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笔者去西安可惜没能去拜谒黄帝陵。不过却搜到毛主席的《祭黄帝陵文》,知道是刻碑立于黄帝陵前的,读之心潮澎湃、千壑奔赴不能平息,故在此强烈作如题呼吁! 有同感者请帮忙顶起! 无论: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 还是: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至今思之,尤是时代最强音! 在此列举推荐其进入教科书的理由有八—— 其一: 该祭文的写作背景对我们这个走向复兴的国家民族非常重要! 该文写于1937年的清明节,国共两党难得暂息干戈,并携手前往陕北同祭轩辕黄帝陵!祭文由毛伟人以苏维埃政府主席名义执笔。当是时,也是日寇即将全面侵华时!正应了国歌那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所以祭文的历史意义非常大! 黄帝陵远眺 其二: 祭文是伟人写给伟人即我们的“人文初祖”黄帝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中关于黄帝的历史事迹,从“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到“涿鹿奋战,区宇以宁”,黄帝的史实和功业跃然纸上,并由伟人写下,一锤定音,教育意义深远。 关键是,祭文由远怀黄帝创世,陡然切入眼前的日寇侵华的危迫时局,剑气超溢于文外,简直激奋人心! 其三: 祭文饱含历史内容,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教材。 如前写黄帝“建此伟业,雄立东方”,立即无缝衔接“世变沧桑,强邻蔑德”(指日本),再到“琉台不守,汉奸何多”!把一段抗战史高度浓缩概括了起来,着实是史诗式神来之笔! 放眼今天各种历史戏说,确实应该推出主席的定鼎之声,以正视听。 其四: 该祭文行云流水,用典精辟,写得不是一般的好!其文学造诣以及文化意义不容小觑。 其中——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 ——各种典故、成语信手拈来,即能震古烁今! 其余文采斑斓之处不胜枚举! 黄帝造像 其五: 现实意义:该祭文本质是一篇战斗檄文,仅在分崩离析的当时,即被誉为“统一战线之抗日出师表”!(林伯渠语) 其中—— 剑屦俱奋,万里崎岖, ——绝对是时代最强音!其不仅在战争年代震慑敌胆,即使放到今天也同样是振聋发聩的存在! 黄帝陵 其六: 人文意义: 特别是比较一下同期的国民党祭文,那种软踏踏毫无时代感的老套八股文,即可看出什么叫差距! 而伟人的祭文当得起是新时代的序幕,不仅状写了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还表达了政治主张,救国方略,以及在老祖宗面前宣誓了战斗之决心! 一句话!其深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即:文以载道。 其七: 教育意义: 祭文短短56行226字却留下了“两个伟人、两个时代、两项不世伟业交相辉映”,不仅激励当代人“剑屦俱奋”,还勉励后人“战则必胜”。 后人学此既学到知识,致敬伟人,还能为革命精神所感染,不亦乐乎! 其八: 纪念意义: 这个不言而喻,既是对伟人的纪念,也纪念那段中华民族世代不会忘记的战火连天、水深火热的岁月! 想起连伟人都谦逊誓言: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 综上所述,该祭文文美而荷重,言简意赅而易学,故强烈建议纳入高中教材,支持者请帮忙顶起!感谢! 应读者要求,附主席原文在后: 毛泽东《祭黄陵文》: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