。
        塔斯社发布的视频显示,两人一起坐上普京的豪华轿车前往普京将下榻的旅馆。沿途几乎每隔一个灯柱就可看到普京的肖像,随行车队共数十辆汽车和电单车,一路上都安全人员站岗。
——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40619-3945711
引用 云淡 2024-6-19 09:18
参考文摘
葛元仁:话说知青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2024-06-18
—— http://www.kunlunce.com/jczc/fl111111111111/2024-06-18/178669.html
~~~~~~~~~~~~~~~~~~~~~~~~~~~~~~~~~~~~~~~~~~~~~~~~~~~~~~~~~~~~~~~~~~~
参考文摘(当着80后接班时,缺乏接地气的青年干部群体。)
孙成民︱上山下乡:长远意义的战略部署,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    2023-08-27    来源:知青问题研究
——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23-08-26/83536.html
~~~~~~~~~~~~~~~~~~~~~~~~~~~~~~~~~~~~~~~~~~~~~~~~~~~~~~~~~~~~~~~~~~~
讨论(如果在阶级斗争熄灭论的氛围中长大的-从家门、到校门、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成为执政主体时,中国的无产阶级从现在起就要着手准备应对那时可能出现的社会大动荡)
        当年延安吸纳了成千上万的抗日热血青年经过了延安整风的洗礼统一了思想,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好了干部准备。在文化革命建立三结合的新政权的时候,发现具有社会主义革命觉悟的青年干部的不足。要提前重视并解决规模性地培养和储备具有社会主义革命觉悟(树立了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青年干部群体问题,以便迎接随后到来的社会主义革命高潮。
引用 云淡 2024-6-19 07:37
参考文摘
朱树松:“无限风光在险峰”    2024-06-18    来源: 红歌会网
  毛主席《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诗作于1961年9月9日,最早见于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毛主席诗词37首》。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 https://mzd.szhgh.com/xuexi/2024-06-17/353986.html

查看全部评论(3)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