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首页 反帝反修 查看内容

由之说天下:牢牢把握中美关系的正确舆论导向

2024-4-29 18:11| 发布者: 南极| 查看: 293| 评论: 2|原作者: 由之说|来自: 由之说天下

摘要: 一、前言 当前,恐怕所有地球人都在关注中美关系,全球智库与战略学界都在研究中美关系,只缘中美关系太重要了,从某种意义上与一定程度上说,将决定世界格局。世界各国有哪国躲得过中美两国的影响力?回答是没有的 ...

一、前言

   当前,恐怕所有地球人都在关注中美关系,全球智库与战略学界都在研究中美关系,只缘中美关系太重要了,从某种意义上与一定程度上说,将决定世界格局。世界各国有哪国躲得过中美两国的影响力?回答是没有的。

   既然中美关系这么重要,为何恰恰中美关系来到新世纪又出了这么多问题?也许需要我们从众声喧哗中、从“剪不断理还乱”中就中美关系的历史叙事、关系现状、利害攸关与未来走向以及近年来磕磕碰碰的是非曲直去进行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从而找到面向未来的解决之道。

     其实,回答世界上的一切问题,都必须从回答哲学最基本的三命题开始:即我是谁(中美关系的画像)?从哪里来(中美关系的历史经纬)?到哪里去(中美关系的世纪之问)?作一些系统思考与疏理,以回应国际社会的关切,兼具回答国内对中美关系的疑惑,以正国际社会的视听,并牢牢把握中美关系的正确舆论导向。

    于是,我原拟了一个由之说天下:《关于牢牢把握中美关系的正确舆论导向》的提纲,更多的是站在客观理性一边,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当然也站在中方的视野与视角,主要想将官方对中美关系的认知判断、现状解读、竞争本质,问题实质与立场主张等方面分成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一般论述,以完成中美关系的历史与时代的舆论叙事。—是关于中美关系的发展现状;二是关于中美关系的历史经纬;三是关于中美关系的竞争本质;四是关于中美关系的稳定基石;五是关于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六是关于中美关系的世纪之问。如果把六个问题展开全面论述,则相当于一个“白皮书”。

     但“白皮书”作为一种官方文件,它代表政府立场,讲究事实清楚、立场明确、行文规范、文字简练,没有文学色彩,个人是没有资格发表的。其实,根本用不着一个自媒体来作一些关于中美关系的整体论述。

    实际上,这次也就是昨天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说的一番话,已经将上述问题作了基本的回答,而布林肯也作了正面回应,重提“四不一无意”即美方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遏制中国发展,不寻求通过同盟关系反对中国,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而拜登总统之前在巴厘岛到旧金山当作习近平主席的面与通话沟通多次对华所作的“承诺”实际比国务卿布林肯还多一些内涵,可总结为“六不两无意”即美国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美国不寻求遏制中国发展,不寻求同中国“脱钩”,无意阻止中国科技进步。美方这种过去的承诺也好,今天的最新表态也吧,当然是值得欢迎的,至少有点与中方相向而行的“口头意味”。

    问题是,美方惯于“说一套,做一套”用中国的话叫做典型的“阳奉阴违”,而且利用美国“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体制,在众议院、参议院、白宫之间不断制造破坏中美关系的各种议题并抛出各种离奇的反华法案,如同玩游戏一般。根本不象中国政出一口,说一不二、高度统一、一以贯之。中国历来是一个“说话算数”的国家,这次王毅会见布林肯将中方的态度、立场与要求说得明白不过,连续说了三个“一以贯之。”但美国的具体对华政策执行起来却存在如此巨大的不确性。当然,相比其他议题,美国在对华遏制战略取向上又表现得如此“团结”与“高度一致”,这实在令人费解!

     就在布林肯踏上任内第二次访华行程抵达上海之际,拜登签署了一搅子涉及中国的法案,其中有涉及对台援助以及强制字节跳动剥离旗下应用TikTok美国业务的内容。还有,这个时候美菲正在南海海域举行针对中国代号为“肩并肩”的联合军事演习……这哪里看得出美方对华认知与行动的改变?哪里找到美方对华释放出“四不一无意”或者“六不两无意”的点点善意?哪里感觉到中美关系“止跌回稳”的丝丝迹象?

    至于布林肯表示:“拜登总统同习近平主席旧金山会晤以来,双方在两国交往、禁毒、人工智能、人文交流等领域合作取得积极进展。”这明显是“外交语言”。

    而我们在这期间看到的基本事实是:中美人文交流领域不见其增,反见其减。最新数据:中国大陆赴美留学总人数下降至289,526人,相比前一年降低了0.2%。对此,4月13日的美联社说:“中国赴美留学人数有减少的趋势。尽管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接近30万人,但只有大约700名美国学生在中国高校留学,远低于10年前近2.5万人的峰值。”也远低于2019年的近1.2万。背后因素则是美国大学限制中国留学生攻读前沿学科专业,企图截断两国业已建立起来的“学术联系”,被指这是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一部分。此外,美方无端盘查中国留学生甚至强行遣返,也影响了将美国作为留学目的国的意愿。中美关系现状如何定性?事实胜于雄辩!

二、牢牢把握中美两国的国情特点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相互依存的事实

    说起中美关系的复杂多元与厉害攸关,如果要给中美关系具体画像并进行简单定义,显然是困难的。但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两国“连接点”与“趋离倾向”,从而对两国的国情特点及全球化背景下的相互依存有一个清醒认识,这是牢牢把握中美关系正确舆论导向的立足点。

一是从地缘关系上说。中美是分布在太平洋西岸与东岸的两个大国,从大洋背景看,两国面对面,而从地球视角看,两国则背对背。中国领土约占世界1/15,占世界陆地面积的6.44%。而美国占世界陆地面积的6.3%,居世界第四位。中美国土面积占世界12.74%。国大陆海岸线18000公里,美国国大陆海岸线粗计线长20000公里且分布在不同大洋上。中国海域总面积约473万平方公里。美国有1135.1平方公里方。世界第一。

二是从人口规模上来说。中美都是人口大国,中国人口规模让位于印度之后,排在世界第二,而美国排名第三。两国加起来17多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

三是从资源禀赋上说。中美两个国家都是资源大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海洋资源。根据2021年的数据,中美两国的矿产资源储量分别占全球的14.8%、11.7%;能源资源储量分别占全球的10.4%、16.6%;水资源储量分别占全球的6.1%、6.8%;土地资源面积分别占全球的6.4%、6.1%;海洋资源面积分别占全球的2.8%、1.4%。美国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成为能源超级大国。而中国虽然在煤炭资源方面具备优势,但在清洁能源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四是从民族构成来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而美国是一个由众多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们组成的多元化合众国家与移民社会。主要由白人、黑人、原住民、少数族裔构成。据说在美国的华人550万包括有绿卡与无绿卡的,占2000万亚裔人口的27.5%

五是从国家性质上说,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是一个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50个州和关岛等众多海外领土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共和”对“合众”上,汉字字面是上有相通之处的。

六是从国际政治关系上说。两国都是地缘政治影响力大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是多个国际组织的主导国,当然,美国的“带头大哥”地位肯定在中国之上。但中国的影响力在节节攀升。

七是从全球经济格局上说。两国都是排在全球经济体之一之二的囯家,一个是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具有世界规模最大和最发达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按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美国代表第一世界,中国代表第三世界,共同构成所谓“G2”;中国的GDP为17.88万亿美元,而美国则高达27.37万亿美元,中国的名义GDP高峰时是美国的70.4%,但这两年据说下降到66%左右,可能有汇率比价因素。而从平价购买力估算,中国则超出美国排在世界第一;

中国的人均收入为0.5万美元,而美国则是8.3万美元,有近16倍的差距。中美两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一,贸易总额占世界的五分之一。2023年全球人类发展指数最新排名出炉中国75位,美国20位,中国75位。

八是从科技实力对比上说。美国是教育科技强国。过去的100年,全球的科技创新,都是美国引领的,中国是教育科技大国,是全球的科技后起之秀;美国强调科技霸权,中国强调创新驱动。近期数据显示,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占全球的40%,超过了美国的12%。这一数字反映了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巨大进展,并且对于科技、经济以及全球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在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中,美国的全球排名第三,创新指数得分:63.5;2023年中国国家创新指数综合排名世界第10位,较2021年提升3位,是唯一进入前15位的发展中国家,得分为72.7分。

九是从产业对比上说。美国是金融强国,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其支柱产业的特点和优势各有不同。美智库一份报告说,中国在前7个产业中,在全球遥遥领先;剩下3个产业,虽然目前还由美国主导,但这种主导可能无法持续,有点捧杀中国的意味。但中国进步很快。美国的产业优势不可低估。

十是从产业结构对比上说。总的中国在工业和制造业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而美国则在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差异主要源于两国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以及由此形成的比较优势和经济结构特点。中美产业结构具体对比:

第一产业(农业):美国的第一产业份额略低于1%,而中国第一产业的比重虽然近些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7%左右的水平。尽管美国是全球的农业大国,但其创造的产值占GDP的比重却非常低。这显示了两国在农业发展上的不同重点和方向。

第二产业(工业与制造业):美国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约为19%。而中国的这一比例则明显较高,达到了39.9%(或39.4%)。特别是中国在全球制造领域具有显著地位,拥有庞大的工业体系和最齐全的大中小工业门类,被誉为“世界工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工业生产和制造业领域,中国的产值远高于美国。

第三产业服务业:第三产业是美国的经济支柱,其占比高达80%左右。相比之下,中国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与美国相比仍有差距,占比为53.3%(或52.8%)。美国在金融业、高科技产业、新材料、生物科技、人工智能、军工等领域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全球影响力。

十一是从军事实力对比上说。在当今世界舞台上,中美两国的军事实力备受瞩目。当我们深入探讨这一话题时,必须认识到,尽管中国在某些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美国仍保持着全球领先的军事地位。不过,决定战争胜负除了军事因素之外,还有复杂的政治、经济(军事工业能力)、地缘、军事决心与战争意志等重要因素。毛主席在1953年《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和今后的任务》的演讲中郑重告诫世界同时也针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中国人民是惹不得的,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三、牢牢把握中美关系的历史主旋律。

    回顾两国关系的交往史,已经有240年。大概可以追溯到1784年8月,美国商船“中国女皇”(Empress China)首次到达中国的广州,开启贸易之旅。迄今整整240年。

    而了解新中国以来的两国交往史,可以参考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研究所陶文钊撰写并出版的《中美关系史》(上、中、下册),从已列入历史教材看,其权威性不容太多置疑。

    这里,谈一个历史插曲。可知是毛主席当年批驳美国政府发表的中美关系白皮书为新华社撰写的五篇评论文章中的第二篇。新华社以社论的形式陆续公开发表对白皮书进行透彻的分析与批判。这份《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用五分之一的内容,介绍了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50年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美国对中国局势的看法及政府的对华政策,涉及许多历史文献可作历史参考。

    毛主席当年认为,通过对白皮书的讨论,人们可以对中美关系、中苏关系、一百年来的中外关系、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力量的相互关系、国民党反动派和中国人民的关系、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各界民主人士在反帝国主义斗争中应取的态度、自由主义者或所谓民主个人主义者在整个对内对外关系中应取的态度等,有一个全面的、清醒的认识。因此,白皮书的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是一件好事。

     究竟如何评价200多年来的中美关系?这也许是史学家们应做的功课。综合史学界的观点,大至可以分成这么几个阶段:

1. 早期接触:从十九世纪开始,双方就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交流。后来,美国通过《望厦条约》等攫取了部分在华利益,美国历史性也曾发生过《排华法案》。《排华法案》是美国于1882年5月6日签署的一项法案,执行长达61年后废止。2012年6月18日,美国众议院全票表决通过,美国正式以立法形式就1882年通过的《排华法案》道歉。终于在美国看到了迟到的正义。

2. 二战时期:合作对抗共同的法西斯敌人,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是共同的集体记忆,标志中美曾是同盟国的一段“蜜月”。美国记者斯诺对亲中共的报道,成为中共国际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好感。

3. 冷战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期间,中美发生了抗美援朝与抗美援越两场短兵相接的战争,最后以中国取得胜利而告终。

4. 建交后的发展:从七十年代初开始接触到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到1979年中美正式结交,中美关系逐渐正常化,双方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美国支持中国加入世贸是个里程碑事件。

5. 全球化时代: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和摩擦。

     历史地看,中国作为文明古国,而美国作为只有248年历史的年轻国家,从美国1776年建国第8年后便开始与中国交往的角度看,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了。

     240年间中美互动充满了历史的起伏和复杂的博弈。从最初的贸易和外交接触到后来的政治和军事联盟,再到冷战后的合作与竞争,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两个大国的崛起和全球权力的转移,历史的恩恩怨怨难以叙说。从中美关系史的时代特点来说:

——19世纪,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开始建立。美国开始涉入东亚事务,尽管其影响力不及英国、法国和俄罗斯。这一时期,中美关系主要体现在贸易和外交接触上。

——进入20世纪,中美关系经历了重大变化。1972年尼克松总统的访华标志着两国关系的新起点。此后,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逐渐增加。尽管过程中存在挑战和波折,但总体上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中美两国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两国在贸易、投资、技术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经济合作成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力量。

    同时,中美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合作也日益增多。然而,中美关系并非一帆风顺。在台湾问题、贸易不平衡、人权问题等方面存在严重分歧和挑战。这些分歧有时会导致两国关系紧张,甚至出现危机。

     总的来说,240年的中美关系史,是一部复杂多变的外交史,也是一部利益交织的斗争史。尽管期间伴随着战争,但和平与合作仍是主流。今天公允地说,中国的现代化应该分享了美国现代化的红利,这是构成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之一,也是实践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胜利。

    中美从最初的接触和贸易到冷战后的全面合作与竞争,中美两国的关系经历了从对抗到合作、从冷战到全球化的转变。未来,中美两国将继续在全球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其关系的走向将继续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一项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事业,没有现成经验和模式可以照搬。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决定了两国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不断遇到新问题与新挑战。我们要牢牢把握中美关系的历史主旋律,争取历史的主动。

四、牢牢把握中美关系的竞争本质

    近年来,美方在谈论中美关系时言必提“竞争”,仿佛竞争已经成为中美关系的最大主题,甚至是全部议题。从“竞争、合作、对抗”的“三分法”,到“投资、结盟、竞争”的“三点论”,“竞争”主导了美国对华政策的主基调。关于中美竞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学术界与政界的观点都不一致。主要观点或者论调有“文明冲突论”“意识形态竞争论”“价值观冲突论”“地缘政治冲突论”“修昔底德陷阱论”“社会制度竞争论”“体系对抗论”“秩序主导论”“夫妻关系论”“利益平衡论”等……关于这些论调的内涵与外延到底指什么?想必受众早已了解,在此不多赘述。

     但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另类解读总统拜登的对华政策认为,中美关系的竞争实质上是拜登总统所说的“自由与专制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之争”。美国视自己为“自由世界的灯塔”,而中国则被视为“威权体制”,因此美国试图通过打压中国,扭转中国的道路,使其回归到美国的价值观和体系,这是扯淡的说法!

  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说,“中美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

     两相对比,中国的对美认知与美国的对华认知产生了明显的分歧。中国一直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道德制高点,从中美关系的大局出发,以世界和平与发展为己任,在中美关系构建上力推互利共赢,显示了大国担当。中国的“美国观”与美国的“中国观”以及对中美关系竞争的本质理解立见高下。

     其实,美国单方面定义中美关系竞争的本质,实在是一种彻底的扭曲。拜登政府采取的“投资、结盟、竞争”方式,旨在构建对中国相对的战略优势,以维护美国的长期霸权。美国暗地里认定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既有意愿又有能力”冲击美国霸权的新兴大国,这最符合“修昔底德陷阱论”的理论阐释并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得出的历史结论相呼应,从而可以更好地解释当前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的原因,这也许是一种大国崛起的宿命论。历史统计,世界上15次大国崛起发生了十一次战争。美国当年超过英国就发生过两次英美战争。

    有人说,美国是“修理”老二的高手。还有人提出“七成理论”即当一个国家GDP达到美国的70%时,老大对老二的打压与遏制变得不可避免。举例日本当年GDP达到美国的71%时,结果在美国一纸“广场协议”的打压下开始走下坡路,一路滑到今天只有美国GDP的27.4%。跌出第二、第三经济体。无独有偶,中国的GDP最高也达到了美国GDP的70.4%,刚刚超过这个竞争理论的魔咒“警戒线”,结果也遭美国的无理打压。美方所谓的“竞争”,实际上是对华进行全方位围堵和无底线遏制打压的政策体现。

     由此可见,中美关系与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冲突没有太大关系,只与霸权利益冲突有利害关系,其它形形色色的论调我看也没有洞穿中美关系的本质。当然一种解释,并不能把中美关系的前世今生说清楚。但这才是中美关系紧张的根源与真相。中国的《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看,这就是中美关系与许多其他问题的利益解释逻辑。

      中国领导人多次说:“中国不怕竞争,但竞争应该是共同进步,而不是零和博弈。”中美之间真实的竞争是存在的,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这种竞争是体系的竞争,主要体现在:

1. 综合国力的竞争:包括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实力较量。

2. 国际影响力的竞争:在全球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决策权的争夺。

3. 科技创新的竞争:关键领域的研发和应用能力的比拼。

4. 贸易和投资的竞争:市场份额和资源配置的竞争。

5. 人才的竞争: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竞争。

6、国际话语权的竞争:说到底是讲好中国故事与讲好美国故事的竞争。

 五、牢牢把握中美关系的正确舆论导向

      所谓舆论导向又称舆论引导,是对社会与舆论的评价和引导,用舆论对人的主观意向进行引导,进而影响人之后的行为。

    就做好中美关系的舆论导向而言。去年,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办的欢迎宴会并发表演讲说:“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中美关系这艘巨轮避开暗礁浅滩、穿越狂风飞浪,不偏航、不失速、不相撞?首先要回答的是,中美到底是对手,还是伙伴。这是根本的、也是管总的问题。”

     这次习近平主席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又指出: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45年的中美关系历经风风雨雨,给了我们不少重要启示:两国应该做伙伴,而不是当对手;应该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应该求同存异,而不是恶性竞争;应该言必信、行必果,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我提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3条大原则,既是过去经验的总结,也是走向未来的指引。

     习近平强调,当前,世界百年变局正在深刻演进,国际形势更是变乱交织。中美双方加强对话、管控分歧、推进合作,不仅是两国人民的普遍愿望,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我多次说过,地球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共同发展、各自繁荣。中方乐见一个自信开放、繁荣发展的美国。希望美方也能积极正面看待中国的发展。这个根本问题解决了,“第一颗纽扣”扣好了,中美关系才会真正稳下来、好起来、向前走。

     中国国务委员、外长王毅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我们看到,美方的对华错误认知仍在延续,遏华错误政策仍在推进。近来,美方继续拉拢所谓盟友,不断挑唆煽动地区海上局势,加速编织对华遏制体系,持续升级单边制裁,大搞对华科技封锁。“美方不能总是用冷战视角、零和思维看待这个世界,不能总是说一套、做一套。”各国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中国带给这个世界的是合作、是发展、是稳定、是共赢。中国的发展振兴有着巨大内生动力和必然历史逻辑,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

     注意到习近平主席与拜登总统去年在旧金山会唔,就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进行元首沟通与探讨。那么,如何理解定义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呢?这对牢牢把握中美关系的竞争本质,牢牢把握中美关系的正确舆论导向,具有重要意义。

     我以为,只有按照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三个“全球性倡议”,才能加深对中美关系在上述三个方面的深刻理解,从而去扭转美国对中美关系的错误定义与错误导向。

一是战略性:涉及两国的长期利益和战略目标。包括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竞争与合作。

二是全局性:关系到全球格局和各个领域的发展。对世界和平与稳定产生重要影响。

三是方向性:决定了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影响两国在一系列问题上的政策选择。

   今天, 中方对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可以概括为:

1、“三公报”即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中美联合公报(1972年2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1982年8月17日)。

     遵守这“三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稳定的基石。否则,中美关系会“地动山摇”。

2、“三原则”。是指“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管理分歧”的原则,这三项原则既是从半个世纪来中美关系提炼的重要经验,也是历史上大国冲突对抗带来的深刻启示。这三项原则为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和引航。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美两国的关系亟需稳定和发展?遵循这“三原则”能够帮助两国增进互信、推动合作、管控分歧。

 3、“三负责”。是指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去遵循这些原则。从而推动中美关系向更加稳定、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4、“三支柱”。

   中美关系的三大支柱包括:

政治互信:这是中美关系的基础,涉及到两国之间的基本信任和相互尊重。

经贸合作: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是中美关系的重要支柱与“压舱石”,涵盖了贸易、投资等多个领域。

人文交流:包括教育、文化、人员往来等方面的交流,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这些支柱共同构成了中美关系的框架,体现了两国在各个层面的合作与互动。

   如何牢牢把握中美关系的正确舆论导向?

 一是引导舆论客观看待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是复杂的,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在看待中美关系时,应该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避免过度情绪化和片面化。

二是引导舆论关注双方的核心利益:中美两国都有自己的核心利益,如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主权等。在处理中美关系时,应该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避免触及对方的底线。

三是引导舆论推动建设性对话:中美两国之间的对话和沟通是解决分歧和冲突的重要途径。应该推动两国政府和民间的建设性对话,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

四是加强媒体自身合作:媒体在中美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影响公众的态度和舆论导向。中美两国的媒体应该加强合作,客观、准确地报道中美关系,避免夸大和歪曲事实。此外,中美两国的智库更应加强战略对话。这次美国战略学界随工商界一起来华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这是一个好的迹象。

五是必须重视民意和社会舆论:民意和社会舆论在中美关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应该重视民意和社会舆论的反映,积极回应公众的关切和诉求,凝聚共识。

六、结语

    由于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而打破“修昔底德陷阱”魔咒,则事关世界和平与人类福祉,必须严格遵守和长期坚持中美关系的“三公报”“三原则”“三负责”以及维护好“三支柱”和其他四梁八柱。同时,也要有底线思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须做好“两手准备”,防止美方“无底线”“耍流氓”。按金一南教授的观点须构建与美摊牌的能力,尤其是加紧军事斗争准备刻不容缓。

    对于“中美究竟是要做伙伴还是做对手?”的世纪之问、时代之问?媒体需要在国内与国际两个舆论场发挥正能量与建设性作用,抢回国际话语权,至少应该与大国地位相匹配。

      总之,牢牢把握中美关系的方向与正确的舆论导向,需要认清形势,需要把握大势,需要维护大局,需要保持定力,需要回应时代关切,需要共同讲好中国与中美关系故事,只有这样,中美关系才能拨云见日,行稳致远。

    具体操作上需要重视国际传播平台与传播能力建设,中国需要有新的传播手段。字节跳动旗下的TikTok能够快速走向世界,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媒体界与传播界,这是一个中国崛起的又一个风向标。

     我们希望布林肯这次回去后,带着中国伸出的和平“橄榄枝”,做好“汇报”,把中国领导人的话带到白宫,带到美众议院、参议院,带到美国主流媒体,带到美国主流社会,从而营造中美关系“只能搞好不能搞坏”的强大舆论气场。但愿这不是异想天开。


握手

雷人

路过

鲜花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free21e 2024-5-7 18:22
现在美国事实上在搞一中一台,早已跨过了两国关系的红线!如果还不能认清这个问题,就不配领导中国的未来!政治信任在帝国主义上是不存在的!如果存在了就是投降派!
引用 free21e 2024-5-7 18:05
不能忘记: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及其之后到1979年都是再其排华抑华扰华封华——现在也依然敢于践踏中国主权——难道看不到吗?这里1234是不是偏狭很多啊!岂能忘记中国人民是通过反对帝国主义而当家做主的——一个飞虎队不能体现帝国主义的问题。看来有人对做帝国附庸还不够啊!中美关系的帝国主义与发展中国家关系和中美关系的双边对待贸易友好往来——两国间的人民关系的稳定性,以及中美关系中台湾问题构成中美的敌对与否的问题——而国际上反对帝国霸权是世界历史的潮流,双方只能顺应潮流,而不是维护霸权压榨世界——如支持以色列荼毒巴勒斯坦人民,帝国主义战争策源地行为不会自动放弃,它总是要变换方式搅扰整个世界——但这个帝国霸权已经离末日不远了——它能守得住就不错了!世界各国对霸权行径始终处于斗争的焦点。谈中美关系如果不能再国际关系的大背景下看问题,那就势必得出错误的结论———现在就剩联合第二世界(包括俄罗斯)反对帝国主义在世界的霸权行径是世界的政治大问题——它在经济上要求高端科技掌控方提供交易数据或不准与他国往来贸易本身就是其政治性的经济表现——比如光刻机贸易被政治性控制!对台积电逼迫设厂帝国还要提交相关交易数据——可见霸道到家了,此文作者朋友看到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各种搅扰了吗?!

查看全部评论(2)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毛旗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京ICP备17031636 )

返回顶部