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著名科学家、艺术家最不该人云亦云 ——与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和著名书法家张旭光商榷 齐 工
对于什么是阻碍我国科学发展的问题,前些年,我国曾经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著名科学家说是“易经”阻碍了我国科学的发展。众所周知,易经乃是我国古代哲学的源头,虽然它不能与后来的唯物辩证法相比,但是,它对中华民族传统医学,对中国艺术等的发展,实在是功不可没。对这个科学家的言论,我不敢苟同。正好一天,遇到我国著名化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徐光宪院士,据说,他还主持过世界化学大会,等。北京大学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中心曾经请他参加过几次研讨会,于是,我认识他。我问他,某某某说“易经”是阻碍我国科学发展的,是真的吗? 徐老略微思索了一下,回答我说:阻碍我们国家科学发展的不是易经,而是封建专制制度,易经非但不是阻碍我们科学发展的,现在的计算机,与易经有着密切的关联……。(大意如此) 这位得过诺奖的科学家在世界上名声不小,对科学贡献很大,但是,对于易经的言论无疑是错误的,这个错误如果从一般学者的嘴里说出来恐怕影响不会大,可是从得过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嘴里说出,那么,其影响就大了,甚至有人会以此根据,以讹传讹。 最近,我看到我国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教授于 2020 年 12 月 7 日在北京雁栖湖举行的 2020 年清华大学全国重点中学校长会暨 2020 年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衔接培养论坛上的演讲稿(刊登于《数理人文》)。就整个讲演来说,有的观点,在我看来,是相当不错的,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但是,讲演中的以下几点,却是笔者无论如何不同意的。在此提出与丘成桐教授商榷。 在讲演中他说: 1、“我认为小学教育必须特别注意品德教育。品德教育非在小时候开始不可,因为不好的习惯形成后,就很难改变了。甚么叫作品德?不同民族和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与国民文化修养又有着有密切关系,往往与宗教信仰也有关。但是对品德的看法总是有个共通点,就是我们对我们生存的社会要担当应有的责任。除了作为守法的公民外,还要知道如何服务社会,忠于国家。亲亲,仁民,爱物。最紧要的是知道廉耻。我很惊讶的看到我指导过的某个学生抄袭别人的成果,被揭发后竟然一点不觉得惭愧,还大摇大摆的吹嘘偷来的结果。这大概是在文革时期读中小学养成的习惯吧。” 这里把不知廉耻,“抄袭别人成果,被揭发后竟然一点不觉得惭愧,还大摇大摆的吹嘘偷来的结果。”认为“大概是在文革时期读中小学养成的习惯”! 这里的关键时期,即文革期间,是这个时期读中小学养成的习惯。 在1963年开始响应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正是这年我考入北京政法学院(即现在的中国政法大学),在大学校园里,学习雷锋运动,与社会上的学习雷锋的活动,正是如火如荼开展着。 文革开始后的1966、1967、1968年,尤其是前两年,社会秩序在某些领域是非常的混乱。主要是中学生,我们那时曾经被组织去参观北京八一中学。主要看了他们的图书馆,里边被糟蹋的图书,满地呈现出的是撕碎的纸片,高达几十厘米!我看后,非常心疼。同时,我从此才知道洗衣服还有洗衣机。 所谓“破四旧”,我看到的是,街道上有的车站名称变了,可能认为原来的属于“四旧”吧!但是,对于北京不熟悉的地方,坐车就不如原来方便了。再就是,被认为是“四旧”的衣服,女的好像再不能穿裙子了,太花的衣服,尤其是有装饰物的衣服,是不能穿的…… 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文革是整走资派的,那么走资派能安安稳稳坐在那里等着整吗?他们于是就挑动群众斗群众,一个学校,一个单位,分成两派,“保皇派”与“造反派”,后来又有区别于前面的一派,中间派,打派仗不停,复课闹革命,没有成功,1968年夏,只好派军宣队进学校,学校才逐渐恢复秩序。至于北京市的所谓“西纠”、“东纠”和“海纠”,一直到后来的中学生的联合行动委员会,众所周知,有的开始曾经写出反动血统论的对联“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横幅是“鬼见愁”,后被中央文革改为“父母革命儿接班,父母反动儿背叛”,横幅为“理应如此”。实际上,这些大多是15、6岁的孩子,主要是某些高级干部的子女,为了保爹保妈而组织起来,有的是自己老子不便说的话,让他们来说。文革开始,北京市社会秩序的混乱,对“地、富、反、坏、右、资”的所谓“黑六类”乱抄家、乱打、滥杀,制造所谓的“红色恐怖”,他们难辞其咎,其背后的支持者,戚本禹的回忆录,有着详细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但是,要问整个学生群体的道德状况,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是一直起作用的。类似丘成桐教授所说的那种情况,不能说绝对一例没有,但是整个社会道德风气是非常好的。 从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和《中国法律年鉴》提供的数据看,正是1967、1968、1969,即“十年动乱”中最混乱的这三年,刑事犯罪是建国以来最低的!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的为53482人, 69793人, 85538人,没有超过10万人,而今天人口比7、8亿增加到了13亿9千万,即不到1倍,2018年判处有期徒刑的是1429272人,增加到了14倍!这还是破案率为37.92%呢! 之前的1987年破案率曾经是到了81.3%。 假如文革期间道德状况不好,那么,盗窃犯肯定不少,为什么整个犯罪人数那么少呢?这又如何解释呢? 笔者1967年8月大学毕业,1968年被分配到吉林省,是到部队报到,然后去了黑龙江五大连池的部队农场锻炼。1970年春,二次分配后到黄河边上的山东博兴县的一个人民公社,一年之后,任职党委秘书,正好与分管教育的领导同志住在一个院子里,彼此很熟悉,所以对于中小学校及其学生情况,我是比较了解的,我的两个孩子,就是那个时候读小学和中学的。那时的学校教育是全面的,非常注重道德教育,这是不可否认的。所谓“抄袭别人成果,被揭发后竟然一点不觉得惭愧,还大摇大摆的吹嘘偷来的结果。”“大概是在文革时期读中小学养成的习惯”根本是不成立的。 可以说,建国后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整个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是相当不错的。1968年夏,我回家之前,买上礼物,装在一个大点的包里,提着到北京火车站,然后,告诉我前边排队的一位陌生人,帮助看下包,我就放心离开去买吃的东西。现在,还有谁能这样做? 前些年的某一天,检察官学院的老同学周教授出地铁后,一时不知如何走,正好遇到一人,他说,给我10元钱,我告诉您如何走。可是,周教授很快就知道如何走了。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学习雷锋是整个社会的风气,做好事,不留名,无偿服务,处处可见。如今呢?没有钱,不办事;不求人,办不了事。出现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家慧那样的法官!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我想,也可能是绝后的。最可悲的是,在“依法治国”喊了几十年了,竟然有18位律师(不是一般的律师,是律师中带着长的!)向她行贿! 社会风气,社会道德的败坏,我倒认为,在教育领域,是文革结束以后,在某种程度上否定了毛主席的教育路线,分数挂帅,智育第一,才发生邱教授所说的现象。这个账,邱教授您算在文革时期,是不是错了呢!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