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焦点述评 查看内容

郝贵生:谈谈对毛主席“窑洞对”的实质、核心的认识

2022-9-8 13:29| 发布者: 南极| 查看: 2272| 评论: 1|原作者: 郝贵生|来自: 毛旗网

摘要: 谈谈对毛主席“窑洞对”的实质、核心的认识——纪念毛主席逝世46周年郝贵生1945年7月,黄炎培到延安考察,与毛主席谈到“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问题。毛主席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 ...

谈谈对毛主席“窑洞对”的实质、核心的认识

——纪念毛主席逝世46周年

郝贵生 

19457月,黄炎培到延安考察,与毛主席谈到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问题。毛主席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就是著名的“窑洞对”。自“窑洞对”公开近80年来,各种媒体、书籍、刊物发表了无数多的解读和感受文章,无疑有许多精华之见。但笔者总感觉这些文章大多只是停留于字面含义,而没有抓住“窑洞对”的实质和要害,因此也就不能够认真挖掘出“窑洞对”真正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今年99日是毛主席逝世46周年,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前夕,笔者结合学习毛主席晚年的一系列理论,重读、研究和理解毛主席“窑洞对”的实质和核心,以示对毛主席的纪念! 

一、毛主席承认存在“历史周期律”和“人亡政息”现象实质就是承认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存在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

黄炎培先生为什么要和毛泽东谈“历史周期律”?因为黄炎培先生是历史学家,他发现历史上经常会出现新兴王朝初期朝气勃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衰弱,直至灭亡,为新的王朝取代。他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历史周期律”。他说:“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当时他已经预测到,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能够夺取政权,开创一个新的历史时代。但他也担心,共产党人能否“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于是主动向毛泽东提出了这一问题,得到了毛泽东肯定和明确的回答。

首先,毛泽东肯定了历史上“历史周期律”现象的客观存在,毛泽东也熟知历史,对此也感受颇深。但以往的历史毕竟是封建王朝更替的历史,虽然农民起义曾经一度建立了所谓农民政权,但农民毕竟不是先进阶级的代表,农民政权很快就成为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王朝的兴亡也是必然的,也不可能根本改变之。同时,黄炎培先生提出和克服“历史周期律”问题,很不简单。但他毕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他不可能从社会基本矛盾和阶级斗争的观点认识“历史周期律”的本质。他预测中国革命成功后,也可能会出现“历史周期律”现象,但他没有认识到中国革命与历史上的朝代更替有本质的不同,虽然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但出现的根源和克服的真正途径他不可能真正科学的解释和找到克服的真正途径。

毛泽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他自然能够从阶级斗争的发展规律角度认识“历史周期律”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因为其大部分成员是农民成分,农民中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必然影响到革命队伍中,李自成现象就是这种意识的典型表现。同时,被打倒的反动统治阶级绝不甘心灭亡,必然千方百计企图夺回他们失去的天堂。革命成功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之后,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这个队伍中的部分成员受种种剥削观念的影响等多种原因,也必然会骄傲自满、腐化堕落,整个革命政权也可能会变质变色,最终无数革命先烈换来的革命成果也可能会付之东流。如黄炎培先生所说,“政怠宦成人亡政息求荣取辱用毛泽东晚年的理论用语,就是新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始终存在倒退和丧失政权的可能性,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关于“不拿枪的敌人依然存在”、“两个务必”的讲话。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关于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的论述。1962年向全党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1964年同苏共中央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大争论。1967年在纪念十月革命50周年两报一刊社论中系统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都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始终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存在着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窑洞对”思想其实就是毛泽东晚年阶级斗争和继续革命理论的萌芽。他晚年的全部理论都是“窑洞对”思想基础上发展和深化起来的。不正视和承认“窑洞对”与毛主席指导人生第二件大事的继续革命理论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不从复辟和反复辟斗争,不从继续革命的理论角度理解“窑洞对”的核心、实质,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窑洞对”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根本标准。毛主席的“窑洞对”思想及其深化、系统化的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存在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复辟危险性的一系列论断已经为苏联解体以及中国几十年大量资本主义猖狂泛滥的客观事实所证明。今天我们学习研究毛主席的“窑洞对”思想,就必须客观承认毛主席晚年的一系列阶级斗争理论和资本主义复辟危险性理论的真理性,并自觉运用这一理论分析研究原苏联解体的客观历史原因,分析研究中国当前极其严重的阶级斗争的客观事实,研究党内存在的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存在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路线与修正主义路线的激烈斗争。但是当今我们党内对毛主席的晚年理论及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发动的文革实践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把毛主席的晚年理论与实践视之为“严重错误”,更不敢正视和承认中国当今社会存在的极其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道路斗争和路线斗争。近段时间党内和社会上挂起的一股为资本翻案,为资本开绿灯,用“资本”发展社会主义的极其猖狂的错误思潮就是这种斗争的突出表现。离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毛主席的继续革命理论谈学习和继承毛主席的“窑洞对”思想都是天方夜谭。 

二、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读“民主”及其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民主”才是解决、克服中国当代“历史周期律”现象的根本途径

毛主席回答黄炎培先生克服“历史周期律”道路的这段话的核心、实质就是“民主”、“人民监督政府”“人人起来负责”。从字面上非常好理解。但其深层次的含义每个人未必都能够真正理解。如果不能够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角度解读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科学含义,不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民主的条件,实践上是很难做到的。笔者这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读毛主席的“民主”理论,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落实到当今的社会实践中,也才能真正贯彻毛主席“窑洞对”的基本思想。同时这一思想也就是毛主席继续革命理论中的第五条内容即“社会主义大民主”思想。

第一,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民主”在社会生活中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社会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就是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极其丰富。毛主席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夕所写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就明确指出,无产阶级专政包括两方面即一是对敌人实行专政,二是对人民实现最广泛的民主。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强调要严格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社会主义民主的对象是人民。必须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对社会所有的人都实行民主,特别是对敌人也实行民主绝对是错误的。也不能对真正行使民主权利批评和监督各级权力者的人民群众以莫须有的政治罪名、用“妄议”、“违反党性”“违反党纪”等专政和党内所谓纪律的名义的方法对待之。当今社会中这两种现象都严重存在。离开无产阶级专政,离开社会主义政权性质的巩固和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就无法真正理解毛主席“民主”的科学含义。

第二,必须区分不同的“民主”理论

“民主”概念奴隶社会就存在,不同时代的“民主”的含义不相同。古希腊“民主”概念“民”包括占人口多数的奴隶中国封建社会中“民主”是指“为民做主”,而非人民当家做主。“民主”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极其重要的思想理论武器,其民主意味着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列宁认为,国家既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因此任何民主必然包含对一部分人的暴力。资产阶级国家是不可能给予人民群众真正民主的平等权利的。马克思主义的“民主”不是抽象的民主,而是具体的历史的民主,民主是有阶级性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历史条件下,才能有以劳动者为主体的绝大多数人的“民主”。这种“民主”的理论基础是“群众史观”。出现“历史周期律”本质上是代表历史和社会上反动的邪恶、腐朽、黑暗势力暂时占据主导地位,它与绝大多数人民的意愿是背道而驰的。战胜这股邪恶势力的正义力量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把人民群众的正义力量调动起来、组织起来,凝聚为一个战胜邪恶、反动势力的极其巨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毛主席说,我们找到一条克服周期律的新路就是“民主”。因此解读“窑洞对”中的“民主”既不能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民主”含义,更不能用资产阶级的普世价值的抽象的“民主”概念,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读之。

第三,必须批判“权力至上”的英雄史观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概念的理论基础是群众史观。否定“民主”或资产阶级的“民主”理论的哲学基础本质上是“英雄史观”。因此,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与实践必须批判形形色色的英雄史观,尤其是中国特色的以权力至上、权力真理为核心的封建文化。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金字塔型的权力等级观念为典型特征。“指鹿为马”的故事就形象地表现了封建社会的权力至上的英雄史观思想。这种观念不仅影响中国整个封建社会,而且程度不同地延续到新中国的几十年。尤其是几十年的私有化、市场化改革以来,权力至上、金钱至上的观念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尤其在官场上更为突出。他们以权力为中心,把权力等于真理,不允许下级和人民群众对他们的错误观点、错误路线、错误行为提出质疑、批评和表达不同意见。在他们的头脑中封建社会的“唯上智与下愚不可移也”思想根深蒂固。他们只有教训人民的权力,而绝允许人民群众对他们的批评监督权利。他们以所谓“敏感性”话题为由,轻者屏蔽人民群众的正当言论、稍重些就扣各种帽子、以党纪、国法组织处理。他们片面强调政治意识、服从意识、核心意识,实质是奴隶意识,奴才意识,而不强调主人意识、自主意识。似乎下级、普通党员、人民群众只有绝对服从的义务,而绝不允许有独立见解和批评上级直至中央某些部门的权利。他们不支持人民群众通过现代网络途径手段表达自己的意见,不通过网络熟悉了解人民群众对各级领导的批评意见和建议。这显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行为,而是典型的压制、打击“民主”的行为。

第四,必须正视、承认人民群众通过现代网络形式发挥民主权利的正当性。

毛主席在世时为了广泛实行民主,宪法规定行使“四大”的权利。文革后,这些权利被取消。其实人们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人们群众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手段揭露、批评当今社会各种错误思潮和社会丑陋、罪恶现象,积极主动批评各级权力者的各种错误、违法行为和建言建策,恰恰是落实毛主席“窑洞对”思想、落实“四大”权利的最好的途径、手段。中国当今社会是建国以来思想较为混乱的时期,这个社会乌七八糟的现象应有尽有。人民群众对此早有不满,纷纷通过现代网络等各种手段表达对这些丑恶现象的揭露和对权力者的批判,对各级党和各级权力者的希望建言。尤其是对改革实践中出现的违背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行为的批评。如近几十年的教育、医疗、住房改革,群众已经称之为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这类文章不仅数量多如牛毛,而且理论分析极其深刻,摆事实讲道理。但多年来,官方始终没有对群众反映最大的这三座大山问题给于明确的回答,仍然沿着私有化、市场化的错误道路继续走下去。同时,各级权力者应该欢迎人民群众的各种批评建议,这是人民群众社会主人意识强烈的突出表现,各级权力者应该给于表扬和鼓励,而不应该压制、打击、报复。同时要组织专业理论工作者加大对这些现象的深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某些网络管理部门经常讲“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这句话是正确的,但某些官员把不符合他们口味的群众的正确言论一律视之为“违法”。其实他们自身的行为本身就是不讲任何道理的违法行为。如前不久发生的对社会评论家司马南同志的网络禁言现象,官方至今没有给予合理的说明解释,也没有对这种错误的处理方式的责任者以任何处理。其实,近些年来,网络上不分青红皂白,不分是非善恶,与权力者稍有不同见解,特别是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大量好文章遭到屏蔽、封言的现象比比皆是。

第五,社会主义“民主”不仅是一种观念和权利,也应该落实在制度方面。

社会主义改革的内容不仅包括经济制度的改革,也应包括政治体制特别是民主监督制度的改革。当前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性质的国家,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形式是党的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建国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发挥社会主义民主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不能不承认,这种代表大会制度目前也存在着诸多的缺陷,最主要的就是代表的广泛性不够,代表的参政议政素质能力不高,许多代表注重的是“代表”的社会地位和荣誉,他们真正履行了“三个代表”即举手代表、学习代表、传达代表,而代表的真正参政议政的责任早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参政程度还远远不够。如改开以来的历届代表中,工农代表比例相对较少,会议提案涉及路线和大政方针政策的内容较少,而鸡毛蒜皮的提案太多。同时各级党代会、人代会这类现象也较大。如何在各级党代会、各级人代会、各级政协会真正体现人民的“民主”权利,真正发挥人民对各级党和政府的批评和监督权利,防止党和国家变质变色。这是个大课题,不是本文几句话完全讲清楚的。但必须正视的客观事实就是这方面存在的问题相当之多。社会主义“改革”的内容就必须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把“改革”仅仅局限于经济体制的改革(这种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调整,而非改制)是错误的。

第六,必须自我革命,不断提高各级官员和人民群众的素质和能力。

党中央最近提出全党要努力“自我革命”。笔者非常赞同这一口号。从《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分析,自我革命就是要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极其重要内容。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角度分析,“自我革命”就是无产阶级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从阶级斗争角度认识,就是要敢于同自身头脑中的剥削阶级观念做斗争。在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贯彻社会主义民主实践过程中,每个人也都要自觉进行自我革命,用毛主席的语言讲就是要“斗私批修”。

首先是各级权力者。权力者必须批判清除“英雄史观”思想对自身的影响,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批评。而且能否做到这一点,是衡量是否是真正共产党人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毛主席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如果你的世界观不是“为人民服务”,不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你必然害怕和屏蔽群众批评,甚至对群众压制、打击、报复。一个不自觉主动改造主观世界、不接受群众批评监督的“权力”者,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真正的共产党人,是假冒伪劣的共产党人。

其次是人民群众。把“民主”落实到实处,也需要人民群众“自我革命”。“英雄史观“不仅表现在各级官员身上,也表现在群众身上。部分群众畏惧权力,在权力面前唯唯诺诺,天天说“好!好!好!”从不说一个“不”字,奴才、奴隶意识极其严重。如此素质怎么能够行使“民主”权利呢?毛主席说,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造反有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是要求人民自觉成为社会的主人,敢于行使自己做社会主人的正当权利,敢于同社会上一切错误的现象特别是权力者的错误行为做坚决的斗争。“窑洞对”中的“人人起来负责”就是为人民的利益敢于和善于斗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一开始他们的社会实践就以社会主人的姿态投身于阶级斗争的实践中。如马克思博士论文“序言”中引用普罗米修斯的话说“我宁肯被缚在崖石上,也绝不做宙斯的奴仆”。1843年他致好友卢格的信中说:“临到触犯当权者也绝不退缩。”毛主席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今天我们每一个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大多数的普通共产党员和群众也应该向革命领袖学习,在中国当今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实践和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权利过程中,努力确立这种斗争精神和主人意识。

以上是笔者对毛主席“窑洞对”的几点肤浅认识,欢迎红色网友批评指正! 

                                   202287

2

握手

雷人

路过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云淡 2022-9-9 12:51
参考文摘
小崔布尔什维克:快三十年过去了,谁还记得九三年的耻辱?2022-09-06   来源:红歌会网
1993年9月4日下午1点,中国政府代表、中方检查组负责人沙祖康在沙特阿拉伯的达曼宣布,现已查明,中国货轮银河号未载有硫二甘醇和亚硫酰氯。事情缘由是,1993年7月7日货轮银河号在天津港口上货后,驶向中东。半个月后,7月23日,美国宣称驶往伊朗阿巴斯港的中国银河号货船载有制造化学武器的前体化学品,要求中国政府立即采取禁止措施,否则将按国内法制裁中国。美国宣称的化学品属于美国国内法律禁止运输到伊朗的原料,但把美国国内法运用到中国货轮上,无疑是一种霸凌行为。要知道,中国船只等同于中国移动的领土,按国际法来说外国是无权干涉的。
但美国怎么做的?一要求银河号返航回国;二要求美国要登船搜查;三要求停留某地,等候美国人的发落。期间,美军还派飞机和军舰对银河号进行拦截和示威性围堵,甚至威胁要击沉银河号。这已经不是一艘货轮所能处理的事了。中国外交部开始出来斡旋此事。
当时负责交涉的外交官沙祖康如此看待银河号事件: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这是第一次,美国利用军事手段在公海上堵截中国商船,并强行要求登船检查。以前从来没有过。根据国际法的规定,在公海中航行的船舶属于国家领土。我们反复调查后,各级领导都一再告诉他们“没有”,但他们还是不信。在这种情况下,为避免出现严重对抗,我们被迫接受了他们检查,我有一种屈辱感。尽管是赢了,但是觉得很窝囊。我们坚持要求赔偿、要求道歉,但是拖到今天,他们还是没有赔。”
—— http://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zatan/2022-09-05/311243.html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