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已经退休的作家,持续关注西部特困地区贵州毕节四年时间,深入走访了这里的一百余个乡村,记下了满满的一箱笔记,搜集查阅了上千万字的资料,几易其稿,白发陡增,终于完成了颇具时代性、思想性和艺术性,长达38万多字的报告文学《走向乡村振兴》。他,就是当代文学家、著名学者王宏甲。
王宏甲是贵州人的朋友,他的《塘约道路》《中国天眼:南仁东传》以及《走向乡村振兴》,都以深厚的感情书写了贵州。我与王宏甲结下不解之缘,是在2017年春,他到毕节调研,因工作关系,陪同他到基层调研采访好几次。他身上特有的严谨、挚诚和智慧让我深受教育。之后他每次到毕节,短则数周,长则数月,我都有幸和他在一起,或聆听请教,或交流沟通,胜似师生情份。在《走向乡村振兴》出版之前,我得以第一时间拜读了初稿,被其博大精深的内容、开阖有度的章法所折服,特别是文稿通篇蕴含着的人民情怀,让我的思想受到震撼,精神也得到了洗礼。
王宏甲是我认识的极具敏锐性、充满正能量的作家,平时与其座谈,他时不时会冒出与众不同的“高见”,其中的睿智哲思,常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王宏甲十分关注事关国家大局、民族复兴的“三农”问题。早在2017年初出版的《塘约道路》中,他就以塘约村改革实践为切入点,从政治、历史、经济、法律、文化等维度,对贫困地区农村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作了深入的记述和展现,反映了基层党组织全面领导农村各方面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他一直在宣传和推动这一创新实践,提炼出“塘约经验”的核心是“党建引领、深化改革、组织起来、共同致富”。有人疑惑过,但他始终坚定不渝。2018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明确要求“村党支部全面领导隶属本村的各类组织和各类工作,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工作,组织带领农民群众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2019年1 月,中共中央新修订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村党组织书记应当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 2019年8月,新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又进一步对相关内容作了强调明确。这一系列的党内法规是中央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创新和突破。还记得王宏甲有一天十分欣喜、一字一句地把这些话读给我们听,眼里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这些年来,毕节作为国家西部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坚持以“大党建统领大扶贫”,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张旗鼓、全面推进“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工作,“面对面”组织、“手拉手”帮扶、“肩并肩”合作、“心连心”管理、“实打实”共享,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路子,王宏甲持续跟踪调研采写了毕节实践的全过程。作品站在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全面、客观、真实反映了毕节绝地突围、彻底撕掉贫困标签的探索实践,同时还采写了发达地区烟台市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经验,“西”“东”并举,异彩纷呈。
要说这部报告文学之所以会引起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除了作品紧扣新时代发展脉搏,还因为作者带着理性的温热和感性的挚诚,娴熟地奏出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学科智识融会贯通的交响,视野宏阔、思想深邃、情感挚笃,在文学的表现空间里,叙事、议论与抒情交相辉映、余音缭绕。全书围绕聚力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这一主题,以“组织起来”为主线,以党支部领办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为着力点,从“一个致力于改变贫困的试验区”拉开宏大序幕,到“闻其饥寒为之哀”的回望与叩问,到“再不能忽视的常识:组织起来”的真挚呼唤,到“大党建统领大扶贫”的扬帆启航……再到最后的“风都在传播久违的声音”“你能留下什么”,总共18章,环环紧扣,从容展开,以严密的史实、深邃的道理、感人的故事,反映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生动实践,演绎了一部波澜壮阔、感天动地的脱贫攻坚壮丽史诗。每一章都可独立成篇,其间的空白会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和思索。
阅读王宏甲的作品,往往被他信手拈来、左右逢源的知识的魔力所吸引,为他厚重强劲的笔力所打动。在《走向乡村振兴》中,作者的笔触,像无数灵动的射线伸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如对“组织起来”的探究,用演讲式的笔法,追溯贵州文化的源头“黔西观音洞”,揭示从部落时代到信息时代“组织起来”的强大力量,接着笔锋转到西方社会“组织进来”推动的工业革命,再回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包括农民在内的全体人民组织起来的探索实践和伟大成就。一点点展开,一层层翻转,古今中外尽收笔底,腾挪跳跃,耐人寻味。又如《怎样看待“穷”棒子》一章,用大量的史实、观点和采访手记阐释了“群众”的生动内涵和强大力量,率意随心,别具慧眼,发人深省。更为惊叹的是,作品是在写脱贫攻坚,其中许多篇章都涉及产业如何发展、人才如何培养、文化如何激活、生态如何恢复、基层组织如何发挥作用等方面的人和事,这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个方面振兴的要求高度契合,更加凸显了《走向乡村振兴》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
作品对人物的描写也下足了功夫,或浓墨重彩,或素描传神,或群雕展示,字里行间充满对贫困家庭的悲悯、对精准扶贫的关切、对先进典型的赞美。其中提及的人物难以计数,既有领导、也有百姓,既有个人、也有群体。夙夜在公、担当作为的各级领导干部,攻城拔寨、舍生忘死的“一线尖刀”,情系桑梓、反哺乡邻的青年才俊,感恩奋进、自强不息的“穷棒子”……周建琨、于涛、张凌、衣元良、李大奎、李大均,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担当、有情感、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能让人感受到亲历这场伟大战役的他们身上闪现出的拼搏与荣耀、平凡与崇高。
王宏甲2019年出版的《中国天眼:南仁东传》,从接受任务采访、构思到完稿,前后约一年时间,而《走向乡村振兴》却跨时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用情之深、用力之大不难想见。从《走向乡村振兴》的整个创作过程,可以深深地感受到有一种滚烫炽热的人民情怀在鼓舞着他、支撑着他,每一章节、每一字句,都是用双脚走出来的,用饱含“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激情迸发出来的。在采访过程中,他像寻找精神家园似的,可以与老态龙钟的搬迁户、渴望进城读书的孩童等一聊就是几个小时,“打破砂锅问到底”,常常误了饭点。有时,他会兴致勃勃向大家讲述采访到的一个个感人故事,眼里噙着同情或激动的泪水。在创作的冲刺阶段,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经常不吃晚饭,甚至连剃胡子、理发的时间也腾不出来。因水土不服肠胃出了问题,他也硬撑着不去看医生。长时间的电脑操作使左眼充血红肿,他剪一张纸片遮着眼镜框又继续工作……他说,有一种力量在深切催促着他:快写!快写!
《走向乡村振兴》的出版时间,正处在我国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奋力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节点,颇有点“应运而生”。作品的尾章叫《你能留下什么》,我不禁想套用这句话:在新时代走向乡村振兴的大格局中,这部作品能为我们留下什么?肯定有不少读者和我深有同感,它留下的不仅是对作者和作品的赞誉,而且还有建设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信心、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毕节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主任、市委深化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来源:“毕节日报”;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