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炮九团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它的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炮兵团”。1945年9月,东北民主联军东满司令部直属炮兵团奉命在辽宁省凤城县成立,团领导及营连干部中有老红军、老八路为骨干。建团后即投入了剿灭土伪战斗和三保本溪战役。1946年3月调归“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与该纵炮兵营合并后参加了鞍海战役、新开岭战斗、四保临江战役、梅河口攻坚战、秋冬季攻势战役、砬子山、兴城战斗和塔山阻击战。在塔山阻击战中炮九团荣获4纵队“威震敌胆”大旗(现陈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1948年11月,该团随纵队先驱入关,进至冀东于各庄一带进行短期休整时,接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炮兵团”正式番号,尔后参加了平津战役。1949年1月22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3日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北平入城式。3月下旬,该团和兄弟部队在西郊机场接受了毛主席、朱总司令和中央首长的检阅。在北平担任了3个月的警卫任务后,便奉命南下,1949年9月于河南信阳调归第2野战军特种兵司令部建制,并接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9团”番号,接着继续南下,参加了西南征粮和剿匪工作。1950年12月,奉命离川北上。在河北省邢台县完成战备工作后,于1951年3月入朝作战。在朝2年零7个月,参加了第5次战役、芝浦里阻击战、秋季战术反击、上甘岭战役、平金淮战役和反登陆战役准备。该团8连7班在上甘岭中,在坑道坚持战斗43天,荣立集体特等功,并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授予的“二级杀敌战斗英雄班”光荣称号,该班火炮1门现陈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在抗美援朝中,全团40个单位荣立三等功,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各种勋、奖章930枚。全团炮火直接毙伤敌3662名,击毁敌火炮32门、坦克4辆、地堡89座、仓库10座、汽车18辆、轻、重机枪91挺,击落敌机1架,摧毁弹药库4座、装甲车1辆。截止上甘岭战役结束,全团有上千人次立功受奖。经过抗美援朝战争洗礼,炮九团为人民炮兵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其中有抗美援朝战争中在炮九团担任参谋长后任广州军区炮兵副司令刘恒泉;炮九团参谋长后任沈阳军区炮兵司令员姚路;在炮九团担任营长,后任济南军区炮兵司令员的王本昌;炮九团连长后任广州军区炮兵司令岳洪池;炮九团任副团长后任空降15军参谋长赵梗;炮九团副团长后任昆明军区炮兵司令部参谋长张云峰;大功八连指导员于厚成后任军委炮兵研究所政委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