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历史研究 查看内容

成就非凡:志愿军的战俘改造

2020-11-3 23:26| 发布者: 南极| 查看: 1883| 评论: 0|原作者: 一介书生|来自: 昆仑策网

摘要: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美国情报机构甄别美军战俘,得到一个结论: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同情共产党,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为共产党说好话,还有超过七分之一的可能已经成为了赤色分子。美国的情报官们搞不清楚为什么,于是运用 ...

1.webp (5).jpg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美国情报机构甄别美军战俘,得到一个结论:

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同情共产党,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为共产党说好话,还有超过七分之一的可能已经成为了赤色分子。


美国的情报官们搞不清楚为什么,于是运用先进仪器辅助各种审讯,最后得出匪夷所思的“结论”——美军战俘被志愿军施法“洗脑”了。

好莱坞还专门拍了部电影《满洲里候选人》(网上有下载,别当成魔幻片看喔)。

真实的情况是,美军战俘和联合国军其他参战国家的战俘,享受了充分的人道主义待遇,其中也进行思想改造和教育,目的是将战俘转变成为和平卫士。

志愿军是如何对战俘开展思想教育的?

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一开始,志愿军组织文化和政治学习,一边扫盲(别惊讶,美军战俘很多尤其黑人就是不识字的文盲),一边讲述政治经济学。

结果扫盲效果很好文盲会写家信了,但政治经济学教育比较糟糕人家根本不信这一套。

对此,志愿军改变了教育方式,组织文艺团队,开展文艺演出,主打节目当然是白毛女之类的作品了。

结果效果还是一塌糊涂,如喜儿出场台下一片口哨声,教官气得要死。

但更气人的是演出后讨论,战俘们认为,杨白劳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黄世仁作恶多端,应该由法官来惩罚而不是军队。

估计教官听完气到笑了——战俘们不了解中国国情,根本就是鸡同鸭讲无法沟通。

真的没有好办法吗?不会。

教官们按照主席老人家提出的理论联系实际思想,继续因地制宜因情施策,针对美国人特点,推出了全新的人性化教育。

很简单,就是跟战俘拉家常聊天,问他们为何来一个他们根本不知道的东方国家打仗。

很多战俘回答,美军征兵宣传,这里有美女,还有朝鲜人吃饭的碗都是金子做的(实际是铜做的),拿(抢)回去就可以发财了。

接着教官问他们,为什么这么想发财?

回答更直白,补贴家用。

战俘大多数也是工农出身,尤其黑人个个家境贫穷。

然后,最精彩的部分来了:

教官以中队为单位,让战俘讲述他们理解的贫穷。

结果话匣子一开收不住了,中队开都不够,最后开成大会。

为什么?

因为那一代的美国人充分体验过经济危机:

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跟旧中国的穷人没什么两样(罗斯福总统的国情咨文就是这样描述的,说美国公民的营养不良就像中国苦力)。


战俘们分享故事和切身感受,血泪史一波又一波涌现出来。这让教官深感意外,原来即使在最发达国家,天下穷人也一样命苦。

教官结合战俘们的生动经历,再用政治经济学知识告诉他们是为什么和怎么被剥削压迫的,又是如何被欺骗来到朝鲜当帝国主义炮灰的。

结果可想而知,阶级觉悟在战俘心里生根发芽

事实也证明,美军战俘回国后,很多人尤其黑人,成为了美国人权运动的先驱(不要问我为什么六十年代的美国人权运动领袖会来中国寻求支持,答案早就有了)。

哪有什么洗脑,只有简单的道理,只不过美国情报机构不愿意也不敢相信罢了。

美国之所以把朝鲜战争说成是被遗忘的战争,不仅仅因为军事失败,还因为他们不敢触及这道伤疤。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之处,就在于我们不仅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更取得了道义上和政治上胜利:

揭露了帝国主义的战争罪行和剥削压迫的本质。

 

志愿军的战俘改造教育,将永载我军的光荣史册。

握手

雷人

路过
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