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百姓之声 查看内容

由之说天下:欧洲新观察

2024-6-13 16:04| 发布者: 南极| 查看: 198| 评论: 2|原作者: 由之说|来自: 由之说天下

摘要:   看今天世界格局,有一个观察纬度就是看多极化趋势。多极化旨在对抗全球霸权主义,推进国际民主化进程。而多边主义则旨在对抗单边主义,強调在全球化议题上加强多边合作,最终要回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知正念上来 ...

  看今天世界格局,有一个观察纬度就是看多极化趋势。多极化旨在对抗全球霸权主义,推进国际民主化进程。而多边主义则旨在对抗单边主义,強调在全球化议题上加强多边合作,最终要回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知正念上来。

  当前,全世界的目光都在聚焦欧洲,不仅只是因为还在进行并可能升级的俄乌战争,还因一场欧洲议会选举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我们看到欧洲议会选举后,欧洲的局势令人眼花缭乱:极右翼势力大幅扩张,法国总统解散议会,德国总理遭打击,比利时首相辞职。股市和汇市双双下挫,显示资本市场对右翼政策担忧……

  今天,我们如此关注这一地区形势,反映出欧洲这一极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欧洲内在变化所引起的外溢效应,势必影响世界。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6月10日刊登题为《欧洲进入新政治时代》的文章,将欧洲的未来与这次选举联系了起来。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今天“由之说天下”也将目光投向欧洲。以为近期欧洲的一些动向值得格外关注,尤其是对中国而言,关系到对欧洲选举后的普遍预期以及中欧关系下一步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关注欧洲议会选举结果。

  此次欧洲议会选举的一个重要看点是——究竟多大程度上改变欧洲的政治风向?但无论如何其选举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欧洲当下的民意。

图片来自网络

  选举结果显示,欧洲议会“右转”明显,多国极右翼政党“斩获颇丰”。其中,在德国,由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组成的最大在野党联盟党(中间偏右)获得30.3%的选票,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获得了15.6%的选票,是该党派迄今获得的最好成绩;而德国执政联盟的三个政党中,德国总理朔尔茨所在的社会民主党获得14.1%的选票,是该党迄今获得的最差成绩。在法国,总统马克龙所在的执政党复兴党的支持率也远低于极右翼政党,导致马克龙随即解散了法国国民议会。

  虽然中右的人民党团和中左的社会和民族党团都巩固了第一、第二大党的地位。但是持中间立场的复兴欧洲党团以及绿党和欧洲自由联盟组成的党团所获议席减少幅度较大。

  这次欧洲议会选举的结果之所以引发不安,是因为对这种欧洲的政治生态存在担忧。右翼和极右翼势力的崛起可能会对欧洲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深入到欧洲内部,那么可能觉察到一些复杂的深层原因。包括:

  — 经济问题:欧洲一些国家近年来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导致民众对传统政党的不满和失望,转而支持更加强硬的右翼和极右翼政党。

  — 移民问题:欧洲国家面临着来自中东和非洲等地的大量移民和难民涌入,这给欧洲社会带来了诸多挑战,如就业、教育、医疗、安全等。一些右翼和极右翼政党主张采取更加严格的移民政策,以保护本国公民的利益,这也得到了部分民众的支持。

  —恐怖主义问题:欧洲国家近年来遭受了多起恐怖袭击事件,这让民众感到不安和恐惧。一些右翼和极右翼政党主张采取更加严厉的反恐政策,以保障国家安全,这也得到了部分民众的认可。

  —民粹主义抬头问题。民粹主义萌芽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意指平民论者所拥护的政治与经济理念,该理念拥护平民掌控政治,反对精英或贵族主导政治。持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立场的右翼或极右翼政党借民众的担忧情绪成功扩大了票仓,随着其势力扩大,这些力量正从内部影响欧盟决策。可能使欧盟在相关领域通过新立法变得更加困难。

  注意到欧洲议会选举结果出炉后,法国总统马克龙于6月10日宣布解散法国国民议会,并提前在6月底至7月初举行国会改选。有分析人士指出,马克龙决定提前选举,主要有两大考量:一是期望重获选民的信任,令执政党在议会中有机会获得绝对多数席位,以克服政府在立法过程中遭遇的阻碍;二是马克龙也期望尽可能阻击极右翼党派的强劲势头,阻止其候选人在2027年入主总统府。但是这是马克龙孤注一掷下的一步危险的棋,弄不好使马克龙的执政更加“跛脚”。

  有分析人士也认为,提前举行议会选举对马克龙和执政党复兴党来说是一场“赌博”,“蕴含巨大的政治风险”,复兴党可能损失更多议席。一旦复兴党或中间派联盟败给国民联盟,马克龙在其剩余3年总统任期内恐怕将面临诸多掣肘。代表极右翼的勒庞说:“如果法国人民在未来的立法选举中信任我们,我们就准备好行使权力。我们准备好扭转国家局面,准备好捍卫法国人的利益,准备好结束大规模移民,准备好把法国人的购买力放在首位。”

  据说,目前,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16个国家的极右翼政党民意支持率超过20%,9个国家的极右翼政党处于管辖范围内的领先位置,9个国家的极右翼政党民意支持率位列第二或第三。看来,全世界都要面对欧洲这一日益右倾化的趋势与政策走向。

  二、关注欧盟对华加征新能源汽车等产品高额关税

  欧盟将从下个月起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最高加征38.1%的额外关税,意味着最高达到48.1%。这是继美国政府5月14日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高额关税之后欧盟采取的最新行动。

  欧盟委员会6月12日发布公告称,如无法与中方达成解决方案,加征关税将于7月4日左右实施。欧盟委员会表示,对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将分别加征17.4%、20%和38.1%的关税;对其它制造商将征收21%的关税;进口自中国的特斯拉汽车可能适用单独的税率。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2日在回应欧盟拟对自华进口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称,将密切关注欧方后续进展,并将坚决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欧方罔顾事实和世贸组织规则,无视中方多次强烈反对,不顾多个欧盟成员国政府、产业界的呼吁和劝阻,一意孤行,中方对此高度关切、强烈不满,中国产业界对此深感失望、坚决反对。

  这轮关税措施,对于中欧贸易关系的波及影响,尚待进一步评估。一项由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发布的分析报告指出,若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20%的进口关税,则欧盟进口的中国产电动汽车数量将减少1/4,约12.5万辆,相关贸易损失将高达近40亿美元。以目前比例来看,相关损失或会更大。

  说起中欧贸易利害关系,2023年中欧贸易总额已高达7830亿美元,这一数据反映了中国和欧盟之间紧密的经贸联系和相互依赖性。

  中欧贸易关系的本质是互利互惠。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毛宁说,中国和欧盟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平均每分钟贸易往来近150万美元。中欧双向投资存量已超过2500亿美元,双方企业还在继续加码投资对方市场。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9万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欧贸易“黄金通道”。可以说,中欧之间已形成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相互交融、深度互嵌的格局。如果中欧贸易摩擦扩大,双方都受损失。

  注意到,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奔驰、宝马、大众发表声明反对欧盟对华有关产品加征高额关税的做法。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德国和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为2531亿欧元,中国连续第八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如果中国对欧反制,恐怕德国企业首当其冲。据说德国车企20~30%的利润来自中国市场。

  需要指岀的是,中国要谨慎对待这轮欧盟的对华贸易措施。虽然欧美同样对华加征关税,但背后的目标指向是不同的。美国对华贸易战是应对中国崛起实行其“遏制”战略的一部分,而欧洲更可能是出于对本地区的产业与贸易保护。欧盟是一个有着27个成员国的联合体,一直呼吁加强内部团结,反映内部分歧加剧,采取一致行动越来越难。中国在坚持原则、坚决捍卫自身利益的同时,必须讲究对欧策略,求同存异,更多地争取欧洲,势必也要开始跟欧洲的“右翼”打交道。

  三、警惕欧洲民粹主义“右倾”势力 影响欧盟对外政策

  民粹主义是把“双刃剑”,因势利导得好,则会增加一国与地区组织的凝聚力;因势利导得不好,则会变成难以驾驭的政治破坏力。

  美联社评论说,欧盟过去数十年的历史中,强硬右派大致在政治上处于边缘,如今却在欧洲议会选举大有斩获,对欧盟未来的移民、安全与气候政策将有更多话语权。

  据路透社报道,政治观察人士将这种右倾化归因于欧洲生活成本上升、对移民和绿色转型成本的担忧以及俄乌冲突,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政党抓住了这些担忧。路透社称,欧洲议会内部的右倾化可能会使通过应对安全挑战、气候变化影响或来自中美产业竞争所需的新立法变得更加困难。

  注意到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主席勒庞早前的言论非常露骨。在欧洲一体化方面,她主张退出欧元区,设立贸易保护措施,还称若当选将对欧盟各项条约重新展开谈判。这种极右翼倾向容易让人联想起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德国纳粹主义与法西斯主义思想传播的可怕历史情形。

  有分析评论家警告:此次选举带给激荡的国际局势的影响也必须引起警觉。主张“美国优先”的特朗普可能会在11月的美国大选中受益于欧盟的右转。

  随着右翼声音越来越大,未来欧盟对乌克兰的援助可能会变得更加复杂,是否应当继续援乌的争论已经成为一些国家内部严重撕裂的主要原因。欧洲一些右翼政党对欧盟继续援助乌克兰的政策持怀疑态度。

  对于欧洲“右翼”在对华态度上可能还没有来得及明朗化。欧洲右翼崛起不仅对欧洲国家产生影响,对国际局势和其他国家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对于中国而言,有国内分析家表示了担忧。担心可能会使得欧洲地区保守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升温,至少对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至于具体的影响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包括欧洲各国的政治格局、外交政策以及中欧双方的互动和合作。中国可以通过加强与欧洲的对话与合作,推动互利共赢的关系,来应对潜在的挑战。

  首先要防止“右翼“成为新的反华力量并与美反华势力合流。其实,中美都在争取今天的欧洲。欧洲的一些极端人士正在推动欧盟愈加屈从于美国,甚至冒着导致整个欧洲大陆陷入战争的风险。

  其次,中国可能要调整对欧外交政策。必须正视欧洲“右翼”与“极右翼”在欧盟决策上形成新的话语权的现实,采取灵活的外交策略,尝试与它们打交道,最大限度地争取欧洲,以集中应对来自美国的全面挑战。当然,做到这一点,无疑是困难的。

  再次,鼓励欧洲战略自主。欧洲战略自主符合世界多极化的主张,也符合中国的一贯倡导。法德作为欧洲的轴心国,有一定的战略自主意识,但由于受到美国的牵制,欧洲的战略自主一度受到破坏,时而出现摇摆。

  综上所述,由这场欧洲的选举所导致的欧洲内部政治格局的变化与对世界的外溢影响观察,还需要时间验证。让我们还是首先关注欧盟对华加征关税给中欧贸易造成何种冲击这个焦点话题吧,因为这是立竿见影的冲击。

  看来,前几年,中央提出的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决策,以应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脱钩断链”等反全球化逆流的战略考量,越来越被时间证明是富有战略远见的!


握手

雷人

路过

鲜花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云淡 2024-6-17 21:52
参考文摘
井冈山观心:如何区别共产党与国民党?    2024-06-17    来源:井冈山观心1921
        (1968年)5月11日晚上,在人民大会堂一一八厅召集林彪、周恩来、陈伯达、康生、谢富治等开会。毛泽东说:......对广大人民群众是保护还是镇压,是共产党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根本区别,是无产阶级专政同资产阶级专政的根本区别。
—— http://www.wyzxwk.com/Article/zatan/2024/06/493294.html
~~~~~~~~~~~~~~~~~~~~~~~~~~~~~~~~~~~~~~~~~~~~~~~~~~~~~~~~~~~~~~~~~~
讨论
都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毛泽东与蒋介石有何不同?
抗日战争时期
一、主要矛盾认知差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与 攘外必先安内
二、由此引出策略上的差异:主要依靠全民族的抗战 与 总是幻想着依靠国际调停。
新时期与蒋介石(党内资产阶级)斗争的继续
一、主要矛盾认知差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与  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二、由此引出策略上的差异:依靠工农兵抓革命促生产 与 统治基础是以参与剥削为特征的“党员董事长党员总经理”的“生产党”
引用 云淡 2024-6-16 11:30
参考文摘
徐明旭:阴谋与虔诚:胡耀邦与西藏骚乱的来龙去脉    2012-1-27    春秋战国军事网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1201/289655.html

查看全部评论(2)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